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水浒:开局拥有天生霸王神力>第26章 龙背墙风波

次日,龙脊山下着蒙蒙小雨,下方的道路有些泥泞,李应混在人群往上流,听着当地人说上面这条路,几十块巨石从下至上排垒到山顶,形似阶梯通天,故名“天梯”。

传说神仙张果老倒骑毛驴,就是从“天梯上行走上天”,而每块巨石平面上都凹有“驴蹄印”,形象逼真。

人流又到南山坡,有一两米多高、底精顶细的大石,可蹲一人,据说神仙张果老曾在这块巨石上端坐清修,当地人称“仙人石”。

又来到一处岩壁陡峭,涧壑幽深,洞前一片茂密的果林,遮掩洞口。

传说张果老食参成仙后,仍惧普善妖术,因此躲藏此洞内苦修,故名“藏仙洞”,位于塔山顶西侧。

而普善便是偷东海龙王两颗仙桃的妖僧。

若只是仙迹还不足以让龙泉剑吸收龙气,而关于龙脊山另一个传说便是,龙背墙。

传说远古的南海龙王老来得子,所以对小龙王宠爱有加,但小龙王淘气任性,到处惹祸。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闯出了大祸,失手烧掉了天庭神龛,慌乱中的小龙王回到家里,天庭自然不会放过他,南海龙王为了救儿子,他冒替小龙王,趴在盘龙山下,接受雷电的击打。

眼看父亲被烧的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小龙王悔恨愧疚,他一下冲出来,要承担这个惩罚,龙王为了阻止儿子,便一头撞向身旁的金刚壁,当场死去。

“养不教,父之过“,南海龙王认为自己死得其所,死后,他的尸体便化作龙背山,经过这场灾难之后,小龙王幡然醒悟,终生恪守本分,与人为善。

后人将龙背山改称为龙背墙,是因为这面墙,挡住了小龙王所有的罪行,故此,后人称为龙背墙。

那当地人后头大声继续叙说。“而这龙泉剑便在那龙背墙蕴养。”

“那龙泉剑当真能吸收龙气?”

“这个不知,只是有位道长布下法阵说可行。”

“噢,是哪位道长?”有心者问道。

“公孙道长。”

“可是那紫虚观一清先生,人称入云龙的公孙胜道长?”

“正是。”

“哗”众人一片哗然,相互交谈,对什么神神仙哉没多大兴趣,但是对当代名人好汉更有真实感触。

“不知道谁能请动公孙道长还有两位名匠。”

“这个其实我也不知晓,不过听来往的人说。”那个当地人跳下石头,小声说道,“据说是柴大官人资助的。”

“什么?”众人又是一惊。

“嘘,别说是我说的,这个也是传言,不然给别人惹来杀身之祸,岂不是坏事。”那个当地人虽这样说着,但还是脸带微笑,很享受来自各地高手的惊奇。

“你这鸟货,何许人也,怎知道此事,你如此说难得不是给柴大官人惹来麻烦吗?你定不是当地人氏。”人群中有大汉大声呵斥。

“嘿嘿,江湖人称万事通,消息准确,至于信不信,随你们喽。”那人一溜烟钻进人群消失不见。

“居然是万事通,他跑来这作甚。”

“管他呢,我等前来问剑,又不影响。”

“是极是极。”

人群又朝龙背墙走去,此时龙背墙前的空地,又聚拢了一大群人,哪怕淋着细雨,并不影响问剑的决心。

“各位,今日受人所托,由老衲主持龙脊山问剑,问剑问剑,自然比得是剑法武艺......话不多说,台上站立十人,便可前往墙下观剑。”面容还算慈善的老和尚侃侃而谈,李应猜测可能是大方寺的,毕竟山上就这一处寺庙。

下面一阵高江湖人士议论纷纷。

“原来那剑还在下面。”

“就摆在外面不怕被偷吗,笨。”

“也是,只是只有十人,也不知我等是否有机会。”

“试试便知,手下见真章。”一个长相凶恶的男子自顾自自走上台。

“大哥威风。”后面其小弟呐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十处位置等着别人来打擂台。

既然是问剑自然都是背后有剑的,但是来比斗的不乏有将剑挥着劈砍的,毫无章法可言,一看就是蛮力好手。

场上剑影不断,乒乓作响。

李应先静静等会儿不急,那个啥绝情剑侠都没上。

而且先上去明显劣势,除了有大把握的,基本上去很快就易主。

雨声渐渐变强,场上的人停留的时间也在变长,说明渐渐分出高低,李应来到一处台下,观察许久,自己应该能秒,先秒掉震慑再说。

李应一个轻跳上台抱拳,“请赐教。”说着取出背后普通的铁剑,朴实无华。

“臭小子,一身黑唬人呢。”大汉将剑当刀挥,李应只是轻轻一挡,然后飞速一脚,场下人还没有所反应,那汉子就被踢下去,溅起层层水花。

“哗,这家伙好快的速度。”

“就是。”

李应的裤袖有些湿了,今日虽带了斗笠,却没准备其他防水,等着其他人上场,大概天色快黑,也打了几场,没一合之敌。

终于在主持宣布下,问剑结束,似乎没那么气势恢宏,江湖侠气,可能与天气有关,蒙蒙细雨不大不小。

也许是李应对这种场合期望太大,也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感觉不怎么像自己心中的江湖,有些失望。

十人在带领下走进一处底下洞穴,初极狭才通人,豁然开朗,洞内空气清新,四壁青苔,一条长石路通往潭水,潭边有人闲谈,潭水中央有块空地,看样子龙泉剑便放在此。

“豁,这龙背墙下别有洞天啊。”说话的是一个女子,蒙着面纱也颇为妩媚。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绝情剑侠,慕容兴也进来了穿着和自己一样的黑色紧身衣,什么档次穿一样的衣服,也不知道那个银花婆婆怎么帮他的,不会是下毒毒死对手吧。

剩余九人多是两两成群,老样子也是一方势力。

“听说是龙王的血滴成潭,老秃驴是不是啊?”那个最开始第一个上场的凶恶男人居然也在。

“施主,老衲不知。”老和尚微笑回复,自顾自踱步前进。

“哎,你说我们就这样白拿龙泉宝剑?”另一个青衣男人笑道。

“不然怎么办,那柴进不就这个意图吗?”凶狠男人咧着嘴,这次干脆扔了剑,只带了自己的大刀来,顺手。

“我要是那柴进自己造反得了,还偷偷摸摸的,怂样。”

“就你?”

“哈哈哈”大家伙也是一阵嘲笑,造反这么容易,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古往今来有几个造反成事的,至少目前还没有乞丐皇帝的传说,君权天授的观念还没那么容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