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118章 寿宴

西院这边大乐署、教坊司和杂耍班的那一百多号人,各自都在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有的还忙里偷闲地练着各自的曲子唱腔,加上各种乐器的伴奏,那当然热闹非凡。便是这时代的全天下的人,也没见过这种故事连台的大戏,冯氏就更不用说了,她早就被那些新曲子、新戏里的唱腔给吸引的极为痴迷了。

花婶子派来的几个妇人都是极眼色的,看到这位王妃极爱看爱听那新戏新曲子,便搬来小桌案和新制的靠背椅子,又拿来茶水点心,让冯氏坐下来舒舒服服地听曲看戏。随后她们便站在旁边,恭恭敬敬地侍立着,并不许有什么闲杂人员来打搅她。

冯氏的贴身侍女连喜是个才十五六岁的娇俏少女,当然也是极爱热闹的,此时看到那正在戏台上试唱的几个艺人,指指点点地向冯氏笑着说道:“那几个是……什么八仙?哦……那个年轻的神仙唱的真好啊!”

冯氏瞥她一眼,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是他唱的好还是他的扮相好?”

连喜顿时被自家主子给逗得娇羞难禁,红着脸蛋儿道:“王妃……婢子说的是真的……真的唱的好!”

冯氏却笑着一指道:“他要是唱的好,你看那位平哥儿……”又转向一旁侍立的郭府女仆问道:“是你们家的小郞君平哥儿吧?”见那女仆点点头,方又说道,“你看平哥儿还在他面前说他……那明显就是在纠正他……”

冯氏这么一说,周围的侍女和那几位郭府妇人都笑了起来,把个连喜笑得更加羞涩了,一转头赌起了气:“哼!还是主子来着……说话也这么不着调……”

冯氏却撇撇嘴巴,斜了她一眼,便不再理会,反倒对台上的薛平平起了兴趣,问道:“你们家平哥儿……传说是神仙弟子,可是真的么?你们见过他的神仙师父吗?”

几位妇人都摇头笑着否认,说只听说过平哥儿有个神仙师父,可谁也没见过。或许在他梦里来过给他托过梦?可那谁能知道啊……

冯氏听了,也笑个不停,知道自己问的多余。天下人只听说过神仙,可有谁真的见过神仙呢?便是号称见过神仙的,也没见领个神仙到大庭广众,让世人都见识见识。或许那些神仙便是到了世人面前,肉眼凡胎的凡人也都认不出来吧……

眼看到了半晌午,郭府寿宴正式开始,便有人来请冯氏入席。冯氏朝四下看了看,有点舍不得离开,自然是不想去,便说:“我看这里就挺好的,那边我又不认识别的人,还是不去了吧?”

来请的妇人笑道:“王妃既然爱这里的热闹,待会我们就给王妃留着;只是……王妃身份贵重,你不入席的话……那别人怎么也不好僭越……”另外又悄声说道,“好叫王妃得知,我们家准备了两种宴席方式,一种是在那边大厅,跟以前一样的;一种是安排在这边,大家边看戏边饮宴。依婢子看来,多是后一种方式,王妃不过是去应个景,还是会马上回来的。”

冯氏这才叹息一声,慢慢站了起来,随着来人走了。

来到郭府正堂大厅,此时这里已经坐满了客人。身份贵重的刘知远亲自担任司仪,站在那巨大的寿字底下,沉声喊道:“今我文仲贤弟高堂六十大寿,老人家含辛茹苦,将郭家父子两代皆抚养成人,对郭家可谓是劳苦功高,亦为朝廷育才,得有文仲父子皆与朝廷立有功勋。此可比上古之大贤之母,亦不为过!我与文仲虽为异姓,但情若骨肉;而某自幼怙恃皆失,文仲之母,亦是某母!某亦与文仲贤弟同心,特于此恭祝老太太福寿绵延!有请盟娘老太太——”

刘知远这半俗半文的一番说出来,顿时引来一片欢笑声。他话音方落,便听旁边乐队奏起欢快的乐曲来。众人一听,俱都支棱起耳朵来细听,却只能听到其中的欢快喜悦之意,却不知是什么音乐。

——有听过的这曲子的知情人知道,这是薛平平编排的那三出大戏中的《五世请缨》中的开场曲子,有个名目称之为“开场乐”。

韩氏便由薛平平和李灵姝两个搀着走了出来,刘知远向老太太躬身一礼,俯首说道:“老太太,请入座!”待韩氏坐在那大大的寿字底下的高背椅子上后,薛平平和李灵姝则一左一右侍立在旁。众人看着韩氏和身边的两个孩子,顿时都有些羡慕起来,那薛平平和李灵姝这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不但长得好,而且气质也佳,站在韩氏身旁,当真是如金童玉女一般,衬托得韩氏也如女仙人一般。

刘知远又喊道:“子孙拜寿——,恭祝老太太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随着他话音落地,郭威、清宁夫妻便联袂走出,恭恭敬敬地上前,然后跪下大礼叩拜。他们夫妻拜后,便轮到了孙子辈。随后便是郭荣上前,薛平平急忙从韩氏身旁走过去,和郭荣并肩,然后跪拜。

韩氏看着孤零零的两个孙子,不由得叹息一声,心说这家里的男孩子还是太少了啊,便伸出手来说道:“好孩子,快起来吧!”

