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水浒:开局拥有天生霸王神力>第84章 商议讨贼

次日一早,举行早朝,赵佶坐在上面打着哈欠,身旁太监李彦,微微咳嗽捏着嗓子高声。

“有事起奏,没事退朝。”

“陛下,新科一甲进士,在殿外觐见。”蔡京从文官首列站出。

“嗯,说起来还没安排状元郎何职位,让他们进来。”赵佶点点头。

“宣,新科一甲进士,觐见。”

李应,赵楷和李纲三人并肩走入,经过一番行礼,站在一旁恭候。

“状元郎,你想做何官职?”赵佶面带微笑。

下面官员目瞪口呆,面带惊讶,哪有皇帝问这话的,想坐你屁股下那个位置可以吗?

李应赶紧谢罪,“陛下,微臣不敢非议。”在古代状元是从六品,说微臣也没毛病,只是没具体官职。

“哎,随便说说,无所谓。”

李应佯装恐慌,左右瞅瞅,开口道,“全凭陛下安排。”

“无趣。”赵佶摇摇头,“那还是去翰林院吧!”

一般这个地方都是刷履历的,在明朝若是没有进过翰林院,都没资格进内阁,内阁首辅的地位类似于如今宰相。

在小说话剧中,状元能去的职位,不外乎礼部尚书、八府巡按之类,即在皇帝左右办事,掌握文书章奏,或受监察御史委派,到各省巡视,考察吏治。

有的还被召为驸马,要不就是到省主持巡回考士的学政,看来官职不小。

但实际上,状元的官职是有规定的,而且职位也比小说、戏剧中所说的低得多。

“榜眼呢?”赵佶眯着眼问道。

“父皇,儿臣有罪。”

此话一出,众位大臣又是一阵惊讶。

有细心的官员擦擦眼一看,脱口而出,“这不是三皇子殿下吗?”

一听此言,其他官员一瞧还真是。

紧接着,三皇子一派的官员开始发言。

“三皇子殿下居然参加了科举,还获得了榜眼,真是厉害。”

“三皇子真乃大才。”

“就是,如此文采,有陛下当年风范。”

李应侧头看去,不知是哪个家伙说的,有赵佶当年风范,真是人才。

确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赵佶像是没听到下面的夸赞,耷拉着眼皮,“噢,你还知道请罪,可知古往今来有那个皇子参加科举的?”

“可是。”赵楷还想说什么,被赵佶打断。

“可是什么,你知道你这样做有何后果吗?朕的大宋将会少一位才子入官,你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更加严重的是,将会开了先河,难道你想让后世全部皇子都学你一般?那还行什么科举?”

字字珠玑,赵楷被说得哑口无言,跪倒在地,脸色涨得通红。

“陛下,殿下也是孩童心性,想证明自己的才学,还请陛下恕罪。”蔡京赶紧出来打圆场,目前来说这可是自己扶持的。

找准了赵佶喜欢有才学的皇子,特意施展此招,看来梁师成又在陛下面前说了些什么。

“恕罪,给你恕罪机会,那谁给落榜的学子机会?”赵佶脸色缓和,本来就不是很生气,只是不满居然瞒着自己。

“陛下,臣以为可以从省试名单中往上提一名。”董木文上前一步说道。

“此事不妥,陛下臣以为,已经举行完毕的考试怎么能又提排名,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一名官员上前一步说道,说完不时眼神看了看梁师成,梁师成闭目不言,仿佛一切尽在掌中。

这下场下文官吵的沸沸扬扬,上面赵佶也听得心烦,也就武官乐得清闲,李应和李纲也看得热闹。

过了一会儿,蔡京抚了一下官帽,左谏议大夫兼给事中丞的王黼出列。

“有何不妥,若不进行补救,才是不妥,陛下,臣以为,就该提一个名次,如此方能以证公道,还学子一个公平。”

梁师成眼皮一跳,这个家伙什么时候跳蔡京槽下,似乎想起有一次早朝在赵佶面前说过蔡京的好话,蔡京这才复相,原来早有一腿。

“嗯,确实如此,那便提一名。”赵佶点点头,又看向赵楷,厉声道,“你给我回去,好好反省。”

“是,父皇,儿臣告退。”赵楷站起瞪了一眼梁师成,昂首阔步走出大殿,此事也就告一段落。

“陛下,郓州知州有事启奏。”一位吏部官员出列。

赵佶摆摆手,“准。”

“传令郓州知州刘豫,觐见。”在太监的一声声吆喝中,声音得以传达。

“罪臣刘豫,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说吧!”

“是。”接下来,便将昨日御书房的事情,再讲了一遍。

“如何,哪位爱卿为朕分忧?”

这次,文官一如往常那般,嘈杂地分析着剿贼的利弊,渐渐地又分成两派,一派是招安,一派是格杀。

讨论半天,依旧没有说到底谁去,赵佶气得牙痒痒,一拍扶手“啪”,全场瞬间安静。

“还要吵多久,到底谁去剿贼?”

李应知道时机已到,上前一步,“启禀陛下,微臣愿意。”

赵佶和正准备继续争吵的百官一愣,望向开口之人,居然是新科状元。

“噢,状元郎,你会军事?”赵佶好奇道。

“陛下,微臣少时也想保家卫国,收复燕云,因此勤学兵法,苦练武艺。”李应不卑不亢。

赵佶眼前一亮,能文能武,实属良才啊,不过还是耐着性子问道,“李应,你刚得了状元,不应该赶紧回乡庆贺吗?怎么想着去剿贼?”

“不瞒陛下得知,微臣刚才听到梁山,又听到郓州,此乃微臣的家乡独龙岗所在,因此臣忧心亲人,恐遭贼手啊!”

“原来如此。”赵佶点点头。

“陛下,不可,状元郎还未身就要职,就领兵打仗,这与礼法不合。”一位礼部官员上前说道。

“那这位大人,不如你去?”王黼嗤笑道。

“这,这个,臣乃文官不善武斗。”赶紧摆摆手回去。

“陛下,微臣以为,状元郎乃天下读书人的目标,更何况是三元及第,古往今来也没几个,更应该给天下学子做表率,而不是动用武力,为耻笑。”梁师成亲自出列,之前就看这家伙不爽了,弄掉了自己一个户部侍郎,哪怕是无心的。

李应听此言,转头冷冷对视一眼杀意凌然,梁师成感觉后背发凉,不由后退一步,心中暗惊自己居然害怕一个初入官场的小娃娃。

蔡京一听,站不住了,平时可以随意打闹,惹毛了这位,那是比死还难受。

“陛下,微臣以为,状元郎为民剿贼,此乃义举,精忠报国,此乃忠心,心系亲友,此乃孝意,如此忠肝义胆,有情有义之辈,定然扬我大宋民风,威望大宋声望。”

蔡京说出了这辈子都没说过,这么肉麻赞扬别人的话,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场的一同派系的官员,一副第一天认识蔡京的眼神望着,仿佛在说蔡老当初你若是在陛下面前说这话,也许我这个位置还能再提一提。

赵佶大喜,“好,说得好,如此便由状元郎前去剿贼,状元郎李应上前听旨。”

“微臣听旨。”

“今封你为郓州安抚使,携一万兵马,前往郓州剿贼,你可愿意?”

安抚使,经略使之类都是属于率臣,是临时委派的军职,没有长期实权,也算合理。

“臣接旨,必将取贼头领首级呈于陛下,不辜负陛下和蔡公厚望。”

“嗯,拟好诏书便去枢密院调兵吧,即刻前往。”

“是陛下。”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