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上,安宁一路都不敢说话。

  宋氏看着强壮的二儿子一日接一日的叹气。

  时时安虽然感受到奇怪的氛围,也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还是需要宋氏自已想通。

  进了杏花村,村民都热情的围过来打招呼。

  张氏爽朗应答,最后她说:“先前上梁酒我们家忙,没空回来办。”

  “如今我家回来要多住几日,过两天请大家来吃温居酒啊!”

  “你放心,咱们到时候一定去!”

  村民乐呵呵地应下,而后放时家人离开。

  看着几人都穿着新衣裳,几个妇人免不了酸几句:“看看那新衣裳,怕是在镇里过的不错哦。”

  “可不是,人家现在也算是个镇子上的人了。”

  “那你说他们一起来的还在村里呢,他们也不知道拉巴一把。”

  “自私呗……”

  “你搁着胡诌啥呢!”背着背篓去锄草的铁蛋娘厉声呵斥。

  “我们与时家关系好着呢!才不是你们这群见钱眼开的势利眼可以揣测的!”

  旁边一个小妇人出来做和事佬:“哎呦铁蛋娘,她们就是说着玩儿呢,你别往心里去啊。”

  又对着几个多嘴的妇人说:“还在这杵着干啥呢?家里的活儿都忙完啦?”

  几个妇人撇着嘴,翻了个白眼离开。

  “铁蛋娘别气,咱们都是村里人没什么见识啊。”

  铁蛋娘看她一眼,知道这李翠花是村里有名的能说会道,不少人都给她几分面子。

  “我哪里会往心里去,只不过是不想听她们胡诌罢了。”铁蛋娘缓和脸色,面上带笑。

  “那就成,那就成。”李翠花笑着说:“那我就不打扰你忙了,我这家里还有活儿没做完呢。”

  铁蛋娘点头离开。

  李翠花也揣着手要走,旁边几个人跟着她。

  “翠花姐,你管那么多干啥?”问话的是个嫁到这村里的哥儿,有些年岁了。

  “你懂啥,时家能轻易扳倒王家就说明人家有能力。如今不过才几个月,就在县城安定了,说明钱财也不少。”

  “就算咱们不巴结,也不能得罪他们。”

  其他人一想也是,都点点头:“那也是,过两日吃温居酒,我得送点儿好东西去。”

  穿过村子,到了村后就看到一排新盖的泥瓦房。

  而时家的因为高大,显得尤为醒目。因为是青砖砌的,外观上也也不同。

  时时安老远看到新家高高的院墙点点头,之前定的一千块不够,后来又补了五百块。顺带着把院子里也给铺成青砖地了。

  推门进去,入目先是院里郁郁葱葱的树丛,被修剪成整齐的模样。

  再抬头,就是二层小楼的外观,采用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和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呈现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二层小楼旁边有两间矮房,一个做厨房,一个做仓库。

  推开堂屋门,里头通体采用厚重的青砖与轻盈的木材相融合,呈现出一股独特的韵味。

  大厅地板用了大理石铺的,这地板贵但也踩着舒服。如今没有摆家具,屋子显得亮堂堂的。

  最里面是个壁炉,时时安想冬日烤火用。左边是楼梯,楼梯采用了传统中国楼梯的形式,用木头做了扶手。

  “哎呦,这屋子真不错!”张氏扶着腰,这看看那瞅瞅。

  “这地板真干净。”时老三也欢喜的不行。

  宋氏也看的满心欢喜,忍不住落下泪来。她本以为这一辈子都要被搓磨至死了,没想到峰回路转。

  逃个荒,非但不是苦日子,还过的越来越好了。

  她看向正要上二楼的小儿子,满眼的欣慰感激。

  时时安拉住他二哥上楼,楼上和楼下差不多,但是多了一方露台。

  露台上头还用稻草做了篷顶。

  他看着满腹心事的哥哥,问他:“哥,你不读书想做什么?”

  “我……”安宁诺诺几下,还是决定说实话:“我想去当兵。”

  “当兵?”时时安皱眉。

  “嗯。”安宁点头:“我以前想做大侠,拯救苍生。”

  “读了书后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画本子上乱写的。虽然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我还是想维护一方。”

  “所以我想去当兵,戍守边疆也好。战场厮杀也罢,我都想去拼一拼,闯一闯。”

  “就算我混不出什么名堂,一辈子做个镇前小兵,我也心甘情愿!”

  时时安看着高大强壮的二哥,他面带认真,说的郑重其事。

  他轻轻点头:“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嗯!”

  安宁叹日气:“娘怕是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