她话音未落,便见那李灵姝看了看薛平平,也急忙迈动脚步,走到薛平平身后,跟着跪拜。

李灵姝上前拜了,李静姝瞅瞅妹妹,眼睛眨了眨,也跟着上前。随后又是张琳,也跟着李静姝一块拜了。

韩氏一怔,朝薛平平旁边的几个女孩子看了几眼,心里不觉冒出一个有些荒唐的想法,不觉呵呵笑了出来,急忙说道:“好孩子,都快起来吧!”

旁边观礼的客人们,都忍俊不禁,噗嗤噗嗤的笑出声来。

已经起身站到一旁的郭威不免有些尴尬,清宁那脸几乎又变黑了,直拿眼睛瞪薛平平。

薛平平开始还没发现什么,等看到清宁瞪他,眨眨眼睛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清宁眼神朝旁边一转,薛平平左右看看,顿时也有点傻眼了,悄声向李静姝、李灵姝、张琳说道:“你们……你们要拜……等会再拜啊,这会跟在我后面凑什么热闹?”

李灵姝年幼,还是有些不明白,直接就问:“哥哥给奶奶磕头,我也跟着磕,难道不对吗?”

李静姝这时候也发觉有点尴尬,便皱眉朝张琳看了一眼,心中在埋怨她跟着瞎凑热闹。张琳倒仍然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脸上露出笑容,朝她挤了挤眼睛,随后又将眼神朝薛平平那儿一挑,似乎是在说……咱们可不能输给那个臭弟弟啊!

薛平平抚了抚额头,随后方接着李灵姝的话说道:“对对对!好了,咱们快下去吧。”急忙起身仍自走到韩氏左边侍立着,李灵姝也起来走到韩氏右边站立着。

那李静姝和张琳两个,站起身后看看薛平平和李灵姝两个,也慢慢走到他们俩旁边站着。韩氏身边一边又多站了一个,又引起客人们一阵哄笑。

郭威倒没什么,清宁一抚额头,心说就知道这臭小子不靠谱,不定什么时候要闹个笑话,没想到是在这个时候,可当着这么多人,韩氏也没见怪,她倒不好发什么脾气了,只得瞪了薛平平一眼,便不再理会。

随后便是郭家嫁出去的一长一少两个姑娘和她们的女婿、儿女,来给老太太见礼。

再之后是刘延庆夫妻这样的亲家来给老太太见礼,说了些吉祥话。郭荣和薛平平这两个孙子便替老太太致谢还礼。

随后便是郭威的同僚、好友们,一拨拨的来见礼。这时候的男女大防还没后世那般的严苛,只是男女客人分开坐在旁边,轮到自己了便上来行礼。郭威、清宁夫妻和郭荣、薛平平这两个孙子,便仍替老太太向辈份不等的客人们分别还礼致谢。

等到自家人和客人们都见过礼、拜过寿了,已经差不多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这时刘知远便又站到韩氏旁边,看着众人大声说道:“如今咱们大家已经给老太太见过了礼,文仲这边呢,准备了两种宴席,一种是跟咱们以前一样,亲朋好友聚在一堆吃吃喝喝,热闹一番;另一种呢,便是我这小侄儿……”他一指薛平平,“跟他神仙师父学艺时看过的几场大戏,他给记下来还让咱们的大乐署、教坊司给排练出来了,就在这郭府西院里搭起了戏台,咱们可以在那边,一边欢饮一边看着那神仙才能一睹的大戏!诸位——愿意入哪一种宴席呢?”

众人哄的一声,便都笑着应答:“西院……”“西院……”“西院……看大戏……”“看大戏……”

刘知远笑道:“我就知道,大家都想看一看这神仙才曾看过的大戏,那么咱们看过了,岂不都成了神仙?至不济也沾上了神仙的光啦……哈哈……”他大笑起来,随即又道,“既然大家都想看大戏,那么……请大家同往郭府西院,那边已经摆好了桌案,今天咱们都是来为我这盟娘贺寿的,都是亲朋好友,就不分上下高低什么的了,一家人坐一块也好,熟悉的聚一堆儿也罢,悉听尊便!”

