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穿成极品老太太,我带着全家当首富>第104章 成为老太太第一百零四天

老太太在想秦氏,秦氏也在想老太太。

没了胡老大侵扰的家中再度恢复平静,秦氏的心既轻松又自在,她已经许久没有这般心境。

坐在窗前看着院中新开的花朵,身心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福妈没能挡住,胡广深掀开帘子,忙冲到秦氏身边,问得小心翼翼:

“娘,他又回来找麻烦了吗?”

胡广深那日被胡老大打了一巴掌,虽然秦氏将胡老大赶了出去,但他在书院这些日子心有不安,唯恐胡老大卷土重来,欺负了秦氏。

他派长书回来打听,得到的消息是一切都好。别人说是别人说,他得亲眼看到才安心。

秦氏的气色看起来比以前要好,但胡广深了解他娘,无论在外遇到了什么难事,她在他面前总是一副无坚不摧的模样。

但这次,秦氏是真的心情好。

她摸了摸胡广深的发顶,嘴角挂着笑容。

“他被你奶带回去了。”

想到这儿,秦氏脸上的笑容不断放大。事到如今,她仍感到不可思议。

曾经不可一世,处处与她为难的胡家老太太,有朝一日竟会成为她的救赎。

这件事放在以前,秦氏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可这件事不但发生了,还发生的那般自然。

想到老太太的那张脸,秦氏竟从中看出了几分慈爱。刚嫁进胡家时,她娘还私下偷偷说:

胡家老太太那张脸,小孩儿都能被吓哭。

这些年,老太太都没什么改变。没成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太太的改变让人无法忘怀。

秦氏说这话本想让胡广深放心,他却忽然紧张起来:

“奶来了?她有伤害你吗?”

不怪孩子,在胡广深心中老太太还是那个面目可憎,处处维护胡老大的老太太。

因他是胡老大的儿子,胡家老太太对他尤为喜欢,就连过年的压岁钱都比别人多些。

这件事,还是有次他听长书说起,胡家小辈除了他无人拥有压岁钱才知道老太太的偏爱。

按理说老太太偏爱他,他也应该喜欢老太太才对。可老太太对他娘不好,便是再喜欢他,胡广深也无法与之亲近。

胡广深将秦氏左看右看,就怕他娘被欺负,瞒着不让他知道。

秦氏因他的举动哭笑不得,福妈有句话说得好,无论胡老大如何,他让她拥有了胡广深这个儿子,此生足矣。

秦氏拉过他的手,让他坐好,她要说一个大消息:

“无碍,你奶把他打了一顿。”秦氏忍不住捂嘴笑,这些年她容忍胡老大良多,不知多少次想要打他。老太太实现了她的梦想,还让她看了一场好戏。

“打……”胡广深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奶有多喜欢他爹啊,怎么会……

“用棍子打,可狠了。”

秦氏想到那场景,喜不自禁。她模样艳丽,如今又笑得开怀,更显美丽动人。若是老太太在此,肯定要好好欣赏一番。美人啊,活生生的大美人,谁能不喜?

胡广深没有秦氏这般好的糊弄,听到老太太棍打胡老大,他第一想法就是苦肉计。

一定是他们胡家母子搞的阴谋,娘不能上当!

秦氏:“……”

怪她,平日里给儿子传授了些不好的想法,才让他如此。

“深儿,等你下次休沐,咱们回去看看好吗?”

只有亲眼看过,胡广深才能意识到老太太的改变。

胡广深不想回去,尤其是不想回去面对胡老三和小田氏,他们是胡广清的爹、娘,见到了他们就好像见到了胡广清。

不过难得秦氏和他提要求,胡广深纵然不喜依旧答应下来。

老太太走到村口,还没进村,一个青年莽莽撞撞跑了,朝着老太太手里塞了个盆:

“大娘,我娘做了蒸糕,家里吃不了,送来给你尝尝。”

话刚说完,一溜烟跑没了影儿,老太太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

“蒸糕?哎,人怎么跑了?”

老太太问大家认不认得此人,胡老四和姜氏均摇头,倒是胡悦儿怯声道:

“好像是隔壁村的二牛。”

隔壁村的?

老太太连自己村的人都没认全,更别提隔壁村了。

“好端端怎么给咱们送吃的?”

老太太手里掂掂,分量还不轻。打开一瞧,软糯金黄的蒸糕在这里可属于稀罕物,闻着一股清香,看着也很有食欲。

这样的糕点算是大手笔,不年不节,平日又没来往,对方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老太太一头雾水。

胡老四想了想,问:

“会不会是想来店里做工?”

胡家在城里开店的事,随着官府的人日日到上河村光临而传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知道,胡家有家木匠店,得了官府认可。既然开店,就得招工,这件事村长曾和胡老四隐晦提过一嘴,当时胡老四忙得不可开交也没顾得上回应,现在想来,村里人怕是都盼着这件事。

老太太觉得有理,而此事于胡家也有利。

不但木匠店需要人手,铁器店也需要人手。

这件事还得村长出马,大家都知道胡家开了家木匠店,现在想选一批人到城里去做工,算是学徒工。管吃管住不说,老太太还开出每个月一两的工钱,若是干得好还能往上提价。

此言一出,村里应征者不知凡几。大家都是庄稼汉,农忙一阵儿,闲了也会出去打工。胡家铺子不但待遇高,老太太也要临时工,同样都是每月一两工钱。

这样好的事大家都抢着干。

不过老太太也把丑话说在前头;

干得慢不要紧,但不能偷奸耍滑、为非作歹。一经发现,立即送回村里,绝不再用。

老太太恩威并重,大家心服口服。此事有村长作保,很快召集到人手。

老太太吃了二牛家的蒸糕,还特意向村长打听二牛的情况,得知此乃本村村民福利,老太太深觉不妥。

胡家以后用人的地方多着了,仅靠村里人凑不齐人手。再者,有竞争才有发展,虽然照顾同村村民,但有能者来者不拒。

村长不是一直想同里正交好吗?正好将此事作为一块敲门砖,让里正在各个村子里宣传,若是得了人情,也让大家记里正一份好。

村长觉得可行,老太太一心为他考量,他没什么可拒绝的。只是如此一来,人多是非多,他担心老太太受累。

老太太不累,老太太巴不得将插秧机和水车推广到十里八乡。用后世的话来说,先打个小广告,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件事。人都偏爱熟悉的事物,等后期插秧机推广开来,有了前期铺垫大家才会更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