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九转十世华夏魂>第172章 初见汉武

王信汶在这个时空的杜康酒早已经面世了,不过还没有使用玻璃瓶,玻璃已经在做了,何立文是打算用这个为汉武帝刘彻先薅一波羊毛。

白酒永远是奢侈品,所以何立文依然是按照这个时空的酒水价格比率定的价格,不过给房东是按定的销售价格的六成结算,和前面采用的代理制的最低价格是一样的,房东也是欣欣然接受,这个合作自然也就妥了,这样何立文在这个时空也算是住上了免费的房子。

当然房东也是受益的,何立文给了他一个月的独家销售权,也就是前这一个月何立文的杜康酒除了供应房东就暂时没有对外销售,主要是何立文想等玻璃器媷一波羊毛以后再统一换成琉璃瓶装再正式面世。

“老十,我这边刚被任命为搜粟都尉,负责三种种子的培育,这是刘彻上报以后景帝批准的,所以前期不仅仅是我负责,刘彻也负责此事,当然具体做事的还是我。”

“那是好事啊,你是刘彻手下第一个负责农事的吧,这样等刘彻上位以后,大司农是保底了。”

“官职倒是无所谓,不过现在刘彻上位还有几年时间,我不是那么想当官的,你也知道情况。”

“嗯,那就行干着,以后看情况再说,是否需要当官你再决定不迟,搜粟都尉也不是啥大官,先把三种粮食种出来再说。”

“我跟刘彻说了你做玻璃的事情,主要是刘彻感觉有点急于做出成绩,我跟他说你的玻璃可以用来在冬天种植,他想过来见见你,方便吗?”

“这有啥不方便的,终归是要见到的,你带他过来就行了。”

不到半个小时,刘彻便过来了,这可是历史上的汉武帝,不过现在何立文见的历史人物多了也没有刚开始那么情绪波动而已。

刘彻现在也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过确实已经是与普通少年有所不同了,虽然稚气未脱,但是想做事情的精神头却是妥妥地表现出来了。

“听元武说王先生研制了一种叫玻璃器的东西,可以在冬季种植粮食,可真如此?”刘彻见面寒暄过后便是直入主题。

“是的,不过因为刚开始研制,还不算稳定,如果要用来培育良种倒是勉强可以,但是种植粮食却是不行。”

“嗯,这个元武也说过,不过可以培育粮种就已经很好了,今天父皇已经任命元武为搜粟都尉,我准备用王先生这边的玻璃先做培植基地,先生这边有没有什么问题。”

“玻璃倒是没有问题,做温房要求也不高,看殿下需要多少,我这边尽快做出来就是了。”

“王先生似乎还有话没说完?”刘彻能够成为一代雄主,自然是敏锐的。

“殿下,王先生的意思是可以通过玻璃先为殿下筹集经费,所以如果殿下要做温房的话得注意保密。”老四也是及时提醒。

“王先生的意思是朝廷?”刘彻马上想到了筹集经费的用途,不过下意识的声音小了些。

“皇上现在情况想必不是很乐观了,看样子已经在给你做准备了,殿下觉得以目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什么。”

“太后。”刘彻有点小咬牙切齿的味道。

“还有现在的皇后,以后的太后,如此则朝廷、太后、皇后、殿下必成四方拉锯。”

“先生的意思是筹集粮草,秣马厉兵?这也不适合后宫吧。”

“殿下觉得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是哪些方面?”

“军队、民生、施政。”刘彻说到这些是不带犹豫的。

“殿下所言不差,军队无非是钱粮兵甲,民生无非是衣食住行,施政则为政策,其实这些归根究底都无非是钱粮而已,或者说换个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如果钱粮充裕,民生则稳,军队则无忧,施政则游刃有余,而且殿下还少了一个主要的,那就是文化,后宫之争,无非是太后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一种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华夏诸子百家,并非要一家而言,需要集各家之长。”

“先生的意思是集各家之长自成一家?”

