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第613章 公物私用

广州府*于家。

府邸巍峨耸立,大门以厚重红木精心打造,其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泽绵长。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匾。

上面镌刻着府邸主人的名讳,字迹苍劲有力,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与非凡气度。

步入府邸,一片宽敞明亮的庭院映入眼帘。

庭院布局精巧,假山、池塘、花坛错落有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假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池塘中,鱼儿在水中嬉戏,泛起层层涟漪;花坛里百花争艳,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庭院两侧。

长廊蜿蜒曲折,廊下挂着各式灯笼和彩带,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雅致与诗意。

长廊的尽头,便是于家的书房。

书房内摆满了古籍书画,香气四溢,于家人常常在此品茗论道,交流学问,享受着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府邸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摆放着各种珍贵的书籍和文房四宝。

奢华舒适的卧室里,陈设着精美的家具和细腻的织物,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于家府邸中。

还生活着众多仆人和丫鬟,他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维护着府邸的日常运转。

而府邸的安保工作也非同一般,于得水特意从军队中挑选了一队百余名精兵,驻守在府邸的各个角落,确保府邸的安全无虞。

一日,于得水刚刚回到府邸,士兵拱手道:

“见过总兵大人!”

于得水点了点头,望了大堂四周一眼,见管家路过,连忙喊住:“老李,过来!”

李管家走近前,问道:“少爷,你回来了呀?”

于得水问道:“我父亲呢?”

李管家回答道:“老爷在后院休息!”

于得水又随口问道:“那我弟弟呢?”

李管家回答道:“二少爷在两个时辰前,被城南的一些土豪劣绅给请了去,至今还未回来!”

于得水闻言不悦,吩咐道:“立刻派人,将他喊回来!”李管家连忙应下。

来到后院堂中,于家之主于定忠躺在榻上,侍女正在给他扇扇子乘凉。

喝着香茶,享受着闲暇时光。

显得十分惬意,于得水走进堂中,神情凝重地说道:“父亲,不好,出事了!”

于定忠放下香茶,问道:“得水呀,你都这么大了,也是个四品武将,封疆大吏,怎么还是这么毛毛躁躁的?”

于得水连忙解释道:

“父亲,这次真的有麻烦了!”

于定忠挥了挥手,示意侍女们都退下,然后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于得水神色凝重地说道:“前一段时间,我在总兵府时收到军中急递,说福建出现大量叛军,已达十几万之众,并且攻陷了四座州府。

福州、建宁、延平、泉州,都已经陷落。

情况万分紧急,负责驻守潮州府的把总也发来快函,询问我们是否提前防备!”

于定忠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

“福建之事,虽与我们广东无直接关联,但亦需谨慎应对,你可派兵加强防备。

并具表朝廷,让朝廷知晓此事。

切记,没有朝廷旨意,不可轻易动兵!”

总兵于得水面色凝重地表示:

“现在的情况并非是我主动请战,而是镇守太监韦眷催促我们出兵,这让我十分为难!”

于定忠闻言,眉头紧锁,不禁责问道:

“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

既然有命令,那就出兵啊!”

然而,他看向于得水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似乎对于儿子的迟钝感到失望。

于得水无奈地解释道:“父亲,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

广东省并非军事重省,整个省才五万兵马,而且需要分散驻守各州府。

怎么可能调集出大批人马呢?”

于定忠听后,沉思片刻,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我记得广州府城外有常驻三万兵马。

你可以留下两万,调一万去潮州府驻防。

不然仅凭潮州府的两千兵马。

如何能抵挡得住叛军的十几万大军?”

于得水苦笑一声,摇头道:“父亲,您有所不知,现在广州府根本没有三万常驻兵马,我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人来。

除非广州城不设防,把城防军调去!”

于定忠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追问: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得水支支吾吾,似乎难以启齿。

于定忠见状,心中愈发不安,正欲进一步追问,这时,于得水的弟弟于国忠回来了。

“父亲、大哥。

你们这么急找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于国忠一脸疑惑地问道。

于定忠没有回答,而是直勾勾地盯着于国忠,沉声问道:“国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们是不是又背着我做了什么?”

于得水见状,也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弟弟,似乎在等待他的解释。

整个房间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做了什么?”于国忠一脸无辜地问道。

于得水眉头紧锁,语气严肃地回应:

“弟弟,你竟还有脸问!

城外的三万驻军,如今仅剩一万,那两万兵马究竟去了何处?”

于国忠挠了挠头,面露难色。

似乎不知该如何作答。

此时,于定忠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厉声质问道:“城外的驻军,有两万兵马究竟去了哪里?”

于得水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老弟,你就实话实说吧!”

于国忠终于低下了头,声音颤抖地坦白道:

“父亲,这几年我输了不少钱,便以朝廷的名义辞退了一万兵马,并私自侵吞他们的军饷!”

于定忠闻言,气得脸色铁青,怒斥道:

“你这不孝子!

家中并不缺钱,你每月的支出也从未少过,为何还要打军饷的主意?

你可知道,此事一旦败露,便是死罪难逃!”

于得水连忙上前安抚父亲,同时揭露了更多的真相:“父亲,您别生气了。

他的所作所为还不止于此。

那剩下的两万兵马,他因欠下巨额债务,竟擅自调遣去修建祠堂、坟墓和府邸!”

于定忠气得险些晕厥过去,颤声怒斥道:

“逆子!逆子!这个家迟早要败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