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九转十世华夏魂>第85章 皇宫游记

月球行动圆满完成后日常探矿了几天,看到月球基地计划的何立文决定放松一下,这几天朱标都没有过来找,估计在消化前面的资料。

“老九,今天有没有空,我们去老八那里看看不。”

“行啊,空不空的不是没事就在忙着,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不耽误啥。”

“我也差不多,最近在全球找矿,每天重复有点累了,去玩半天一天的,还没亲眼看过古代皇宫。”

两个人一起穿越到洪武二年,都是魂穿,何立文也暂时没有打算在洪武年间弄一个分身,虽然现在意识停在这边分身的时候可以留两个大光圈在另外两个时代,终究有些不方便,就是回去以后这边的分身就会“沉睡”,所以至少也要等再多一个大光圈以后再说。

“老九老十你们过来了?”

“是啊,还没来过,过来参观一下,方便不。”

“有啥不方便的,我是太子,父皇对我也是非常好,整个皇宫我都可以自由出入。”朱标已经从前面的聊天中知道两个人魂穿以后的情况,所以虽然两个人第一次过来倒也没有觉得惊异,当然也有一些好奇,特别是在这种意识在身体却可以神魂交流的新鲜感,作为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自然特别感兴趣。

所以朱标马上安排参观起来,可能是因为这种新鲜感,让他话特别多,说得非常详细,甚至一些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都一一道来。

皇宫是刘基刘伯温设计的,前年开始建的,当时调动了几万军队,年底算基本建成,所以我老爸登基的时候这边还有不少地方没有完善,像现在看到的园林、花草树木这些基本上都是去年到今年逐步弄的,至于完全建好你们也看过资料了,一直到我死了都还没搞完。”跟何立文他们聊天多了,朱标也时不时来点后世的词,如果是当时的人听到一个太子这样说话估计会惊掉下巴。

“真是可惜了,如此漂亮的皇宫最终被战火所毁。”何立文不禁感叹。

“你是说这里后面被毁了?”

“你可能还没有想到相关的历史,明朝以后便是清朝,相信你也知道,清朝在后期可以说是战火纷飞,各种农民起义让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皇宫基本上毁于战火,后来外族入侵又将一些建筑特别是石刻运走了,也毁了一部分建筑,后面又经历了与脚盆鸡的举国大战,也就是老九现在在的时代马上要发生的事情,等到我那个时代,这里就 基本上没什么了,只剩下几栋房子了。”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告诉我是哪些外族,我提前去灭了他们。”毕竟朱标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我这次带了笔记本电脑以及配套的储电设备,还有太阳能发电板过来,你要的资料里面都有,等会我告诉你怎么用,不过你得非常小心使用,如果用太阳能发电不方便的话,我多弄几个电池过来,你用完了我给你带回我那边充电。反正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嗯,等我搞明白是哪些外族,提前去荡平来。”小家伙还有点气嘟嘟,搞得旁边的随行太监都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惹这小祖宗生气了,大气都不敢出。

“放松一下,你吓着你下面的人了。这或许就是我们神魂觉醒的意义所在,我们,或者说我们本就是一体的,这个是我们的使命。老八,历史上的你非常仁慈,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视频里面有不少影视资料是华夏几千年的战争,可以说我们华夏数千年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对内战争不断,对外更是如此,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后面的满清入关,再到老八那个时候的脚盆鸡入侵,哪怕到了我那个时代依然是纷争不断,如此等等,可以说都是我们华厦的血泪史,所以给你的资料里面除了给老八的那些,我另外多准备了一些战争相关的资料,当你看过以后估计你的性格也会因此发生变化,你是太子,所以表现方面你自己得注意,华夏自古有内圣外王的说法,就算有变化也也得控制不要过于明显,像你刚才的怒意,明显会让身边的人感觉奇怪。”

“嗯,知道了,看来我得开始有所行动了,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你给我的资料,不过确实重点在看明朝相关的历史资料,这个也对我有挺深的感触,特别是看过自己的生平,让我对现在我老爸的教导有所怀疑了,我还在犹豫应该怎么做才好。”

