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老三把这话给众人说了,谁也没放心上。

  左右他们不去招惹,他王家还能找上门不成。

  吃过早饭,左等右等不见王新平来找他们,里正有些着急。虽说好事多磨,可磨多了难免心慌。

  里正让杨明去王新平家看看。

  “爹,王里正去城里了。”杨明跑回来。

  里正疑惑:“他去城里干啥?这一来一回的可要四个多时辰啊。”

  “不知道,王里正媳妇没说。”杨明摇头。

  时老大知道他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提议转转村子。

  “你们几个后生去吧,我们在这守摊子。”里正让他们去,他和李阿爷他们歇着。

  平安要带着几个小孩儿读书,安宁在一旁练武,时时安就跟着时老大走了。

  杏花村村子不大,但占地不小。

  背靠荒山,水田每家都有不少。

  未开垦的荒地也是一片连一片。他们在这安家,田地是不愁了。

  从村头转到村尾,家家都是泥瓦房。隔着低矮的围墙,能看见每户都有不少房屋,还都养了鸡。

  看来这个村子里的人都过的还算不错。

  村里转完,几个人要回去。

  “爹,咱们去山下看看。”时时安看中山脚下一片荒地。

  时老大抱他过去,荒山脚下长了不少野杉树,绿油油的很是喜人。

  “爹,咱们买下这块地,在这建房子行吗?”

  时时安问,他知道古代有很多禁忌,想知道在山下建房子犯不犯禁忌。

  “你想在这儿建?”时老大疑惑:“这儿离村子可有些远啊。”

  站在山脚看村子,确实有些距离,不过也说不上远,就是和各家都不挨着。

  “不一定在山脚下,咱们往村子里靠些。”时时安往回走,离山脚有两三百米。

  “把这儿到山脚下的地都买了,这边建房子,挨着山脚的咱们种东西。”时时安用手比划着。

  时老大看着,这有十几二十亩地的样子:“这可不便宜,你钱够吗?”

  “应当够的,不够就少买些。”时时安想了想,盖房子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他们家人多,将来结了婚两个哥哥结婚生了孩子也要屋子。

  而且他想盖青砖房,虽然泥瓦房也不错,但是他想住的更舒服。

  “那就听你的。”时老大点头,他儿子向来是个有主意的。

  “等盖好房子,开垦好地,就让大哥去城里读书。”爷俩说着话往回走。

  路上碰到几个背着箩筐的妇人,时时安乖巧的喊:“婶子好。”

  “哟,这孩子真水灵。”

  一个妇人惊叹起来。瞅着时时安一张白嫩的小脸,圆圆的眼睛很是讨喜。

  “你们是新来的吧?早上就听村东头说了。”

  那妇人从背篓里抓了一把山楂递给他:“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山上摘的。”

  时时安双手接过:“谢谢婶子。”

  “不值当谢,喊我王婶子就成。我家有个和你一样大的小哥儿呢,以后来家里玩儿。”

  几个人说着话一起往回走,时老大远远在后头跟着。

  男女之间有大防,他不好与妇人走太近。

  “安定下来让你家人去王大拿家通知一声。”另个妇人姓李,她煞有介事地说。

  时时安疑惑,为什么几个人都叫他们去王大拿家。他疑问:“王大拿是做什么的?”

  “你应该喊王爷爷。”

  那妇人左右瞅瞅,见没人才说:“他们是杏花村小地主呢!咱们村一半的地都是王家的。”

  王婶子虽然也姓王,但是不是王氏一族的。

  “王家在咱们村人多,份量重,里正都得让他们几分。”

  时时安点点头和他们道谢,说了再见就让把这事给他爹说了。

  时老大并未放心上:“他不来招惹咱们,咱们也不要主动贴上去。他要敢惹事,保管他有来无回!”

  时时安看着他爹霸气发言,心里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他爹真是一路成长,现在都成了家里的庇护伞了。

  他们回去时,王里正已经回来了。

  他正跟李阿爷他们道歉:“抱歉了秀才公,我不去城里问清楚也不敢随意放你们落户,您多担待。”

  李阿爷摇头:“你严谨些是应当的。”

  王里正说完问道:“你们各家谁做主,来我家划分土地,落户吧。”

  各家做主的人出来,跟着里正走了。

  时时安被时老大抱着,是唯一的小孩儿。

  王里正看他一眼:“你这小哥儿生的好呢。”

  时老大还没说话,里正就咧开嘴笑了:“不光生的好,还聪明嘞!”

  “咱们这一路上要不是有安哥儿,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呢。”

  其他人也都夸赞,不过王里正没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