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139章 劝说

薛平平道:“哎呀……奶奶!你还说我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呢,怎么这就怀疑我会去干坏事了?我要是会干坏事,那还是你孙子吗?你从小带大的孙子,你不知道啊?奶奶,你孙子是这天底下最最善良的孙子!”

韩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点着他额头笑道:“嗯,我孙子是不是最最善良我老太太见过的孙子有点少,还真的弄不清楚,但我孙子的脸皮是不是最最厚实的,这回我可见识了!哪有像你这么个样儿的自吹自擂夸自己的?”

薛平平笑道:“我这是夸我自己吗?不是啊,我是在夸奶奶你啊,你看只有你这么好这么善良这么睿智的奶奶,才能带出教出我这么善良这么好的孙子,别家孙子的奶奶哪有你这本事呢?我奶奶才是天下最最善良最最好最最睿智的奶奶,别人家的根本不能比!”

韩氏笑道:“罢罢罢!再让你吹下去,奶奶都要被你吹晕了头,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站都不能站走都不能走了,不然就要一头栽倒了!”又拍着他胳膊说道,“平哥儿,你虽说还小,可这心思……却一点都不小了,奶奶也不是老糊涂,看出了你有心事,你有话就跟奶奶实说吧,奶奶既然是你口中的天底下最好的奶奶,肯定不会真的老糊涂的,只要你说的有理,那奶奶肯定会依从你的!”

薛平平沉默下来,依偎在祖母的怀抱中,一言不发。

韩氏等了一会儿,见他还说话,有些诧异,便低头看他:“平哥儿,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放心吧,奶奶这一辈子什么事同经过?死人堆都爬过了,还有什么受不得听不得看不得的?”

薛平平这才低声说道:“奶奶,我想……我想让你你离开一段,你……走不走呢?”

韩氏身子一震,看出也是极为震惊,过了一会儿方才问道:“怎么了?莫非有什么危险要来吗?”随即又问道,“莫非……这是你爷娘和你哥哥……你们一块商议好的?”

薛平平轻轻说道:“奶奶,也许是我们多想了,也许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但咱们不能把咱们家这么多人的性命凭着侥幸和那儿皇帝的心意!我和爷娘哥哥都说过,咱们家里的人,得把自己的命把握在自己手中,侥幸要不得,儿皇帝的雷霆雨露更要不得!”

韩氏又叹息一声道:“平哥儿,你……你这心思……你才几岁啊,这根本不像是你这年龄的孩子能说出的话啊!”搂紧了孙子,又颇为感慨地说道,“侥幸和上位者的恩赐自然是不靠谱的,是不能依恃,可你这……你这话里话外……奶奶就没看到你对皇帝……有过什么敬畏!须知……能做皇帝的都有大气运,真要是雷霆万钧的压下来,咱们是扛不住的!走又能走到哪里去?还能出了这大晋的天下不成?”突然间拍拍孙子的胳膊问道,“嗯,平哥儿,你不会是因此而想让奶奶跟着你那什么契丹公主,到契丹去吧?契丹……须知你薛爷爷当年……可是被契丹贼子给杀害的,奶奶宁死也会去那腥膻遍地仇人之地逃生!要是那样,奶奶还不如死在这中原故土呢!”

薛平平一怔,这还是初次听韩氏说那位并未见过的姨祖父的事,想不到竟然会是在抗击契丹人的战争中牺牲的,不禁肃然起敬,急忙说道:“奶奶,我薛爷爷是契丹人杀害的?你别伤心太过,等孙儿长大了,一定给爷爷报仇雪恨!你还记得杀害他的是契丹的什么人吗?”

韩氏苦笑一声道:“当年你薛爷爷领兵抗击契丹贼,但他兵少将寡,虽然阻拦了贼兵破城,但他和他的部下……大多都战死了……随后城池也破了,当时我带着你父亲,就和你张爷爷张奶奶他们什么也来不及收拾,就急忙跟着逃难的人群逃出了城,后来才听被打散的军兵说你薛爷爷……可谁知道是契丹贼的什么人啊……可怜你薛爷爷……最后连个尸骨……也未能……”

薛平平听了也觉得惨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奶奶,虽然咱们没有把爷爷的遗体找回来,可是那一带的战场你总还记得吧?等孙儿长大了,有本事了,一定带着奶奶你去那里,收拾荒野骸骨,立起坟茔,再做几场法事,给爷爷立块碑,之后每年的四时八节,孙儿都和你一块去给爷爷上供祭奠。孙儿以前还说过,还要生个儿子来承继薛爷爷和奶奶你们的香火,让他跟着薛爷爷的姓,你说好不好?”

