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水浒:开局拥有天生霸王神力>第114章 北宋龙脉,各奔东西

李应转头,看向张顺和穆弘,两人皆同时开口,不由对视尴尬一笑。

“穆弘兄弟,你和你弟若是无事,可以先随我回梁山,至于张顺兄弟,你们还是好好处理完再来,当然可以将家中老母一起带来,吃食管够。”

“嘿嘿,我早馋上了,哥哥家中的美酒,不知道这酒水是否管够?”穆弘咧嘴一笑。

“这是自然,若是不能让诸位兄弟吃好喝好,那我还当什么哥哥,敞开肚子吃。”

“哈哈哈,哥哥爽快,那我们今晚回去收拾行李。”

“可,张顺兄弟你们呢?”

“好的,哥哥,待我和大哥处理完事情定然前来。”张顺拱手转头看向自己大哥。

“对,没错。”张横附和道。

之后,众人又一直聊到落日余晖。

“如今天色渐晚,各位兄弟,早些回去吧,到时候我们梁山再聚。”

“好的哥哥。”

李应带着时迁,走在揭阳镇上,此时还是多有小贩。

“飞夜,你可听说过,青花瓷?”

时迁思索片刻,“哥哥是说唐朝时期的那种青色瓷器?不过听说后面都荒废了,没人喜欢炼制。”

李应点点头,“那可听说过,一种颜色名为,天青色?”

时迁茫然摇摇头,“不曾听说。”

“飞夜,我可能需要请你帮我一个忙。”

“哥哥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小弟的命都是哥哥救来,谈何请字?”

“倒是哥哥我矫情了,飞夜明日你带着穆弘穆春两兄弟,去往京西北路的汝州,帮我寻一些名匠,制作一种天青色的青花瓷,可好?”

“哥哥放心,我定然替你寻来。”时迁信誓旦旦保证。

“哈哈哈,倒是不急,记得需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不过这句诗,你不能告知全部人,只秘密沟通最佳工匠,不得泄露,否则后果有些严重。”

“飞夜知晓。”

李应点点头,然后四处打量,准备给赵福金带点儿吃食回去,可能饿坏了吧。

两人提着油纸包回到旅店,然后分开进入屋内,李应刚准备合上房门,身后却是传来一阵幽怨的声音。

“你还知道回来,干脆和你那些兄弟出去过算了,反正你心里只有你的兄弟,独留老婆独守空房,我要跟你离婚。”

李应眼皮直跳,这丫头又准备演哪一出。

“公主,还未歇息啊,饿了吧,给你带了一只荷叶烧鸡还有一些米酒。”李应提着油纸包和怀里的小葫芦,还晃了晃,试图转移话题。

赵福金掀开被子就从床上下来,光着脚丫,“踏踏踏”走来接过油纸,又“踏踏踏”回到桌前,“算你还有点良心,我还以为你想饿死我,然后跟你父皇说病逝了,好另寻新欢。”

说着,扯下鸡腿,美滋滋的啃着,小嘴沾着油光,又打开小葫芦,小抿一口,轻轻摇晃着一双光滑的玉腿,“滋滋滋,还是有点小辣,还是啤酒好喝。”

李应摇摇头,走到桌对面,一只手托着下巴,颇为宠溺地眼神看着,“好吃吗?”

赵福金吸溜一口手指,糯糯道,“还行,就是差点佐料,不够味儿。”

“放心,以后会有的,待我整顿山河,定要再现,现代美食。”

“切,又说大话,光力气大、脑袋好使没用的,当皇帝这种事哪有这么简单。”

“你好像很懂的样子,那你说说,怎样才能登九五之尊。”李应眯眯眼微笑道。

赵福金还挺认真思索道,“这个嘛,虽然我没怎么看过相关书籍,不过凭我这些年的了解,你首先得击碎大宋国运,也就是龙脉。”

李应闻言坐直了身子,“听说龙泉剑出世,难道拥有龙泉剑不行吗?”

