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水浒:开局拥有天生霸王神力>第36章 邀请雷铁匠,姑娘配宝光

“雷横此人膂力过人,能跳过二三丈宽的山涧故名插翅虎,目前在郓城县当县步兵都头,哥哥找他何事?”

“听说他铁匠出身,想邀请他帮忙打造兵器。”之前龙泉剑也有此人身影,李应还是挺感兴趣其锻造手法的。

“哥哥要何兵器寻我就是,话说哥哥之前的方天画戟呢?”汤隆自己也是铁匠,兵器啥不在话下。

“送人了,那不过是凡铁打造,我和铁牛寻了块天外陨石,于是想打造一些神兵利器,自然人越多越好。”李应解释道。

如此数量,肯定不止打造几把兵器,若能打造马槊,定能克制胡奴。

“原来如此,哥哥此人,我去帮你寻来就是。”汤隆拍拍宽厚胸膛。

“阿隆,此人恐怕没那般容易请动。”卫鹤思虑道。

“不错,阿隆不可莽撞。”李应想着若是有个智囊就好了,此时定然说,哥哥我有一计。

可惜闻焕章刚认识,吴用又是个断人后路,抄家绝户型的人才,而且和宋江一样渴望招安出人头地。

“我听闻,雷横对其老母,颇为孝顺,不如这样,阿隆你带些人参寿礼前去拜访,再辅以重金请来打造兵器如何?”李应想了想说道。

只是打造兵器,又不是请上梁山,问题不大。

“如此也好。”卫鹤点点头。

“好的哥哥,我这就去。”

“哎,不急,明日再去也可,今夜大伙不醉不归。”

“好,哥哥此言深得我心。”酆泰咧着嘴傻笑。

“最先倒下的两个是怂蛋。”李逵不嫌热闹。

“黑厮一看就不能喝。”

“俺是按缸算的。”

“吹牛,等会试试哥哥的高度英雄酒,再说大话。”

“又不是没喝过。”

莽汉和莽汉再怎么不对付,也没有不是一顿酒不能解决的,晚上喝得个七仰八翻,勾肩搭背悬崖撒尿,都是常事。

“哥哥可是在想科举的事?”杜嶨走来,看李应一个人双眼发神。

“嗯,阿嶨可想从军?”

“之前也去过,那牛皮将军看不得本事高的,克扣军饷,一天都吃不上几顿,更别说寄钱给家里老母了,以至于后来老母病死,也没个药钱。”杜嶨声音听不出个情感,只是顶着一坛仰头就是痛饮。

“竟有此事,怪不得你会从匪。”

“要不是实力不允许,某真想反了这狗娘养的大宋,表面光鲜亮丽,实地漆黑无比,那汴京的地下更是黑市纵横,人口买卖比比皆是。”

“怎么,你不想我去当官?”李应听出其言外之意。

“哎,是也不是,若是哥哥去当官,定然护一方安宁,但官场又岂会给哥哥好相于的。”杜嶨摇头叹息,有些东西大家都懂,所以不说。

李应知道,自己当反贼还好,追随的人肯定有,要是当官可能就没几个愿意卖命了。

但是如今大宋内部反贼势力不好发展,没那么容易攻破,只能从外面清淤毒,所以既要有官做,还要有人用,就得好好安抚了。

“阿嶨可知道西夏?”

“大宋宿敌了,不过是契丹狗腿子。”

“给你多少兵马能灭之。”

杜嶨猛然抬头,看见李应正注视着自己,那种眼神格外专注,如星空难以揣摩,让人不觉想听从。

哪怕知道玩笑,杜嶨也想坚定回答,“八万精锐骑兵便可。”

“哈哈哈,你可真敢说啊,八万,大宋如今连马场都没有,全靠进口,五万骑兵都够呛,还精锐。”李应笑着摇摇头。

杜嶨尴尬地摸摸头,不是你问的嘛。

“也不是不可。”李应顿了顿眼中满是野望,伸出右手握拳,“除非能将河煌陇右到手。”

“哥哥打算。”杜嶨恍然,若是如此,就算失败了,也能建起一国,分庭抗礼。

“此事尚早,阿嶨还是先将梁山经营妥当,对了,朱贵兄弟我看情报交际不错,可上来坐一把交椅。”

“好的哥哥,明日便请上来。”

“招纳好汉还是得用心,品德为上,不守纪律只会败坏风气,难堪大用。”

“这个某知晓。”

“不说那些,来,喝。”

两人对碰一杯,初步目标已然达成。

霸王山庄待了几日,李应便回到了独龙岗,毕竟很多设施都在三庄内。

……

“少爷,您回来啦。”刚进院内,就见一道秀丽风景线,女子正是二八年华,美眸如玉,望着院外,如笼中金丝雀,掌上夜明珠。

“师师,可是有心上人了,怎么不太开心?”

李师师抬了抬头,秀眸剪水,“我……”

说实话,李应也不知道如今怎么相处,几年前确实有些想法,如此漂亮的丫鬟伺候,就算唐僧来了,也得将紧箍咒念得倒背如流再走。

可是如今游历江湖归来,反而却像姐姐般想念,和捉弄一番,男女之情倒是淡了几分。

瞧着眼前,白哲如玉捏青巾的蹙眉可人儿,双眉如画,安静顺贴,一双眼清澈分明,仿如珠玉,双瞳之上隐隐蒙着柔光。

一阵心疼,不由走上前轻轻抱住,“不想说,可以以后再说。”

“嗯。”李师师欲言又止,两颊绯红。

“我去看看三娘,说起来,上次还没仔细打过招呼。”李应笑眯眯轻轻推开,赶紧溜了。

身体竟然不受控制有些反应,再抱会儿就尴尬了,没想到这丫头居然从馒头变成了苹果,阿弥陀佛,色即是空。

李师师,轻咬桃唇,眼含春光,跺着秀脚,自己不想说也是某些浪荡子的原因。

刚想转头生气,准备一周不给好脸色,感觉头上有东西,取下一瞧,竟是个碧绿簪子,晶莹剔透,一看便知不是凡品,上有字刻: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就稍微理一理吧,李师师甜滋滋地想道。

一炷香后,李应来到扈家庄,周围庄客,一口一个团长,皆点头示意。

几番打听,扈三娘居然在书房,李应隔着窗外看去,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三娘真的在读书,一身红衣如含苞粉蕾,面似芙蓉,眉如柳,桃花眼媚格外勾人。

“瞅什么呢,李大团长来我扈家有何贵干?”豆蔻年华的少女,声音较师师的柔柔婉转,更为清脆动听。

“这不是看看太阳从哪边出来的嘛,最近怪事颇多。”李应一只手遮着看天,显得挺认真。

“怪会嘲弄我,怎么女子就不能看书?”扈三娘嘟着樱桃小嘴。

“怎么会呢,秦韬玉不是有首诗言: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什么意思?”扈三娘秀眉弯弯好奇道。

“就是说,读书学到的高尚品格和情调,比流行的俭妆更为重要。”李应对这少女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秦韬玉倒是个奇女子。”扈三娘双手托着下巴,看着窗外点点头。

“哈哈哈,男的。”李应食指轻轻一弹。

“哎哟。”扈三娘气哼哼得瞪着他。

“三娘你看书跟谁学的?”李应直瞪瞪盯回去。

“唔这个……”三娘倒是羞涩地低着头,不敢对视。

突然感觉头上有什么东西,待抬头李应已然走远。

“不说算了,送你了,保管好呃,上好的桃木呢。”

扈三娘,取下头上木钗,精致古木,有股淡淡桃花香,上有诗刻有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