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水浒:开局拥有天生霸王神力>第45章 前往汴梁

汴京皇宫御书房。

“陛下,这是此次乡试出彩的诗词。”杨戬恭敬得呈上,然后趴在地上。

赵佶大致扫了眼,“嗯,都不错。”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句可以,是何人所做?”

“陛下,是郓州解元李应。”

“倒是未曾听过,将这些诗词送去樊楼。”赵佶似乎想起什么,“算了,过几天我自己去。”

“是陛下,臣告退。”杨戬虽是宦官,但也有实权职位在身。

郓州城外,几辆马车停留。

“阿虓,那事别急,主要照顾好大家。”

“放心大哥,你也路上小心。”

“嗯,阿静,你看着点,你二哥爱惹祸的毛病不知道跟谁学。”

“大哥放心,我会规劝他的。”

“阿龙阿虎阿彪,庄子的事别忘了,经常联系。”

“应哥儿放心。”

“你们照顾生意我放心,阿成,下次你就得科举,好好学。”

“我晓得了应哥儿。”

“三娘,本来说好带你一起去汴京的,看来只能等年后你们过来了。”

“我又不想去什么汴京。”扈三娘歪着头,看来还是有些生气。

“等你来了给你带礼物。”

少女眼睛明光一闪,推搡着,“快走吧,张姑娘等着呢。”

“别……”急字还没出口。

“李公子,还没好吗,我们得赶着天黑进城里歇息。”不远处的商队派人喊道。

“来了。”李应一个闪身进去一辆马车,里面只有张贞娘和丫鬟两人。

“李公子好功夫。”领头的眼尖不禁暗叹,这手闪身腾挪,没个几十年轻功,那边是天赋异禀了。

“坐稳了,出货喽!”一声吆喝,十几辆马车如火车般头连着尾,浩浩荡荡赶往汴京。

“小姐,这段路程远吗?”

“小时候倒是来过,大约经过四个县,若是行得快,两天两夜,慢得话,四天都有可能。”

“啊,这么远!”锦儿一想到舟车劳顿,就头疼。

“算近的了。”

一路上李应都闭目养神,听着两个女生闲聊,东一句西一句,女生无聊起来,可谓是五花八门。

商队颇大也算是老行家,一路上平安无事,行至天黑,便准备到定陶城歇息一晚。

“张姑娘?”

锦儿出来开门,“怎么啦?”

“带了些吃食,热水。”

“锦儿让公子进来吧。”屋内传来美妙女声。

“噢。”锦儿点点头让开。

“不了,我放着就行了,饭菜趁热吃。”说完李应就下去寻商队一起吃酒,一来二往也算熟悉。

“小姐我总觉得他不安好心。”锦儿端着饭菜,嘴碎碎不停。

“锦儿。”

“你说他对你这么好干嘛,考完就送你去汴京,又送吃的,又送喝的,啧啧准不是好人。”

“那李虓公子是不是也没安好心?你嘴上的胭脂。”

锦儿赶紧捂住嘴巴,“唔唔,哪有。”

“他是否是好人重要吗?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位过客。”张贞娘扶在窗口,苗条身材,妩媚动人,哀伤的眼神,颇有些楚楚可怜之色。

“小姐,你心动啦?”锦儿凑过来嘀咕道。

“哪有,臭丫头。”

此时酒店一楼大厅,客人颇多,大部分都是商旅。

“哎听说没,辽国七十万大军被一个小部落两万大军给打没了?”

“什么?竟有此事?”

“我听说那个叫什么完颜部落,都准备建国了。”

“太夸张了,你这道听途说吧,若是西夏狗我还信,辽国七十万大军,吹牛也没这么吹的。”

“我刚从辽国行商回来,骗你作甚?辽国上下急得不行,那屡次败咱们的辽国大将,八世孙耶律大石也束手无策。”

“哈哈哈,如是如此,我朝收复燕云岂不是有望了?”

“确实,若是朝廷联合完颜部落,一起攻打辽国,收复燕云指日可待。”

“哎,我怎么就没想到,读过书就是不一样!”

“过奖过奖。”

一个声音冷不丁响起,“不知道是有望,还是有难哦。”

正谈论激烈的一桌,看向满是商客中最为高大威猛却又俊逸不凡的男子,“这位兄台何出此言,辽国大败,不应该是喜事吗?”

“大宋打得过辽国吗?”

“虽偶有胜负,不过败多胜少。”

“既然连辽国都打不过,若是帮助金国大败辽国,请问如果他们转头对付大宋,该如何?”

“这,打下一片领地,应该不会继续占领吧。”

“对,实在不济,可以签订盟约。”

“呵呵。”李应笑笑没说话,谁信盟约是傻13,没想到完颜部落,提前壮大并且大败辽国,看来风云突变啊,也不知到底为何,按理说自己也没怎么影响。

看来一切都得提前了。

第二天,商队继续前行赶往汴京,不过随着消息扩散,很快辽国七十万大军被灭的消息震惊全国。

天下风云际会,内外格局变幻。

河北大名府城,卢府。

“主人,看来您这位师弟果然未卜先知啊!”英俊小生燕青感慨。

“是我输了,你说我该何时去找他?”卢俊义经过一些风波,面容成熟不少。

“此事应该不急,李兄之前说得是七年内,如今提前三年,可能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燕青仔细回味分析。

“不错,听说梁山聚集了几位好汉,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势力。”

“若是想行大事,普通山寨怕是行不通,我猜测李兄可能会参加科举,要么参军。”毕竟之前说输了给卢俊义领军职位,也有此可能。

“算了,年后去独龙岗看看吧!”卢俊义摇摇头看向窗外,如今自己实力虽然名动天下,不过身边人却越来越少了,可能是当年惩戒家仆的缘故,不过并不后悔,只要有燕青陪着。

说回这边,经过几天赶路,路上虽有些山大王,在商队领头的交涉下,也算平安无事。

终于是在午后到达汴京。

巍巍古城气势磅礴,百丈高的城墙整体呈褐色,犹如一条绵绵铁岭横在前方,巨大的城门楼像是天阙,挡在中央。

“威威大城,何其壮哉!”李应不禁感叹。

“李公子也没来过汴京?”

前世倒是在影视看到过,不过相差甚大,“没有,贞娘熟悉吗?”经过几天相处,关系还算不错,没有之前的防备。

“还行,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来,汴京的楼房颇有特色。”

“如此还需要贞娘给我介绍一番。”

“好啊,这汴京最大最出名的楼,便是这樊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听说有一部分靠近皇宫……”张贞娘面带笑意,隐藏着一丝看不到的无奈。

李应一只手撑着,听着佳人清脆嗓音,娓娓道来,对这个樊楼也是颇感兴趣,听说还叫白帆楼。

马车内,佳人述趣事,公子倾耳听。

随着风吹车帘,卷西风,一道亮丽俊美风景线被人看见,暗暗记住如此才子佳人场景。

到了城内,便相互分离,给了剩下的一半商旅的保护费,李应便挥挥手去往汴京的醉仙楼。

张贞娘望着离去的背影怔怔出神,也许此生再无相见。

“小姐,人都没影儿了。”锦儿在其眼前挥挥手。

“你这丫头。”张贞娘红着脸,回头让马车赶往张府。

张府不大,两进出的院落,一进去便是看见自家父亲在练习武艺。

“贞娘来啦,路上可还安全?”张教头停下手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