韩氏不禁又泪流满面,搂紧了他轻轻拍着说道:“好好!还是我孙子心疼奶奶,知道奶奶的心事!”

薛平平道:“另外,孙儿以后还要灭了契丹来给爷爷报仇,让奶奶你心里再无遗憾!”

韩氏道:“哎呀,平哥儿……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可知道契丹的势力有多大?便是按你说的……你阿爷哥哥有那么一天,契丹……那也不是好对付的!奶奶是想报仇,可是更不想我孙儿再遇到什么危险啊!”

薛平平道:“奶奶,真要有那么一天,凭孙儿的本领,练出一支精兵,打起契丹来可以这么说吧,真的可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因为契丹……看似很强,但再强它也只是个野蛮人的初级政权,根本不会是孙儿组建的军队对手!”

韩氏笑道:“我孙儿敢这么说话,难道是你那老神仙师父教过的?”

薛平平认真地点点头道:“是啊!奶奶,你是不知道,就现在这些什么契丹啊、后晋啊……还有南方那些诸侯,在孙儿眼中,统统都是垃圾,我只要一把大扫帚,便能将他们都给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说到这里,他沉声说道,“对于他们来说,便是再初级的工业化政权,也是如泰山压顶!”

韩氏一怔,随即问道:“你说什么……初级的……”

薛平平轻轻说道:“就是我在喜乐巷赐第那边做的那些事,有个名称叫做‘工业化’,所谓工业化就是将咱们现在的做工的制造东西的,这些事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便会引起这天下的根本变化,使这天下以后不再只依靠田地,而是依靠工业,这便称之为工业化。依靠工业的国家对依靠农业的国家,具有压倒性优势……”

韩氏听得真皱眉:“平哥儿……你说的这些……奶奶是一句也听不懂啊!”

薛平平一怔,随即失笑道:“奶奶,我打个比方,你试想一下咱们家若是种一万亩田地,一年里能有多少收获?但若是一半的人仍去种这一万亩田地,再抽出一半的人来做我先前做的那些事情,比如制作白砂糖、火柴、肥皂还有铁器,以及我让人制作的那些武器,如果都能卖出去的话,一年又能有多少收获?而且后面的收获里,还有能保护咱们家家业的武器装备,有人要是想来抢的话,咱们还能不费什么劲的便把那些贼人给打死或打跑!这些就是我说的农业化和工业化,可能我说的不好,奶奶你能听明白吗?”

韩氏想了想,微微点头:“好像能明白点,说是一半人种地,另一半人做工,这样的国度要比先前全部都去种地要强,是这个理儿吧?”见薛平平点头,便又问道,“可是这么多的人全部都去种地,还不一定能吃得上饭呢,那分出一半的人去做工……那还不得饿死好多人啊?”

薛平平有点着急了,不分轻重的说道:“哎哟……奶奶!你说是明白了可还糊涂着……哎……”说着挥起手轻轻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哎哟,我不该说奶奶!”给祖母陪了个不是,韩氏也没在乎,只是嗔怪地点了点他额头;他便继续说下去,“奶奶,如果按孙儿的做法,那做工的越多,需要种地的人越少,因为各种方便种地的工具会大量出现,能提高种地的效率,能腾出不少种地的人手,让他们从田间地头走出来,去做工去经商,这样国家税收会更多,农民负担会减轻,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更能保护国内的民众,让他们种出更多的粮食,制造出更多更好的物品,这样良性循环起来,国家会越来越好,民众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韩氏又皱眉细想一阵,可仍然想象不出那种景象,便又轻轻摇头:“哎呀,你越说奶奶越糊涂了!奶奶听你说了这么多,你的意思就是只要让你当了一方诸侯,你就能乘势而起,将这些乱七八糟的诸侯都给剿灭,平定天下,没人能够阻挡了你,是这个意思吧?”

薛平平笑道:“对对,奶奶好聪明,孙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韩氏又想了想道:“那为了你这个……意思,现在就需要奶奶离开汴京城,去外边躲一段时间?”

