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梁寒郡的日记>休息(2024.5.25)

夜里的梦多半是忧郁的,由于我加不进去理智,才更发觉我的底层意识里,全是悲伤。失去,寻找,不顺心,痛苦。寻找到了么?不,它再也没办法被找到了,只是那些回忆被深深牢记。还有什么?一些破碎的画面,像是游戏。

相比之下,白日做梦可以自己操控,不至于想那些过于悲伤的事。但,与到头一场空做对比,白日梦的喜更显得悲伤。

腹痛难忍,多半是受冷了。还是多注意一些吧。呛风渇冷的,都不要吃。

我最怕两件事,寒气伤胃,火气攻心。绝不是怕冷怕热这么简单,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怕冷热的,怕的只是这些属性伤攻击我的弱点。

我为了强调一件事重要,给它叠了很多词汇修饰。可后来还是不了了之,不专心,重要的事也是草草了事。

苏格拉底,格拉底苏。啊不要逗我玩了。

嗯,其他地方已经不需要了。我不会再刻意地囤积了。

重要的事物会先被命名,不重要的事物,只会先做背景。

受到挫折的时候,会动用智力,而智力做什么事情呢?它改变人的感性认知,受挫折时觉得自己孤立无援,而智力在挖掘潜在的帮手,所以工具的改变就被强化了。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以后,人变得更加聪明。感性认知也被修改,开始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身处世界,也再不会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人也是叠加态的。尤其是人的思维。后来思考一番,觉得,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应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是无论怎么选,都不会十全十美。不确定的美感会随着观察者的出现而消失。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观察者,一点一点揭开生命的面纱,由可能带来的幻想全部被固定下来,想象的世界逐步坍塌消失,留下的是较为确切的回忆。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答案不能通过过去的事情推论,只能通过观察获得。世界是无记忆的。也就是说,预测只能预测宏观,微观只能用概率描述。

蚂蚁开始搬家了,我不知道我坐在旁边是否唐突。

下班之后该做的应该是尽快睡觉。我发现自己只有精力充沛的时候,才有欲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即便疲惫与不疲惫的我都有能力做有意义的事,但这时主导做不做的,是欲望,不是能力。

“言辞上的机敏不是真正的智慧”。有时,承认需要智慧,接受需要智慧,逃避也是一种智慧,诡辩却算不得智慧。

推崇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苏格拉底被质控有罪。细细想来,知识与无知,都是灾难之源,由一个源变为另一个源了。叹息。他支持“做你认为是对的事”,可是,想来也难以如愿。快乐很简单,可是这简单的事情却难做。

感觉也有点像王阳明心学。

文字会损失大部分内容,于是哲人们选择了言传身教。现代科技并未将言传身教发扬光大,即便它能把影投射到千里之外。

无论战斗的形式是怎样的,它必回留下创伤。所以与爱的人相处,尽量让自己受伤,而不产生冲突。

这个时代假神到处都是,真神依旧被埋没。也许这样是为了保护它们的安全。用大量的金钱砸出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出来,让人们对这个世界产生疑惑,其实这个三体人对待人类的方式一样,抹杀了人类对世界观察而总结出的所有规律,科学家就会怀疑,迷茫,到最后彻底失望。

视野不够高,觉得繁华就是繁华,觉得跟从形式便可以繁华,因此打破了以前总结出来的规律,抛弃了自己养成的美好品质。殊不知,这只是敌人拍来破坏规律的陷阱而已。

当你站的足够高的时候,当你看清这些所有事情背后的阴谋的时候,你还是会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来——人间正道是沧桑。不历经百劫千难,不能明白道理。

如果追逐的目标不同的话,我可能不需要那么多资金。为了虚假的事而奔波忙碌是愚蠢的,但也没办法,相比之下,真更难以做到。所以面对真的人更加“愚蠢”。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那么,为什么不用“拿取”而用“寻找”呢?寻找的,想必是一个不确切之物。

真正的教学,不是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对的,而应该是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错的。

也许,我们知晓一切,只是时间让真理蒙上了尘埃,才使我们看不清,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寻找,而是找块干净的布,把心灵上的灰尘擦下去。

思想为何超越物理世界。因为你在物理世界里找不到完美的正三角形,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完美的圆,但人们还是从大量的观察不完美的经验中总结出了完美的样子。

最高级的智慧,是自知不知。

不要悲伤,我不希望任何人悲伤。我不希望任何人为了证明自己深情而悲伤。深情就是深情了,何必再用悲伤将其粉饰?悲伤的尽头,其实空无一物。

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生命就像被规划好了轨迹而奋起冲锋的士兵,义无反顾,一去无反。

人具有智慧,纯粹是因为尝试的次数多了,概率再小的事情也被翻出来。我们使用的是碳基计算器,而非硅基。

试图从理想世界回归真实世界。因为一个事物的属性,是无法寄存在比它低级的模型里的。

所有生命都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自然要比随意的东西有更多美感。

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一个事物的用途以后,才有机会接近它的原理,否则,多半情况下,我们会将它忽视。

一个事物未展现出某个样子,不代表它没有展现出某个样子的潜能。

虚的环,周期运动和该运动在实空间的映射。

去想,也要去感觉。

享乐或者不享乐,对于这个的思考,估计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了,并不能算是谁的独有的东西。当我们装出伤痛,我们要知道,这种状态其实是不特别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东西特别,如果有,我想也仅仅能存在于未来,或者对未来的幻想里。

如果哲学不算科学。如果哲学算科学。无论怎么算,科学与技术难以分开的,哲学是否算一种技术?

其实还是那句话,是不是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能不能做成。

所以,有些东西不打算再看了,除非有人强烈推荐,否则我就当做自己是毕业的状态。

其实当我相信什么的时候,我也没必要证明自己相信什么。如无实际需要,证明所消耗的能量是纯纯浪费的。

去经验化。其一是经验不代表一切,其二则是无需路径依赖,想要学什么新的东西,只要不太高深,只要做的人多,只要这东西比较基础或者必要,那么做的人一定很多,攻略一定很多。用的时候去寻找即可。这样似乎,又忽略了一些无所谓的事情。

平静下来,真的很可怕。

很多年前就开始谈论自动化了。但到现在为止,很多想法还是太理想了。哈哈。

尝到了一点甜头,之前学的东西似乎让我的世界变了样子。我就应该学这样的东西,来方便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