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104章 难民围城

那李丽姝和袁氏两人被薛平平一番话说的又给惊呆了,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干什么才好。过了好一会儿却听薛平平又笑嘻嘻地说道:“姐姐和阿姨你们两个要是跟我回去的话,可不能就这么一身白,那多忌讳呀!”

这话一说,将二人又给气得羞恼非常,不约而同地瞪了薛平平一眼。那袁氏闭上眼睛咬牙说道:“换了!我们……换成别色儿的衣服总成了吧?”

薛平平笑道:“可以啊,黑的蓝的灰的只要是深颜色的衣服都可以。另外你们还得再易一下容,把自己打扮的年老一些。阿姨你……就扮做是我的祖母,这位姐姐……呵呵……就扮做我的义婶。我那位义婶年龄四十来岁,相貌很美,阿姨你只要稍微修饰下不用再怎么费事了。”

见李丽姝和袁氏阴沉着那极美的脸庞,心不甘情不愿的点着头,薛平平心里好笑,又接着补充道:“我祖母娘家姓韩,薛门韩氏,我家乃是大唐名将薛仁贵之后!我义婶姓……姓什么来着?”他眼睛飞快地眨动着,一时却想不起来他那位相貌极美的义婶到底姓什么叫什么来,那相处的几年时间里,不过就是一直喊婶子罢了,他一个小孩子怎么会问婶子姓什么叫什么!想了半天,在那母女两个嘲讽的笑容里终于想了起来,“我义婶叫……叫……叫……哦单名只一个字,我祖母和村里长辈都叫她小羽,好像是羽毛的羽。另外我婶子带着一个女孩子,你们没有也就不用再去找了,随便给个说辞……嗯……就说失踪了,另外再随便编个名字就行了。”

李丽姝皱眉说道:“小弟弟,我们可是老实本分之人,你让我们编……编这么大一个谎,还要装扮你的家人……我们……可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要是骗不了人说不好谎……做不好怎么办?”

却见薛平平鄙夷地一撇嘴巴:“你们成天装神弄鬼,还好意思说什么骗不了人说不了谎?姐姐……”他朝李丽姝探了一下脑袋,紧紧盯着她那绝美的清秀脸蛋儿,“我可听人说过一句话,说是‘女人的嘴骗人的鬼’!”

那李丽姝毕竟年轻,听薛平平这么说,也不过又羞又气,还是在极力克制着自己不要生气发火;但那袁氏可就再忍耐不了,顿时便开口骂道:“啊……呸!你这张臭嘴才是骗人的鬼呢!”双眼圆睁,怒视着薛平平骂道,“就你这屁大点的小毛孩子,你说你跟我们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就胡扯了些什么?我看你不但是个骗人的鬼,还是个小鬼、臭鬼、长不大的鬼!”

薛平平肆意挑衅,无非就是一步步试探,看她们到底能忍受到什么程度,听那袁氏这么一骂,他心里倒又添了一些把握,却没露出一丝丝的怒意,反倒笑眯眯的摆摆手道:“算了算了,咱们就算是半斤对八两、针尖对麦芒,各有所长吧!”

袁氏愤愤不平地盯着他,冷冰冰地哼一声道:“哼!你倒是恬不知耻,反以为荣?”

薛平平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阿姨你太客气了!咱们谁跟谁呀?彼此彼此……谁也不要笑话谁了!”见她还要纠缠,便敛起笑容冷冷地看着她,“你要是沉不住气,趁早离开,不然我只怕你去了我那里,早晚露馅儿,什么也办不成!”

李丽姝也轻轻劝道:“娘,你……你就少说几句,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才多大呀……”说着又朝她娘连使眼色。袁氏这才绷着脸转向一旁,准备再不理会那能把人气死的臭小子!

薛平平瞅着李丽姝笑着问道:“姐姐如今可都记住了么?”

李丽姝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记住了!决不会误事。不过,你还有没有要叮嘱的,可别到时候有什么话什么事说差了做错了,你又埋怨到我们身上!”

薛平平笑道:“放心,我这人最讨厌的事就是争功诿过!”那两个心里话,只要你别栽赃嫁祸就行,却听他又接着说道,“我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对坏人决不让步、针锋相对!让那些想害我的人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然后我再找块大石头跟着再砸一下,非得把他两只脚都给砸废了不可!”见那两个又变了脸色,他又贼眉鼠眼的在两人那绝美的脸庞上转来转去,好像她们两个就是那些个心心念念要害他的坏人,又好像在欣赏已经得到的绝代美人一般,只是他那脸皮太嫩——毕竟年幼,脸皮是真的嫩而不是薄——所以他这番表现也显得太过滑稽,“然后看心情,我若是高兴了,就多砸几下;我要是心情差了,就少砸几下……”

那俩母女心说这不是说反了嘛,心里正在质疑这小屁孩儿不知所谓,却听他又接着说道:“……我少砸几下,再拿刀捅他几刀,把他身上能割掉的东西全给他割掉,还得弄得他死不了也活不好!”