薛平平随后便趴在韩氏耳边,将郭荣和自己商议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她:“……奶奶,只有你走了,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在这看似牢笼的汴京城里,才能无所顾忌。真要有什么灾难降临的话,那随时都能凭借先前的准备冲出去!”

韩氏听后,也沉默下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薛平平看着祖母这个模样,不禁有些担心,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奶奶,你……你怎么了?”

韩氏这才看看他,用力搂住了他,叹息一声道:“乖孙,奶奶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就是想看着你长大成年,看着你娶妻生子,看着你……奶奶就心满意足了,还能有什么祈求?可是你……你让奶奶走……难道奶奶走了就能保平安吗?能走得出这大晋的天下?”

薛平平一怔,心说怎么又绕了回来?便趴在祖母的肩头,贴着她耳朵边小声说道:“大晋?奶奶,我是真看不上那儿皇帝建的这个什么‘大晋’!再说他真的没多少日子了,我就怕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发疯,所以前些天里我就做了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对付大军有所不足,但如果说在对峙之时突然使用,那是能将对方打懵圈儿的!所以我能保证只要奶奶你平安出了这开封城,那由他们护持着,是能将奶奶你护送到一个安全之处的。”

韩氏又轻轻问道:“那人都护送奶奶去了,你们怎么办?你不是说只要没有奶奶拖你们后腿,你们就能冲出这开封城吗?”

薛平平轻轻说道:“奶奶,这部分人分为两拨儿,一拨儿护送着你们去亲戚家,这是明面上的,其实是去一个安全之处;另一拨儿人要少一点,要把他们置于暗地里,没事不露面。我阿爷阿娘哥哥他们都会些武艺,如果也学会使用我打造的那些新武器,那真要遇到危险,是能凭此而获得一线生机的!”

韩氏听了轻轻叹息一声道:“唉……还是我老婆子连累你们了……”

薛平平急忙说道:“不不,奶奶,不是你连累我们,而是我们不忍心让你担心!奶奶,没有你哪有我们现在的这个家,你才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呢!”

韩氏虽然心情有些沉重,可听他这么一说,也忍俊不禁,轻轻啐道:“呸!尽胡说八道!你阿爷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谁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会是个女人会是个土埋了半截的老太婆呢!”

薛平平道:“奶奶,别人家的事我不知道,可咱们家的顶梁柱、主心骨就是你!你说咱们家哪个能离了你?”

韩氏轻轻说道:“你这张小嘴儿啊……就是能哄奶奶!奶奶便是你说的那什么顶梁柱……可也已经老了朽了啊!”

薛平平又抱着她摇晃起来:“奶奶才不老呢!你至少要活一百零八岁,现在不过才六十,至少还有四十多年呢,这不是正在壮年吗?”

韩氏急忙按住他道:“别摇别摇……奶奶能不能活一百零八岁不知道,可奶奶知道你要是再摇……就给奶奶摇散架了……”见薛平平停下来,眼巴巴的盯着自己,情不自禁地又叹息一声,“唉……奶奶……就是……就是……舍不得奶奶的乖孙啊……”

薛平平也动起情来,恋恋不舍地依偎着她,轻轻说道:“奶奶,你就放心的走吧,不出……”他本来想说不出半个月的,可转念一想,要是有什么事拖着呢?急忙改口,“……不出一个月,我们就会去找你的,孙儿我也会再去陪着你!以后啊让奶奶你天天看着我,看着你孙儿长大成年,看着我娶媳妇,再给你生一大堆重孙子重孙女陪你玩儿,好不好?”

韩氏眼睛不知不觉又模糊起来,搂紧了他道:“呸!又在胡说八道!你长大了生儿育女是给奶奶玩的吗?”

薛平平笑道:“那让他们陪着奶奶玩,让奶奶教他们,就像当初教阿爷和我一样,好不好?”

韩氏想起当初抚养外甥兼养子郭威和这个小孙子的光景,不觉也十分怀念和向往起来,拍着薛平平的小身板笑着说道:“我孙子说的话,当然好啦!”又叹息一声,方才慢慢说道,“奶奶可以听你们的,不过你跟你爷娘一定要当心自己的安全,决不能疏忽大意,出了什么闪失啊!”不禁又落下泪来,“平哥儿,奶奶……可是舍不得你啊……”

薛平平只觉祖母的沾水滴到了自己脸上,不觉心里也极其难过,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着她也抽泣起来:“奶奶……奶奶……我……我也舍不得你啊……奶奶……”

祖孙两个正抱在一起痛哭,却听一个声音响起:“娘……娘……你这是怎么了?”却是郭威,听得出他声音里带着些惊慌;另一个清宁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娘……是不是平哥儿又惹你生气了?”

