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九转十世华夏魂>第98章 黎川收复

2024年的最后几天,全球都是在对华夏月球基地的热议中度过的,各方反应不一,华夏态度始终一致,何立文则在这种热议中每天忙于绘制地图与巡视几个要害部门中度过。

1933年的最后一天,赵学文一早就过来找:“老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蓝色政府军方面退出黎川,黎川收复了。”

“那是好事啊,近期好像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了,应该是陈校长指挥的那次三三火行动震慑到对方了。”

“不过我在各战线都看了一下,目前没有大规模退兵,不确定是想这样相持下去还是怎么样 ?”

“这些不重要,你的仓库建好了吗,我这边的武器库存快整理好了,准备逐步送你那边。”

“已经建了一部分,另外不行的话先往我们两个人的空间放吧,应该够了吧。”

“我还没看,估计不够,我这边还不到两万方,你那里估计一半不到,另外,空间我这边还时不时要用,不能长期占用。”

“这么大的量啊,那得武装多少人,这边现在三三枪和三三火都逐步进入正常生产了,每年光是基地这边就可以武装十万人左右了。”

“这样吧,你先跟老胡找组织汇报一下,就说我这边有一大批武器装备将从国外分批运过来支援国内,看能否联系上东北、华北地区的组织武装,我们先想办法分批运送过去,毕竟那边才是抗战的主战场,这些装备足够武装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军队了,如果可能,那就直接将抗战提前好了,主动进攻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行,你等我消息,我现在去找老胡。”

不过何立文想了下,还是直接到了1933年,主要是当面和老胡他们聊比较好。

等戴维尔找到老胡的时候,他们几个刚到会议室准备讨论刚才赵学文说的消息。

“老胡,我这边找到了几家军工厂,都是是国外的家族企业,我安排采购一批武器借助石油运输的时候运送过来,你和组织商量一下,这边根据地我觉得有工业园的产能足够支撑了,而且我们的产能还会增长,目前我们的产能足够一年武装十万人左右的规模已经足够了,我的想法是支援东北和华北方向,你问下组织的意见。”

“可以提供多少装备,我大概报个数量上去 。”

“已经有一批在运输途中了,跟这次的石油一起过来的,数量方面大概是一万人左右的规模,基本上是枪支和火炮,火炮以迫击炮为主,后续会有一部分重火力,包括榴弹炮这些我也在组织安排,一部分是库存,大部分是全新的。”

“行,我这边马上和组织联系。”

现在有直联的电话线,所以很多时候方便很多,不过电话机是装在老胡办公室,大家就在会议室等。

十分钟左右,老胡回来,“组织上说希望我们直接过去一趟,直接开会讨论一下。”

“行,那我们现在出发。”

“那就老吴,赵学文和你一起过去吧,也好有个照应,我就留守工业园。”

因为2024年的何立文接到老韩通知,武器装备已经分批向指定仓库集中了,也就是说何立文可以随时提货,何立文的想法是既然这边相对稳定了,就不需要把这么多武器装备放这边仓库里面吃灰了,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更好。于是三个人没有耽搁直接就出发了。

三个人两台摩托车,速度还是很快的 ,当天晚上就到了山腰,摩托车也只能到这里了,再上去基本上只能腿着走,摩托车太难通行。山腰有一个营地,这里有驻守一个团级编制的部队,三个人直接将摩托车寄存在营地这边就往山上走。

刚出营地,就碰到了老熟人陈校长,众人打过招呼,陈校长就问:“你们速度挺快啊,我以为还得一两个小时。”

“主要是工业园出来的一段路现在已经铺上水泥了,所以那一段比较快一些。”赵学文解释说。

“这么快就往这个方向修路了?前面不是说要先修到长沙和煤矿吗?”