那李丽姝听得直皱眉,眼睛眨了眨,见薛平平那讨厌的目光又在自己身上瞄来瞄去,更有些不耐烦,索性也将身子扭向一旁。却听薛平平叹息一声,脱口赞道:“哎哟……姐姐这身材……侧身看着也真好……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她心儿一跳,脸蛋儿一红,急忙低头朝自己身上瞅瞅,便瞅见自己胸前的那隆起之外,心里顿时又涌上一股羞恼之意,急忙又扭了一下,同时目光不禁扭向薛平平,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薛平平不以为忤,呵呵一笑,装做并未看到她的怒色,接着说道:“姐姐和阿姨可回去商量一下,再准备准备,于后天去开封城西城的喜乐巷找我。”又上下打量打量她们俩的装扮,“方才说过不能再穿这样的衣服,衣着要旧一些,稍破一些,但要显得干净不能过于邋遢!我祖母和义婶虽是乡下人,可都是爱干净的,你们可不能玷污了她们的好名声!”

那袁氏直翻白眼,心里却在想着:“谁知道你那祖母和婶子是谁,有什么名声在外?”那李丽姝倒用心听着,微微点头。

薛平平接着又告诉了她们自己在喜乐巷那赐第的具体位置,想了想又叮嘱道:“记住,你们去了就说找薛平平不能说是郭仪!”

那袁氏和李丽姝母女两人见薛平平如此郑重的叮嘱,这才惊愕地互视一眼,心说这小子难道真的不是郭威夫妻的幼子?可现在再有什么疑惑,也只得忍住,正要再询问几句,却见薛平平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回头朝来路看了一眼:“我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如果再耽搁下去,只怕他们会来找我!姐姐,别忘了咱们的约定,我在家里等你哦!”挥挥马鞭,又大笑着叫了一声“拜拜——”便策马掉转方向,双腿一夹,催马疾驰而去。

那李丽姝虽然听不明白他说的词语,但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可她还有些话想再问问他,急忙抬起手来想要喊住他,却见薛平平根本不理会,早已策马驰远了。眼看那薛平平又要进入树木间的小路,急忙朝母亲说道:“快给大牛他们发信号,别让他们拦他,这时候宁可放他走,也不能让他多心得罪他……”

一语未了,便听轰的一声巨响传来,两人都不由得被那巨响声震得心儿一颤,花容失色,急忙朝响声传来方向看去,却见正是薛平平去的方向,但见一大片浓浓的烟雾缓缓散开,几个人影惊慌失措的四散奔逃,却早已不见了薛平平的踪影,两人不禁大惊失色,急忙朝那边跑去。

两人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正要走近,却听一个大汉声嘶力竭地喊道:“不……不要过来……那烟雾……有毒……有毒……”两人一听,大惊失色地停了下来,见那烟雾随风朝这边飘散,又急忙避开,不免有些狼狈。

过了好一会儿,那烟雾方才消散,李丽姝和袁氏方才和那几个壮汉聚到一起,那几个壮汉仍然在不停地咳嗽,再看他们脸上,已经被熏得眼睛红肿,涕泪横流。若有不知情的人路过此处,看到此情此景,必定会以为这些人都是一群傻子,要不然怎么偌大的汉子怎么都像小孩子一样,哭得那么伤心呢?

听听一名壮汉一边忍着咳嗽,一边抹着眼泪擤着鼻涕,一边咬牙切齿地骂道:“再见了那臭小子,我必报此仇!不把他揍得连他娘都认不出他来,我就跟他姓!”

这壮汉正是她们口中先前曾提起的大牛,也是埋伏在这边的白莲会众的小头目。李丽姝和袁氏对视一眼,袁氏微微点头,走上前问道:“怎么回事儿?我们只听到一声巨响,便见他消失了身影,你们倒朝四外奔散了,这是怎么弄的?”

