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赵云之子>第74章 攻打长安一

长安

经过数日的休战,汉军攻城器械制造完毕,准备第二日开启了试探性的攻城。

夜幕下,汉军中军的营帐内,人影重重,并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要我说呀,现在就应该一鼓作气的拿下长安,不然时间一久,对方军心稳定下来,长安城就根本没机会拿下!”魏延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喊道

原来是对于攻打长安城,众将产生了不同意见。

魏延是主战派,他认为现在双方兵力差不多,如果说能攻破长安,也就是这第一波攻城,所以要全力以赴。

不然时间一久,魏军人心安定下来,再号召城内青壮参与守城,汉军就算能拿下长安,那也是惨胜。

杨仪等人却不同意,理由就是汉军现在兵力并没有优势。他们提出应该等待轲比能出兵,或者联洛东吴再开北上,多点齐出方能拼死一战。不然汉军就是打赢了,也是便宜了别人,主张不能冒险攻城。

诸葛亮看了看行军桌上的长安城地形图,这是斥候加上马岱,姜维,夏侯威等众多去过长安城的人,合力绘制。

长安城的城防设施齐全,外有以自然河流与人工开凿相结合的护城河,大致与城墙平行,宽度在8米、深4米左右。

护城河距离城墙大概有20-30步左右的距离,简直是暴露在守军下的活靶子。

除了护城河外,长安城城墙高12米,地基宽12-16米,上面可以供骑兵来往奔驰,非一般城池能比。

城墙的建造者因地制宜,借用因地形地势的限制,顺势加强城墙防御。

例如,长安城的南城墙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的凸出部分,其内侧是一块高地,为了加强未央宫、长乐宫的安全,必须用城墙将其包围起来。

北城墙的弯曲与渭河也有颇大的关系,城墙小心翼翼的避开了河漫滩,然后沿着龙首原北部边缘地势进行修筑,由此形成的曲折走向城墙,既增加了防守优势,也让进攻者增加了进攻难度。

其次就是城门,城门上有门楼、外有门阙,部分重要的城门后还设有瓮城,不知情的人一旦闯入,十死一生也。

这还只是长安城的的外在防御,其内还有各个宫城,好比小号长安城,需要你再攻打一次。

就这些防御设置在这里,汉军不花大代价,死上个几万人,是很难攻打下来的。所以杨仪等人不想白白损耗兵力,想等待轲比能等侵入魏国,曹真撤兵之后在攻打。

他们想法是没错的,不过实在是太被动了,把一切胜利的希望都交给了别人手上,要知道任何事都是迟则生变。

魏延主张进攻,诸葛亮也是理解的,汉军好不容易出川,一路杀进关中,为的不就是攻打长安么。

如今已经杀到了长安城城下,不攻打一下就放弃,那么之前的努力不全白费了么。

诸葛亮抬头看了看其他没有说话的诸将。首先是自己的学生姜维,只见他也是眉头紧皱,很是烦恼的样子,似乎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然后就是马岱,马承两人,其他诸将,包括张苞关兴都是在力主主战,他们两人一脸的镇定。

众人在讨论的事好像跟他们都没关系一样,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好像是在说,对自己唯命是从。

还有一人坐在魏延身后,两眼无神的发呆,好像魂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时不时的露出傻笑。

“伯虎,你认为当如何?”诸葛亮饶有兴趣的问道

赵统本来在想着,等关中战打完了,汉军肯定要停战休息一段时间,自己要不要先成个家再说。

这个世界可是能三妻四妾的,想想就得劲。想以后的生活滋润安逸,就得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那么娶老婆就是最容易交朋友的。

比如司马家之所以能代魏成功,那也是多亏了一帮亲家的帮助。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三个妻子分别是夏侯徽(夏侯尚之女),吴氏(吴质之女),羊徽瑜(蔡邕外孙女,羊祜(武庙)的姐姐)

司马昭妻子叫王元姬(王朗孙女,东海王氏),司马伷的诸葛氏(诸葛诞之女),长女嫁给了荀霬(荀彧孙子),次女嫁给了杜预(京兆杜氏,本人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由此得出结论,娶老婆很重要,不但自己要娶,赵广得也娶。

正当赵统在想着谁家有漂亮的女儿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

赵统一回神,才反应过来是诸葛亮在问自己的意见,同时所有人都看着自己。

“丞相,我认为当然要打,长安不克,关中不稳,关中不稳,雍凉二州如同井中月,镜中花。不过……”赵统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应该不应该说

“伯虎,我们等皆不是外人,有话就直说,吞吞吐吐好似个娘们一样!”张苞不满的说

同为元从二代,张苞关兴和赵统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关系也是迅速熟络起来。

“伯虎,有话就直说,对错我自会判断!”诸葛亮以为赵统有什么顾忌,所以给他安了一个定心丸。

“是,丞相,我的看法是一定要攻打,不过不能蚁附攻城。我军兵力本来就不足,等拿下了关中,各处都要布防,说不定其他地方也需要用兵。”赵统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说道

“嗨,伯虎,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妙计,说的这不是废话么,又要攻打,又不能蚁附攻城,欲待天雷击之乎?”魏延叹气说道

开始还以为赵统是自己这边人,没想到说出这种糊涂话,要攻城,还不能蚁附攻城,这是正常人吗?

魏延的话引起了一片响应,包括杨仪等人也是很赞同。

“伯虎有何妙计?”诸葛亮作为一代大发明家,自然不是其他人可比,脑子中第一想法就是赵统有了解决之法。

“不错,正是此物!”

这个时候,赵广从帐外拿了一节竹节进来,众人看了之后,皆是一阵白眼。

因为赵广拿的不是别的东西,乃是诸葛亮发明的地雷,乃是劫营,焚烧粮草,俱佳的引火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