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位面:放弃继承家产后,我赚翻了>第160章 伶牙俐齿洛澜锦

  皇上冷哼了一声:“让朕帮你要账就请一顿饭就完了?”

  洛澜锦点头:“父皇若是给冰粉原料钱,那儿臣就多请一顿。”

  “……你呀你……给你那五百两又给了万两黄金,哪里没给钱?”

  “父皇,您这样说儿臣就不乐意了啊,您手里的风扇不要钱吗?上次的冰粉原料、上次给母后和娘娘们的套盒、这次的面膜还有很多别的东西不要钱吗?您要这样说,儿臣现在去母后那儿把东西要回来去。”洛澜锦作势就要起身。

  “行了,朕给你要账去。”

  “那就谢谢父皇了,明日儿臣在会馆等着父皇来吃饭。”洛澜锦笑的眉眼弯弯,从袖子里掏出几节电池和一面小镜子递给姚公公,“风扇备用电池和镜子。”

  “还算你有心。”皇上看到电池哼了一声。

  “那儿臣先行告退了。”洛澜锦起身行礼。

  “行了,瘸着腿行什么礼,免了,赶紧出去,别在这碍眼。”皇上摆了摆手,催促洛澜锦赶紧走。

  洛澜锦勾唇,心情很好的离开偏殿,带上瞒和和江蓠离开了。

  洛澜锦一走,皇上就气呼呼的骂道:“你看看成何体统,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张嘴了,这嘴叭叭的可太能说会道了,把朕说的都无力反驳了,可真行。”

  “可是,皇上您不是挺开心的吗?”姚公公手里的扇子还在习惯性的微微摇动。

  “哪里开心?你看朕哪里开心了?”皇上气哼哼的说道。

  姚公公已经被手里的镜子可以照出清晰的人像惊艳过了,现在听到皇上这样直接把镜子递到了皇上面前:“您瞧瞧,您眸子再说,王爷给的这铜镜可是看很是清晰。”

  皇上看向镜中的自已,愣住了,这铜镜如此清晰,自已的脸,自已的眸子,皇上抬手摸自已的脸,惊讶的盯着镜子里映出的自已。

  那位叫江睢的可真是个神人,随便一个物件就如此让人吃惊。

  今日江睢送到皇后那里的是些什么呢?

  皇上不由得好奇心重了很多,放下镜子看向一旁的姚公公:“今日晚膳,去皇后宫中。”

  “是,老奴这就差人过去告知皇后娘娘。”姚公公弯身应下。

  得知皇上要来,皇后心里隐隐有些复杂,两人虽然明面上算的相敬如宾,但近两年别说留宿就是坐下好好吃顿饭都不常有,今日却是主动差人来说要在自已宫中用晚膳。

  明霞扶着自家娘娘坐下,手法熟练的为皇后上妆描眉,手触及皇后脸颊,微顿,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已手触碰的手感。

  “娘娘,您的脸……”

  “怎么?”

  皇后侧头看明霞。

  “您的脸水嫩滑润了许多,摸上去与之前不同了。”明霞说道。

  “这是那面膜的功效。”

  “这面膜竟如此神奇。”

  “是呀。”

  皇后点头,自已也是不敢相信,只用了一次就有这样的效果,视线看向精致的木盒,果然是物超所值,但若是每月都用,拿到的月钱还真是有些用不起。

  等着明霞重新给上了妆,皇后就让她告诉小厨房做什么菜,然后还特地把洛澜锦带来的可乐剩下的那些也冰上了。

  明霞出去后,皇后走到墙边取下长鞭,长鞭许久未用但没有一丝灰尘,握把上的红绳已经旧的如同现在的自已一样,有些褪色了。

  “今日怎么有兴致看那长鞭了?”皇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皇后立刻转身行礼,没想到说要来竟来的这么快。

  “起身吧,这长鞭可有些时日没见你碰了。”皇上说着坐了下来。

  “臣妾也只是拿来看看。”皇后说道。

  “嗯,朕初见你之时,你便拿着这长鞭,那身姿如今也能想起,在王府时还能见你挥一挥,进宫后可真是再也没见过了,今日如此有兴致连气色也好了很多,可是因为澜锦?”皇上拉着皇后坐下,手覆上皇后的手问道。

  “亏得澜锦那孩子想着臣妾,也想着各位妹妹,送来了不少东西,臣妾就是用了这面膜,脸也比之前润滑了不少。”皇后拿了木盒给皇上看。

  皇上当真上手摸了摸皇后的脸颊,点了点头:“确实。”

  “……”皇后被他一摸有些不知所措。

  “那小子如今伶牙俐齿的很,到朕那儿告澜珏和澜萧的状,说是遗传朕到他会馆吃白食,可真是气死朕了,那俩小子也真是的,去吃饭不付钱是哪来的道理?明日德妃和浣嫔来请安,你让她们管教着些。”

  “臣妾明白,今日澜锦也同臣妾讲了,看他那样子很是委屈,说是因为账本记了账,拿来的货品都少了两份,问臣妾不给哪位妹妹合适。”

  “你如何说?”

  皇上看向皇后问道。

  “臣妾说,既然是澜珏和澜萧欠的账,那边不给德妃和浣嫔吧。”

  “嗯。”

  皇后听到皇上赞同,唇角勾了勾。

  “给朕看看那小子给你带来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皇上拉着皇后一起往大箱子走。

  “此物是什么?”

  皇上拿了牙刷问道。

  “澜锦说这叫牙刷,是用来刷牙的,挤上这牙膏刷完牙,用这牙盒接水簌了口,嘴中留香。”

  “这又是何物?”

  “这是洗发露,头发打湿后挤上此物揉搓……”

  两人一问一答,说了许久的话,等着晚膳的时间里都要把近两日没说的字数都补上了,当然说的最多的几字便是澜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