那壮汉大牛率领几个会众埋伏在这边,也是奉命来协助李丽姝、袁氏行动的,听袁氏询问,急忙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我们见那臭小子要走,却未得你们知会,便想着拦下他,却不料那……咳咳……咳……不料那……咳……那臭小子突然扔出一个不知什么东西,在我们中间响了一下,他就骑马飞驰过去;随后那东西炸开的烟雾就把我们熏成这样了……咳……咳咳……这什么……怎么……怎么……这么熏人……那臭小子……”

李丽姝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要说埋怨薛平平吧,她们也算是和薛平平说定了合作的方法,薛平平要走他们这些人当然不能阻拦;若是说一点怨言也没有,那怎么可能!不要说这些被薛平平坑苦的会中兄弟,就是她们母女俩不也将薛平平恨得牙根都痒痒吗?她看了母亲一眼,却见袁氏也正朝她看来,两人苦笑一下,俱感无奈,只得暗自期望着去寻薛平平之后,他再不会弄出什么妖蛾子使她们难堪,不然到时候所奉师命完不完的成且不说,她们母女肯定还会有性命之忧!毕竟她们不像是后唐明宗皇后曹氏那样与石晋朝廷亲近的前朝余孽,那曹皇后算是石敬瑭的岳母,还能得到石敬瑭优待;她们则是视石敬瑭为生死大敌的仇人的,她们所要干的事,也是在刨石敬瑭的根基!但她们两个,毕竟是乱世里的弱女子,真要凭自己的力量,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借助白莲会的力量,或许才能有一线成功的希望!

那些壮汉一边抹着眼泪鼻涕,一边骂骂咧咧地骂着薛平平,李丽姝和袁氏一边头痛着,一边又得安抚这些会中兄弟,心里又对那临走还不忘给他们一个教训的薛平平更增添了几分恨意!

但随后李丽姝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急忙说道:“不好!那臭小子弄了这么一出,只怕惊动了他家里跟来的那些人,咱们得赶紧退走!”

众人一听,顿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这些人可是见不得光的,随即便看着李丽姝和袁氏。李丽姝此时倒沉静下来,朝薛平平去的方向看了一眼,稍一沉思,便带着众人从相反方向快速退走。看她那行云流水般的洒脱,很明显也是练过些武艺,身手很是矫健敏捷的。

薛平平弄的那声巨响,便是他带出来的土造“手榴弹”,扔在了那群拦路的白莲会埋伏人群之中。但这颗“手榴弹”其实是颗烟雾弹,里面放了些巴豆粉、胡椒粉、秦椒粉之类,使得其爆炸之后产生的浓烟,对人具有极强的刺激性。那些埋伏起来的白莲会众,在见到薛平平驱马回驰时,便想拦住他,却被薛平平一颗“生化弹”给炸得屁滚尿,四处逃散。

这里所说的秦椒,与川椒、滇椒、藏椒等处的辣椒一样,本是中国原产蔬菜,只是因为几千年来流通不便,使得其传播速度有限,但也随着中华文明向全世界的传播,随之扩散。但这原产中华的蔬菜,在那个贼朝盗廷被洋人打得屁滚尿流之后,与许多事物一样,黑白被颠倒,是非被混淆,真假被掉包,于是乎便都成了洋大人们“做好事”给中华输送来的物种!

果然不出李丽姝之所料,在听到那声巨响之后,出来寻找薛平平的郭荣等人,在做了一些安排之后,便分为几路朝爆炸声传来之处飞驰而去。不过只走到那林间小路正中,便看到薛平平悠哉游哉地纵马小跑着迎面而来。

郭荣眼里露出一丝无奈,催动坐骑迎了上去问道“平哥儿,你从那边过来,可知道是什么人弄出了那声巨响?”

薛平平满不在乎地挥舞着马鞭说道:“我弄的啊!”见郭荣他们都带着疑惑之色,似乎都很急迫的想要知道事情原委,便解释道:“我在那边遇到了几个自称是白莲会的人,还想把我抓走,我便扔了一个烟雾弹,炸了他们一下,将他们熏得晕头转向,我就乘机跑了!”

李重进这时从后面赶了上来,瞅一眼郭荣,看向薛平平道:“平哥儿,那些白莲会的人一共有多少?”

薛平平眨巴着眼睛,想了一下答道:“可能……大概……也就五六个……七八个吧!我一看有人拦路想要抓我,我哪还有心去查人数,扔了一颗烟雾弹炸散了他们我就冲了回来!这不就遇到了你们嘛!”

郭荣盯着薛平平看了一会儿,对于薛平平所说是既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想了一下,回头说道:“咱们仍按先前的路数,我带一队人先去查看,景忠兄带一队人为右翼,彬哥儿带一队人在后边策应!”说罢便挥起马鞭,朝薛平平道:“平哥儿你带路,咱们一块儿去找那些人!”

