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异界帝国:小王崛起>第103章 军事汇报

三院开完,轮到军务院。

军事数据是保密的,能参加的人很少,只有军务院各部大臣和次臣、首相林焕文。

新式军队是帝国坚实的盾牌和长矛,进可攻退可守。

这支军队是他亲手建立的,装备先进。

在世界各国进入军备竞赛的关键时刻,李哲对军队的要求很高,寄予厚望。

这次会议规模小,李哲放在养心殿。

李哲从乾清宫过来,各部大臣已到齐。

“参见陛下!”

众人行礼。

“免礼,既然人到齐,那就开始吧。”李哲坐下,伸手示意大家坐下。

众人先坐下,张明宇重新站起来。

陆军排在第一位汇报。

“陛下,陆军一线作战部队辖十四个军73个师、5个丛林师、5个山地师、10个骑兵师、5个战略独立炮兵师,在编人数约153万人,陆军部后勤支援部队在编30万人,总数是183万人。”

“各师的武器装备基本配齐,每个师目前能配备300辆汽车,因为军工部队军用汽车的研发未定型,前期配备先缓减运输压力,积累经验,在计划内,每个师要实现机动化,装备汽车不低于三千辆。”

“各省警备师和边防师30万人,训练中的预备役部队150万,暂无退役的预备役人员。”

按照国防部计划,第一批预备役退伍在一九零零年也就是明年三月份。

“陆军部武器方面,已装备和库存的武器,九八式步枪400万支,轻机枪3万挺,重机枪1万挺,手枪30万支,迫击炮及75mm以下小炮2万门,75mm野战炮1万门,105mm榴弹炮6千门,120及155mm以上重炮5千门。”

李哲听完数据,认为上升空间还很大,前三年主要是军工建设加生产,能实现武器盈余算是不错的了。

李哲比较满意。

张明宇说完,林步昌起身接着说。

“陛下,辽东造船厂潜艇试航完成,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三型战舰的样舰明年三月份定型,会进行试航,江南造船厂的东海级战列舰基本完成,年后也会进行试航,试航成功,帝国和高卢国将可以生产制造,在三年间,江南造船厂生产了各种小型战舰和后勤舰五十艘,稳定性很好。”

“等其他三个造船厂在明年建设完成,按照辽东和江南两个厂建造规模,目前每个厂每年仅能下水一艘战列舰、三艘重巡洋舰、十艘轻巡洋舰、十艘驱逐舰、其他各种支援性战舰三十艘。”

“这五家造船厂是帝国海军工业基础,臣想,战时可征用一些民营造船厂,辅助生产轻型战舰,造舰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海军士兵训练超过十万人,每年不断扩大规模,满足海军成军时的要求。”

林步昌手抖得厉害,数据早已在心中,但是当他和李哲汇报的时候,依旧激动不已,是的,他心中的自信心在三年中回来了。

皇帝陛下实现了一开始的承诺。

林步昌很激动,可李哲看来还是不够,同等规模的造船厂还要增加五个,至于林步昌提议的民营造船厂的设想,李哲觉得可行。

李哲让林步昌坐下,军工大臣张亮来汇报军工的情况。

“陛下,按照最初的计划,如今九大军工区中完成五个,分别是帝京、奉城、长安、金陵、岭南,军工区包含步枪厂、火炮厂、军用汽车厂、钢铁厂、机械厂、弹药厂等等完整的产业链,所需要的原材料由皇室商会提供,五大军工区每月可以生产步枪10万支、各种火炮2000门、重机枪400挺、轻机枪800挺、子弹1亿发、炮弹200万发。”

“这是初始速度,各大军工区的机器设备未实现最大配备,十年内,每个军工区的最大产量可以增加到10倍,打一场大战没问题。”

“军工部陆海军武器研究院实行装备一代、研究一代、预想一代的思路,各类武器的先进性有保证。”

“造船厂的情况刚才海军汇报过了,臣不再重复汇报。”

张亮说完放下手中的资料,等李哲发话。

军工部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李哲自然很重视,张亮这三年苍老了不少,三十出头的年纪而已。

“军工部三年时间完成速度超过预期,张亮功不可没,等九大工业区全部完成,朕给你晋爵。”李哲承诺道,上次封爵,张亮排在最末尾,主要是后勤的功劳不明显。

只要他完成军工区和造船厂建设,就是大功一件。

张亮大喜,疲惫感全无,“臣谢陛下。”

李哲示意他坐下,接下来是国防部和政训部,国防部主要是工作是军官的培养,陆海军后勤的审批,晋升考核、国防大学的督办等,不突出,但不可获取。

比如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等是由国防部去筹建,是军队建设的另一大基石。

政训部汇报全军组织文化的建设情况,士兵的识字学习情况,士兵文化程度高,积累作战经验的效率越高,越会思考。

当然,军队主官和第一副职要一起带领士兵成长。

最后出场的是李志安,参谋部主要是组织军演、制定国防计划、研究国内外形势等,是军队的指挥大脑,皇帝的战略顾问,位置相当重要。

李哲当初将这个岗位独立出来,就是为了让参谋部能集中精力专研战略战术,同样,参谋部也会担负培养各级军事单位参谋长的职责。

李志安汇报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告知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规划,“陛下好,各位同僚好,帝国未来三年的战略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西南方向,鹰国若在南非败退或元气大伤,帝国将会趁机收复西南;

另一个方向是倭国和沙俄,两国结盟,倭国有支援,很有可能发动战争,如七年前一样,帝国需要做好准备,前段时间,陛下已进行军事调动,军工部这边需要做一个预备计划,若和两国同时作战,帝国用兵规模可能超过两百万,后勤压力是很大的,还要考虑到冬季作战的需要。

同时,参谋部和陆军部已下发针对地形的演习计划,争取熟悉各种地形的作战特点。”

李志安说完计划,林焕文暗暗叹气,他知道国际形势变化太快,可想到战争会打断经济发展,他有些难受。

不过,他会跟着陛下的节奏走。

各部汇报完,李哲进行总结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