赵福金举起鸡腿,摇摇头,“前朝的宝剑有啥用,顶多有点辅助罢了,得靠四方势力一起,攻大宋东南西北处龙脉,如此便能击碎部分国运。

历史上便是如此,北宋才亡了,不过可惜,当时没有蜀中响应,再加上江南龙脉未被完全掠夺,这才气运有剩,建立南宋苟延残喘。”

李应听着怎么感觉这丫头还希望北宋快些灭亡,甚至灭亡干净点。

“你是说,山东宋江,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

“正是,水浒中宋江替宋徽宗灭了其余两方势力,最后在方腊这儿损失惨重。”

“那我岂不是,还得将梁山还给宋江?”

“若是你想在梁山造反,你来当宋江也不无不可喽。”赵福金轻笑一声,继续吃着烧鸡。

李应摇摇头,“我已经决定了先灭西夏,赵佶这家伙若是好命,能赶在我灭西夏后还在位,可以让你处置。”说完余光扫了一眼赵福金的眼睛。

赵福金继续吃着,手上动作没有丝毫停滞,“随便你,你将宋江的第一大将卢俊义都拐跑了,他能起来吗?”

“照你说的,击碎龙脉即可,也就是作乱一方,以宋江的影响力肯定能吸引其他高手,这个我不担心,只是他大概率还是会招安,我怕击碎得不够彻底。”

“放心,其实最重要一点,还是看你能否孕育出龙气,大多数造反失败,皆是蟒未化龙,功亏一篑。”

“怎么感觉你很懂这个,你哪学得这些?”

“要你管,唯手熟尔,懂不懂。”

李应只觉得,莫名其妙,什么唯手熟尔,“公主明日坐船返程,可还有想要的东西带回去?”

“带点儿特产吧,宫中也需要打理,你给钱。”

“是是是,我的公主殿下。”

……

次日,回头亭几人汇合后,便去了江上码头,那里人来人往卸着上下货物。

“哥哥,待我们兄弟三人寻来太湖四杰,便去找你。”李俊三人,在一艘船头呐喊。

李应现在一艘楼船岸边,没说话只是挥挥手,回过头,看着马上三人,“飞夜,穆弘,穆春,此事宜早不宜迟,做好后,最好将那些工匠请来,此事成了,我记你们三人一大功。”

三人一听激动不已,这下携大功曲梁山定然不会被人小觑,皆是抱拳回复,“哥哥放心,定不负哥哥所托。”

旁边张顺也说道,“哥哥路上小心,水路不及陆上,若是遇上逮人,不好相与。”

“对,哥哥要不让啊顺陪你和嫂嫂,也好有个照应。”张横急切道。

李应摆摆手,看了眼站在船头观景的倩影,“无妨,我会点水,只是没你们精通,只要不是大型湖泊和大海,皆是小菜一碟。”踏剑御空,怕什么水贼。

“哥哥有打算就好,如此我们三人就先离去。”时迁点头道。

“好,去吧。”

三人打马奔走,很快消失码头。

独留李应和张顺张横三人。

“船要开走了,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寻醉仙楼情报站,有我给的暗号,他们定然相助。”

两人皆是重重点点头,“哥哥放心便是,我们兄弟俩自觉有所拖累,希望兄弟们不嫌弃就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如同一棵的松树,若是能笔直生长自然最好,但受环境变得弯曲,也是无可奈何,但最后若是能自我修正,长得挺拔正直,也是一枉白来人世一场。”

水浒的底下百姓的生活便是如此,大部分充斥着混乱和不安,这种环境能出多少个出淤泥不染的白莲好汉呢?

张顺张横同时单膝跪下,“哥哥,受教了。”

“起来吧,我走了,照顾好伯母。”说完李应轻轻一跳,上了甲板。

独留两个问题汉子,思考人生。

李应没注意的是,船上一处窗口,有人默默注视着此处,眼神里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