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南仲离开后,其他人就聚集在了孙傅的身边。

“耿相公这是什么意思?”有人不满。

“我等就算没有达成目的,但最少也出力了。”

“耿相公如此甩脸色,实在是没把我们当成同僚,反而当成了下属。”

“也亏得你能够忍得下去。”

孙傅好脾气的挥了挥手,满脸无所谓的样子。

“好了好了诸位。”

“莫要如此生气。”

“耿相公被驳斥了面子,会冷脸也是正常。”

“莫要计较这些小事,我请大家吃酒。”

百官们还是多说了几句。

话里话外都不满。

但最后还是被孙傅安抚了下去。

也就没人看见,孙傅嘴角那一丝得逞的笑容。

为了营造这个局面,他可谓是煞费苦心。

总算是让他做成功。

赵桓在离开了之后,可谓是越想越气。

就连他走路的步伐都特别重。

耿南仲。

赵桓在脑子里面回想起来这三个字都觉得恶心。

如今他对耿南仲的态度可谓是极其不满。

赵桓心中觉得就是因为自己迟迟没有给他加封三公,所以耿南仲才搞出来了这么一出。

至于这么恶心人吗?

这和逼上梁山又有什么区别?

竟然联合百官一起逼迫自己要当做太子太傅。

呵呵。

赵桓差点没把自己气笑了。

他在心中小心眼的恶意揣摩。

耿南仲会这么做,该不会是想两头投资吧?

怕自己提前死了?

又或者怕太子即位?

反正不管是哪种想法,都是在逼迫自己。

赵桓心中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丝厌恶感。

更何况他现在和国师处于一种小别胜新婚的状态。

…虽然说这个形容有些怪。

但勉强还算贴切。

如此一来赵桓看着耿南仲就更加不顺眼了。

他这股子气上来了就很难消除。

等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赵桓还是懒得搭理耿南仲。

而今日的朝会……说的事情有那么一点非同凡响。

“宋朝现在和金国之间的协议虽存在,但还不够稳固。”赵桓是这么想的。

底下的百官群情激愤纷纷上奏。

无非也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赵桓是这么看来的。

他在思索着自己的心事。

他不愿意继续跟金国开战。

他想打西夏。

赵桓心里想的很美很好。

等把西夏打下来之后,就可以调转枪口对准金国。

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顺理成章了。

但打西夏就面临一个问题。

金国会不会安分呢?

会不会想要横生波折横插一脚呢?

刚好在这时有官员上奏:“虽说我国已经跟金国签订协议,但他们最近又有些蠢蠢欲动!”

“下官觉得应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也省得让他们觉得我大宋是好欺负的。”

赵桓听了。

赵桓觉得不妥。

赵桓发出反驳。

赵桓直接三连。

“朕不同意。”

“朕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朕打算跟金国联姻稳固关系,诸位朝臣觉得如何?”

赵桓话音落下,百官鸦雀无声。

他忍不住得意。

被他这个提议震惊到了吧?

不愧是他,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

一个公主能解决的事情,费得着使那么大的劲吗?

赵桓说这番话的目的很明显。

第一个。

他不想浪费兵力。

赵桓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

他想将兵力主要放在攻打西夏上。

金国那边的事情在他看来浪费兵力是无用之功。

第二个。

他想排除异己。

赵桓想要用公主和亲的方式安抚住金国人。

公主哪里出?

他的公主肯定不可能。

那么自然只有他爹的公主。

如今也就只有一个人比较合适。

柔福帝姬。

郭京今日也在朝会。

百官们都为赵桓会有这样的头脑感到震惊。

这当然不是褒义。

他们想不明白,就算是主和派都想不明白。

如今的形势一片大好,大宋占据完全有利的位置,为什么要送公主过去和亲,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价,拉低自己的地位?

官家……

他是疯了吗?

郭京却想的更多。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

赵桓没有疯。

他一下子就猜了出来,赵桓之所以会提出想要派公主过去和亲的提议,是为了排除异己,还有疏解心情。

赵桓想要嫁过去的公主肯定是柔福帝姬。

大概是为了报复柔福帝姬上次帮赵佶找自己……郭京心中已有确切的答案。

他的眼神不由得暗了下来。

赵桓还真是有够小心眼的。

柔福帝姬再怎么说也算是他的姐妹。

可他竟然能做到这个程度。

金国人跟宋朝人在战场上打生打死,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和泪,他们就算是来求和,也端着高高的架子。

柔福帝姬真要是过去了,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赵桓简直其心可诛。

但赵桓这句话刚一落下,百官们反应过来之后,竟有一大半都纷纷附和。

“官家说的不错。”

“和亲确实是一个有效手段。”

“官家英明神武。”

“如此一来,我们和金国便可以结为亲家,免于战争,休养生息。”

“说不定还能从金国借势。”

别管他们到底是真心赞同还是假意奉承。

但他们的同意绝对是真的。

反正牺牲的又不是他们的老婆和女儿。

区区一个公主罢了。

如果真的能够换来更长时间的和平,那纯粹就是赚了。

反正公主死了还能再生……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个女人罢了。

郭京甚至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这些百官心里在想什么。

他心里都觉得作呕。

议和派在一阵议论纷纷之后选择全部答应。

本身他们就是为了求和。

虽说觉得自己是战胜方求和有些不妥。

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主战派在激烈讨论之后竟然也有三分之二答应!

仅有几个人反对,少数人保持沉默。

郭京看到这一幕心都有些凉。

赵桓嘴角的笑容却越发扩大。

“既然诸位卿家都同意的话,那朕现在就拟旨。”

“想必公主以己身换来家国平安,也会觉得荣光加身。”

赵桓装模作样地说了几句。

看起来倒是有个好兄弟的样子。

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让郭京险些控制不住心中的情绪。

赵桓挥了挥手。

“黄真,你来为朕拟旨。”

“宣派……”

“等等。”

赵桓剩下的话没能说得下去。

郭京无法忍受,主动站了出来,抬起头望着龙椅上的赵桓。

他的目光平静。

赵桓却有一种风雨欲来的即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