薛平平道:“他们早跑了啊!哪有那么傻的,不跑还等着咱们去抓他们?”见郭荣神情严肃地看了他一眼,便改口说道,“那……那好吧!”说罢便又掉转马头,朝来路疾驰。

一行少年人组成的马队,浩浩荡荡的在林间小径上轻跑快驰,个个骑术都很娴熟,并不会被横伸出来的枝枝丫丫给阻拦。他们很快便来到了薛平平先前与李丽姝、袁氏谈话之处,但此时除了些许痕迹之外,是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

郭荣带着人将周围搜索一遍,仍然未见有任何可疑之处,也未搜索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只得带着疑惑转回。

大家回到那小村庄里,天色已经不早,便用了些饮食,早早的洗漱了睡下。

此后他们便在这村里村外,或游玩或野炊,又玩了两天,方在第三天清晨,早早的便起程回城。

来时多少人,回去时仍然是多少人,除了郭荣等寥寥数人带着心事之外,其余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说是尽兴而归!无论是坐在马车车厢里,还是骑着马的,都兴致勃勃地议论着,虽然是在路途中,但也显得很是喧闹。

一行十来家上百口人,二三十辆马车,几十匹良马骑士组成的队伍,走到这乡间土路上,倒也显得颇有气势。不久后便转上了官道,官道自然要比乡间土路要宽阔得多,但仍然是土路。这时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各式车辆也多了起来。甚至其间还夹杂着不少逃难的流民难民。

薛平平不耐和一群女孩子再坐在一辆马车里,回程时也要了一匹马骑上,跟在郭荣身后。他骑在马上,看着路边的那些难民,心说这些人归哪里来的,怎么来时不曾看见一个,这回程倒遇到了这么多?

那些难民有时也会凑上他们这一行队伍,口中喊着老爷太太发个善心,给些吃的之类的哀求。郭荣也让人散了些干粮铜钱,但他们带的干粮铜钱并不多,没多长时间便散完了,眼见又有难民围上来,郭荣赶紧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他们速度一加快,便将那些难民摆脱。毕竟是几十辆马车,又有几十铁骑护送,马上骑士个个带着兵器,很明显是一队极不好惹的队伍。难民也是会看人的,便不再跟着他们。

队伍又行一程,眼看近午时分,远远的便望见了开封城的城门楼,郭荣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进了程,便不会再有任何危险了。虽然他们这些天里,也没遇到过什么危险,但那些先欲攻打村寨、后来莫名其妙退走,再之后又找上薛平平的白莲会之人,在他心里可是留下了阴影,始终觉得那早晚会成为一个诸方势力忌惮的教门。

郭荣正在思索着,突然见他们这支队伍停了下来,内心顿时便是一紧,叮嘱一声大家便停在自己现在位置不许乱动,便急忙策马朝前面赶去。薛平平眼睛眨了眨,也催马跟在后面。

郭荣策马来到最前面,却见那距护城河还有一里左右的官道上,密密麻麻拥挤着至少一两千衣衫褴褛的难民,这些难民拖家带口的将进城的道路给堵得严严实实,别说他们这车队马队,便是什么也没带的行人,步行也别想穿过其中进城。再往前看,距护城河更近的一些地方,还拥挤着更多的难民,那护城河外的野地里,更是成堆成片聚集在一块儿的难民,那可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郭荣不禁暗自叹息一声,心头不禁涌上一个想法:难民围城!这可是石晋立国以来,头一次遇到如此这么诡异的事情!

郭荣心里转着各种念头,又仔细观察附近情况,见自己这边的队伍距那些难民还有三四十步的距离,中间还有一些别的车辆、行人、驴骡驮队之类的间隔着,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儿方觉稍微放下了点儿,但这些数以千计的难民堵在官道上,前边还有更多的难民散在周围,他们这些人若是不能尽快入城,那早晚都会出事。

郭荣正在紧张的思索着,薛平平在后面催马上前,凑近了悄声问道:“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事没有?官府是怎么处置的?”

郭荣答道:“以前虽然也有这样的事,但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难民会来到这京师城外啊!官府……会筹集些钱财买些米粮施粥,这些难民有点吃的,便会散开。再聚在一处,便会遭到官兵驱赶,直到全部赶走。”

薛平平一听,便连连摇头,只觉这石晋政权在处置此类事件的水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只能排在倒数!只听郭荣喃喃自语道:“得赶快想个办法,不然……这么多人都被挡在这里,早晚会出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