“好……”众人轰然叫好,随即便纷纷站了起来,有些年轻人便疾步朝外走去,一些孩子则早就一溜烟儿的蹿了出去。

众人纷纷嚷嚷的来到了西院,便见西院正对演武厅前的戏台这边大片空地上,已经摆满了桌案和椅登同,桌案上摆着几碟子瓜子儿、果子之类。众人便呼朋唤友、喊着孩子,在一片嘈杂喧闹的声音中,纷纷入席。

老寿星韩氏自然安排在最前排正中最好的位置,旁边几桌客人则是几位重臣和他们的家眷,便是冯氏不想惹人注目,也给安排在她原先所坐的地方,也算是比较好的“甲等”观众席位。虽说是不分尊卑,自由组合,但一般低级官员,怎么可能去和刘知远、李崧、杨光远这样的宰相去坐一块儿?几位宰相和他们同来的家眷自然也安排在极好的位置,再就是刘延庆、张贞、赵宏殷这些和郭府已经算是通家之好的,位置也安排的不错。之后才是那些低级官员和亲友们的自由组合,但真说起来,那位置也都不差。毕竟总共才来了五百左右的客人,都安排着大方桌案,一桌上至少能坐七八个人,这场地中至少摆下了七八十张桌案,客人们都坐下后,还有不少空余。

这时郭威清宁便将薛平平叫到跟前,问他是否准备妥当。薛平平算是今天宴会上所要正式演出的节目总导演,所有的戏都出自他手,自然要以他的筹划为准。薛平平掏出自己装订的一个小本子来看了一下道:“都准备妥当了,先是跳加官。”

郭威清宁都是一愣,清宁问道:“什么是跳加官?”随即又招手向他要来他那小本子,随手翻了一下,略看了几眼。

薛平平笑着朝戏台上一指:“便是正戏开演之前,表演些吉祥祈福的小戏。这是上次咱们用过的那个杂耍班要演的,虽不是正戏,也挺好看的。你们等下看到就知道了。”

郭威随后便道:“那好,今天是你祖母的六十大寿,你去跟你祖母说一下。”说是这么说,但他站起来便走到韩氏面前,躬身一礼:“娘,平哥儿说都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开始了?”

韩氏看着薛平平,那目光里满是宠溺,笑着点点头道:“那就开始吧!”又朝薛平平招手,“乖孙,快到奶奶这里来!”

薛平平颠颠地跑过来,握住韩氏的胳膊笑道:“奶奶,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你就好好的享受一天,看看孙子给你准备的大戏好不好看!”又转身指着戏台,“我还得指挥他们呢!不能一直陪在奶奶身边。”

韩氏笑道:“就知道我孙子是真有本领的!你还跟神仙学过艺?奶奶怎么从来都没听你说过呢?”

薛平平挠挠后脑勺,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解释好了,支吾了一下方才说道:“我是从咱们村里逃出来后,路上遇到的,当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神仙啊,过后想起来,或许是吧。”

韩氏只是随口一问,并不计较这些,便笑着点头道:“那你去忙吧!这么多客人都在呢,可千万别让人等太久了!”

薛平平笑着点头,随即放开韩氏,便朝戏台走去。

他走到戏台后面用木板、幕布围起来的后台里,便朝早就准备妥当、随时可以上场表演的杂耍百戏班的周兴志走去。周兴志急忙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抱拳一礼:“少公子,可以开始了吗?我们都准备好了。”

这时代不光是唱戏的被人瞧不起,便是他们这些玩杂耍的也同样被视为贱民。但周兴志他们这班玩杂耍百戏的,在薛平平眼中也被视为和一千多年后的杂技演员一样,并不歧视,而且给他们传授了“跳加官”这种以前虽有,但根本没这么复杂热闹的技艺,等于让他们又多了一门混饭吃的技艺,他们是靠这个吃饭的,当然对薛平平也满心的感激,个个干劲十足。要不然也不会一听薛平平这里要办寿宴,便争着抢着要来帮忙了。

薛平平听他说准备妥当,便点点头道:“可以了。你们听着乐曲,按着顺序上场,不要紧张,便是出错也没关系。因为你们这一出属于正戏前面的前戏,是用于渲染气氛的,只要热闹,演出吉祥喜庆气氛就成!”

周兴志笑道:“少公子请放心,我们……决不会出什么岔子,更不会让你丢脸!”