韩氏听见他们夫妻已经走进来了,急忙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说道:“没有……没有……平哥儿……跟我说了些事,我……是舍不得你们才落泪的;倒是平哥儿被我给带哭了。”说罢又转身来,给薛平平擦拭眼泪。

郭威清宁走到近前,见过礼后,方侍立在旁。清宁回头看一眼跟着的贴身大丫头,朝她们摆摆手,让她们退出。

郭威方才悄声问道:“娘……你这是……同意了?”

韩氏也小声说道:“娘想通了,不能做你们的累赘,既然你们商议好了,那娘就听你们的。”随即又将目光在他们夫妻俩的脸上转动着,“可是你们得保证,不能让人伤了咱们家的两个哥儿!”

郭威苦笑道:“娘,你就放心吧!两个哥儿是咱们家的命根子,我是舍了自己的命也不会让他们受到伤害的!”

韩氏一听,急忙摆手瞪起眼睛来斥责道:“打住打住!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我的意思是……不但两个哥儿不能受到伤害,你们夫妻俩也得给我安安稳稳的!老婆子我这一辈子生离死别了那么多亲人,怎么老了老了,你们又想让我再经历一次?”

清宁急忙说道:“娘,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听你的话,把自己也给保护好,绝不会出什么事的!”

韩氏这才缓和了脸色问道:“那就好!我多想着咱们家这一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都一个不缺的在一起,再不担心什么灾祸临门,再不担心什么乱七八糟的威胁,开开心心的过咱们的小日子,那该多好啊!”

郭威小声说道:“娘,你老保重身体,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来到的!儿子……决不会让你失望,一定做到你老人家所期盼的!”

韩氏点点头,又小声问道:“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让我们动身起程?”

清宁想了想道:“最快也得两三天,不过还是有些仓促了。”

郭威接着说道:“我觉得不能拖太长时间,两三天……嗯……刘三哥他们三天以后,将押着朝廷拨给他的粮饷回太原,那就三天以后,娘和咱们家的人随着他们一块走,只要走出这开封府的地界,流过黄河就不怕了!”

韩氏想了想道:“那你们就按这个时间筹划吧,只是这期间别让人给插手打乱了。”

清宁笑了笑说道:“咱们家走亲戚,不关别人事,谁会来乱插手?就是想找茬儿挑刺儿的,也找不出什么茬儿挑出什么刺儿来!除非……”说到这里她闭口不说下去了,不过大家包括薛平平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薛平平轻声说道:“便是那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我不走,爷娘你们也不走,咱们家里的人大部分都不动,他便是有所疑心,应该也不会做什么。毕竟阿爷还是他的心腹重臣,战功赫赫,甚至救过他的命,便是不想再被人骂做忘恩负义、凉薄寡恩之辈,他也得在大面上做出个样子来!”

郭威心头微震,看了看薛平平,心说这小儿子这才几岁啊,便能有如此眼光,倒也不愧于我郭家之后!点点头道:“平哥儿这话说的对,所以娘不必担心,只要你老好好的,我们就会安心,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韩氏又叹息一声,看了看自己现在的至亲晚辈,见他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点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这么想,那咱们就这么办吧!文仲,娘走后全家安危就系于你一人身上,你可千万要当心啊!”

郭威十分郑重的点点头道:“娘放心,儿子省得!”

这事就算是说定了,本以为最难劝的老太太,让薛平平来劝说,似乎也没什么为难的,倒让郭威清宁夫妻松了一口气。

三天时间转瞬即过,郭府又零零散散的买了些京城中才有好东西,便又装了一大车,加上几家亲戚的礼物,一共五辆大车的礼品。如再算上几家人乘坐的马车,这就凑成了二十多辆车的一支车队了。郭荣则带着十来个家丁,骑着高头大马,随行护卫。

郭威清宁夫妻带着薛平平,将他们送到城门外,方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上了马车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