“算不快的了,毕竟工业园开始就在逐步修路,主要是中间支援了根据地不少钢筋水泥,不然更早一些,不过也只能到现在这里了,目前工业园还没有暴露,所以没办法直接向根据地这边修路,不然意图太明显。”

一行人一路聊一路上山,等到会议室的时候,人都到齐了,应该是陈校长的警卫员提前汇报了。

博同志、王同志和李顾问站在前排,后面是军事指挥组成员,从站位来看毛同志还只是指挥组成员之一,不过让赵学文与何立文都激动异常的是这一次总算见到了三位“老首长”,都在一块了。

不过也没办法表现太异常,大家介绍认识以后就一起回了会议室。

博同志是会议主持人,所以第一个是他发言:“这次的会议主要是讨论何立文同志关于武器装备支援的事情, 所以先请何立文同志介绍一下情况。”

何立文刚准备站起来就在博同志示意下重新坐下:“因为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我一直在寻求在国外寻找军事装备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相信在坐各位大家也知道,工业园也基本上形成了年装备十万人左右的生产能力,这方面后期我还会继续努力,主要是弹药生产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因为考虑一方面设备和技术不太容易搞到,目前提供的是我家族那边自己研发的部分,其他的确实有难度,另外一方面最近的运输压力确实增大了,所以最近几个月时间我都在寻求直接购买现成的武器装备。”

“我对毛同志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说法是非常认可的。”何立文顿了一下刻意点了一下,当然听到翻译的李顾问脸色不太好看,不过这就不关何学文的事情了。

“所以我个人看法是尽量快速的壮大我们的武装力量,为此我通过国外的渠道采购了不少武器装备,至于这些装备的费用,我们家族会资助一部分,另外就是用我们青霉素和服装的增加供应来抵扣。考虑到目前根据地有工业园产能的支持,另外运输过来相对困难的现实,另外就是抗战的需要,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些装备优先供应东北和华北方向,第一层考虑就是这两个方向是抗战的第一线,第二个考虑就是等这两个方向的武装力量强大,根据地也依托工业园产能稳步发展,这样我们南北响应我们就有了真正抗衡蓝色政府的实力。当然这是我个人意见,具体怎么做还是服从组织安排。”

“听胡必堂同志说已经有一批装备在运输途中,另外后续还有,这个 情况何立文同志方便详细说一下吗?”

“是的,第一批装备包括八千支步枪,50门迫击炮,另外还有几种火炮数量因为是临时从对方仓库直接装上的还不确定数量和型号,预计可以装备一万人左右的部队,弹药是十个基数,至于后续订单的部分要看生产情况和运输情况,如果是目前的状态,我预计装备五十万人到一百万从之间是不成问题的,最担心的就是脚盆鸡突然大举入侵从而封锁海上通道,那我们就必须从东南亚方向转运过来,会比较麻烦。”何立文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突然到货上百万军队的装备不合理,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部队的扩充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把人拉过来把枪发下去就行的,训练、基层指战员等等都需要有过程的,这也是当时让 赵学文建立仓库的主要原因,不然直接送到根据地就完整了。

接下来,大家各抒己见,不过对于何立文的看法是基本上持肯定态度的,最后会议决定,由周同志和陈校长配合工业园联系东北和华北的同志,由何立文与赵学文负责具体运输事宜,等联系方式确认好就可以开始运输。

散会后,何立文特意与毛同志单独聊了一会,陈校长也在,会议上特意的说话与这个一方面是表达对毛同志的支持,另外也是确实想与心目中的男神聊聊。

毛同志的口音还是偏乡土音的,不过这个难不倒何立文,毕竟出生地是可以腿着走的,赵学文老家也不远而且长期在长沙,陈校长也是距离很近,所以四个人也时不时来句方言,当然何立文借口是跟工业园那边学的方言,只有赵学文知道真实情况就是了。

其实也只是正常的商业互吹了,毕竟不熟悉,还达不到去讨论太深层次的内容的程度,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嘛,就像和陈校长一样,现在都可以敞开来聊了。

简单认识以后,何立文三人便告辞离开,陈校长和毛同志站在山头相送,这让何立文与赵学文两个莫名激动,至于老吴则感受不同了,毕竟不是先知。

黎川的收复代表着蓝色政府方面的第五次围剿行动暂时宣告失败,最少是暂时无法达成目的,持续几个月的战争伤亡还是不少了,不过总体结果比历史上已经好太多了,最少不需要去进行长达一年多的无根据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