薛平平笑了一笑,便走到乐队那边,乐队分为三组,两边各一组,戏台正后方一组,都用半透明的屏风稍做遮挡,而且两边都做了扩音的布置,先前试验过,虽然没有一千多年后的现代化设备效果好,但这音效也不差。

戏台一角,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单独架上了一支大鼓,薛平平走过去,拿起鼓槌,目光朝三支乐队扫视一下,见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的动作,便微微一笑,站正了身子,将鼓槌对准大鼓,用力敲了一下,随后鼓点由散到聚,由慢至快,渐渐如骤雨一般响起;等到那鼓点声响至高潮,突然停歇,之后又用力敲了一下,三支乐队蓦然同时响起喧天的锣鼓、镲钹声,随即各种乐器分别奏起,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豫剧曲牌《开场乐》奏起。

周兴志有些紧张起来,但看着薛平平一丝不苟的神情,心想少公子如此贵重的身份,也没有顾忌什么,竟然和我们一块演出,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都已经练得精熟了,按之前排练好的就成了,随后朝儿女、徒弟们使个鼓励的眼色,用力挥了挥手,早已准备好了的两个小孙子,随着那乐曲声,便从舞台两边一溜跟头翻上了场。

两个周家的第三代艺人,以干脆利落的一串跟头吸引起戏台下面数百观众的目光。众人看着两个如车轮似风车一般的男孩子翻跟头,不禁都瞪大了双眼紧盯着。

那两个男孩子翻了一阵,突然又朝两边翻去,突然各自一个后空翻,惹来戏台下一片惊呼声。在众人的呼声中,两个男孩子停了下来,各自跪下朝戏台下磕了个头,然后一直身,双手一翻一扯,各自扯出一条红红的大字竖幅,一个上面写着“福如东海”,一个上面写着“寿比南山”。

戏台下面的刘知远立即拍着手大喊一声:“好!好!赏!”他话音方落,便见也不知从哪来的两个随从,手里托着个红红的包裹,走到戏台前喊了一声“相公赏你们的!”说罢便将那两个大红包扔到那两个男孩子面前。

两个男孩子一愣,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台下的大汉。那两个大红包摔在戏台上,立即便被摔开,竟然是两大包上好的新铜钱。

薛平平扭过头去,看了一眼,急忙喝了一声:“收下!谢相公赏!”

两个男孩子这才急忙又朝台下磕了个头,道声“谢相爷赏!”,另一个年龄稍大的还多说了一句“祝相爷福寿绵长、升官加爵!”

刘知远哈哈大笑起来,一摆手道:“好!你们多卖些力气,让我这盟娘高高兴兴的,本相还有重赏!”

两个男孩子拾起了赏钱,又谢了一声,急忙慌慌张张地跑步下场。本来是要再翻一溜跟头下去的,可刘知远搞了这么一出,他们捡了赏钱,倒没法再翻跟头了。

不过这场面上的气氛倒是被刘知远这么一弄,更加热烈起来了。大家看着那俩男孩子慌慌张张的神态,都觉得好笑,顿时欢声一片。

随后伴着那乐曲声,又上来两个壮实的青年人,他们俩则与那俩男孩子不一样,两人仍然是从两边各自上场,身着大红戏袍,一边跳着夸张的舞步,一边摇摇晃晃的表演着各样的动作,一出场便引来一片笑声。两人一错身,再一摆造型,各自亮出一张字幅,一个上书“天官赐福”,一个写着“加官进爵”。顿时又引来一片欢声笑语,那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能看清他们手中的字幅是从哪儿拿出来的。当然这种小戏法对于他们来说,自是小菜一碟,很是轻松的便表演出来。

等这两个青年下场,那班主周兴志也身着大红戏袍,一摇一摆的上了场,同样一转身手中便亮出一条字幅“洪福齐天”,再一转身又亮出一条“国泰民安”。把这两条字幅分别挂在了旁边,随后又一转身再亮出一条字幅“连升三级”,接着再亮出一条字幅“招财进宝”。这种小戏法又引来一片欢呼喝彩,场中气氛顿时又上了一个高潮。

虽然名为“跳加官”,但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具体节目,都与近千年之后的“跳加官”有所不同,但现在也没人见过那种跳加官,便是有人见识过,薛平平也根本不在乎,他要的就是个热闹好看,其余皆不在话下。

此时老管家郭贵义匆匆赶来,走到郭威面前悄声说了几句。郭威神情一紧,急忙站了起来,朝妻子使了个眼色,两人便悄然离开。一走到月亮门东边,清宁急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郭威轻轻说道:“陛下和皇后到了,而且是便装来的,不想别人知道。”随后又轻轻叹息一声,“唉!陛下与皇后……或许也是想看看咱们家的这些新戏?”

清宁心里一动,压低一声音问道:“不会是……另有隐情吧?”

郭威苦笑一声道:“那谁知道呢?”思索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先前陛下跟我说过,皇后可能要来,我只当是随口一提,并未当真。不曾想现在不但皇后来了,陛下也来了!这动静……怎么也不算小了!还不想让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