“个人如何倒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的使命应该是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已经发生的是没办法改变了,但是还没有发生的,我们尽我们能力去做些事情就对了。”

“嗯,平时我也会多向你和老八请教的,毕竟你们后世的发展我前面和你们聊过的那点就可以感受到知识的发展是跨 时代的。”

皇宫参观完以后,何立文便让朱标先回去,他们两个自己转转其他地方,毕竟像朱元璋他们在开会办公的地方这个时候不方便朱标直接进去,虽然神魂状态可以扫描到,不过还是去亲眼见见,另外既然到了这边当然也得到处晃晃了,这个时代毕竟是他们前身所生活的时代,怎么能完全不了解呢。

两人直接到了大殿,这个时候正在早朝,所以明初的历史人物都集中在这里了,不得不说这些人物和一些电视剧中的形象还是比较接近的,比如朱元璋的长脸,刘伯温是圆脸儒士,当然不是一模一样,只是最少轮廓方面已经很接近了。

这个时候明朝新立,还没有统一全国,所以大家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一件事一件事的商议完,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两个人看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早朝,便和朱标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到了这个时代,全国甚至全球,肯定都需要转转的。

因为两个人可以资料交流,也没有安全方面的担忧,所以便各自行动,赵学文那边不知道干啥去了,何立文则重点把周边的地理环境,人文方面的、生活水平等都观察了一遍,不 得不说,应天府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整体还是非常好了,当然生活条件与后世没办法比,但是比较后面北方看到的就好很多。

当然重点是了解这个时代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经济方面的,传统手工业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的,特别是造纸、织布、丝绸、陶瓷等等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了,不过织布这些还是真正的手工,并未进入工业时代,生活水平其实就应天府这边还是可以的,本身就是鱼米之乡,虽然刚刚经历了战争,穿着方面相对破旧,生活用品也不多,不过城区百姓的温饱应该没啥问题。

这个时代的应天府基本上代表了明朝初期的生产力了,当然因为战争还在继续,有些破败感倒是难免的,整个应天府基本上处于重建初期的状态,热火朝天的工地到处可见, 不得不感叹国人的勤劳是血脉传承,如此优秀的民族却因为各种原因经历无数血雨,其实也是和血脉里面的勤劳有一定关系的,勤劳的民族更容易解决生存问题,就少了那种掠夺和侵略的本性,这可能也是华夏民族血脉里面的优点和缺点。

到了应天府以外的地方,相对就更为困难了,战争并未结束,整个国家和民族还处于战时状态,基本上还挣扎在温饱边缘,特别是越到北方,战争氛围更加浓重,生存状态也就更加堪忧。

所以何立文觉得这个时代如果有急需要做的,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于是在意识中联系赵学文和朱标:“老八老九,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从解决温饱问题着手,应天府相对还好,基本上温饱问题不大,出了应天府感觉温饱就成问题了,越往北这生存条件就越差。”

“我也是这样觉得,老八呢?”

“我也在想怎么着手这块的事情。”

“从后世经验来年看,首先是农业的技术的推广,品种的改良以及肥料的引进,其中肥料这块后世的堆肥技术我觉得可以优先推广,品种的改良这块最好是建立实验基地,首先是种子择优,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另外就是杂交技术在后世已经非常成熟,当然可以直接带种子过来,不过杂交过后的种子不具备留种的条件,这个原因到时候你看一下我给的资料就明白了。”

“嗯,有些在我那个时代也可以着手了,前面一直将重点放在工业上面。”

“是的,民生是根本问题,这个不解决后面的工业就无从谈起,而且工业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也需要从温饱问题解决开始,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产量的提高以及效率的提升可以解放大量劳动力,不然你这边想发展工业都不具备条件,当然事情是一步一步来,要一起发展,不然这边劳动力是解放了结果工业没开始那劳动力就浪费了。”

“嗯,我觉得老八可以开始筹备农业技术学校和研究基地的事情,这个做为第一期的安排,然后开始考虑工业基础问题。”

这样三个人就这边的发展问题开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