何立文笑而不语,不得不说刘彻非常的透,虽然年轻却见识思维都与一般人不同。

“先生说的经济基础,可有良策?”刘彻见何立文不愿意多说,也就不再追问。

“经济基础就是我们平日说的比较简单的钱粮之类,这个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等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是要提振经济,需要从各方面入手,粮种殿下已经清楚其作用,如果这个普及开来,食则无忧,食无忧,则民众有足够的土地、时间等去种桑植麻,则衣无忧,衣食无忧民生就基本上无忧,衣食足则住、行,以及物产流通需要顺利,这则需要商业辅助,不然粮食烂在农家,或者东方足西方缺,都是不利的,其次,衣食足则需求更多,这时候又需要工业的配套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需求,三者相辅相成,如果三者良性循环,则经济基础就是牢靠的,然后发展军备,毕竟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无论对外对内都是一样的,如此,再谈无为而治就有些怡笑大方了。”

“先生的意思是从经济基础开始,把农工商同步发展,然后强化军事掌控,问题便可水到渠成?”

“大概意思差不多,不过,殿下还是要解决教育问题,朝廷掣肘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世家,世家最大的影响在士族,教育普及则士族不存,普天之下可人人如龙,国家也多可用之材。”

“教化天下可谈何容易啊。”刘彻感叹道。

“元武还没和殿下说造纸之术和印刷之术?”何立文同时看向老四。

“还没来得及说,最近殿下一直在讨论粮种的方案,也在帮我争取负责这一块的事情。”刘元武赶紧解释。

何立文的想法是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还有接下来的武器装备的事情全部交给刘彻来做,这也原本就是他自己的事情,当然老四要负责从旁协助,至于搞钱的事情,民生类的事情可以自己来做,不然一方面容易乱,另外如果个人插手国家机器的事情容易生出祸事,毕竟自己的“任务”是帮忙这个时空换取资源,又不是赚钱。

“嗯,殿下回去以后可以让元武详细说说,造纸与印刷解决,教化天下最大的书籍障碍即可迎刃而解,其次是建议殿下将现在的文字简化,最少是常用字简化,这对于教化天下更是意义重大。”

“简化?”刘彻有些迷茫,这毕竟是涉及到知识盲区了。

“简单地就,就是把现在笔画繁多的文字简单化,比如说篆书的汉字。”何立文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篆书的汉,然后又写了一个简体字的汉,“如果我们把水字傍用三点来表示,右边用‘又’字来表示,意思基本上不变,但是两个字比较,殿下以为哪个字民众更容易学习?”

刘彻眼睛一亮,不过还是担心地说:“这样文字本身表达的字义还是有些变化的。”

“教化天下与字义本身的变化相比,殿下以为哪个更重要,另外,简化并非完全取代,可以两套文字并存嘛,而且简化还有一个好处,大概相近的字义笔画变少很多不仅仅是方便学习,其次印刷方面也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如果用原来的字,这字就必需要大,不然就是一团墨,如果简化,同样的一张纸,原来可能只能写一百字,简化以后至少可以两百字,这个对于文字普及也是意义重大。”

“不知先生可愿意帮忙?”刘彻的想法是既然东西是你想出来的那么你来做好了。

“这个自然。”何立文心里想的是,无非就是一个对照表以及释义嘛,后世有就有现成的,直接搬过来就好,方便得很。

何立文的想法是直接把篆书、繁体字、简体字弄成一份对照表,并把释义整理到一起,或者是两两对照也行,看后世现成的资料怎么样的,这样就从老三到老九都可以通用了。

至于老一老二就不需要了,直接用简体字好了。

后面自然是涉及到各方面的无限制聊天了,何立文毕竟是后世过来的,所以各种聊天自然信手拈来,而各种观点观念也是让这个时空的刘彻深感震憾。

大半天的聊天,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刘彻,好像在心里面逐步形成了一条未来的康庄大道一般,这次聊天对于这个时空的影响自然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这个时空的后世称这次聊天为“汶议”。

最后何立文交待老四:“你回去以后,把印刷、造纸这些先弄出来,然后告诉刘彻高炉、水泥等相关的事情,这些差不多要同步开始了,至于赚钱的事情我这边来好了,你现在当官了也不好操作,以后我们大致分工就是你负责与国家民生相关的事情,辅助刘彻,我这边负责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