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南明谍影>第787章 衡阳北郊三板桥(下)

唐世勋一见赵载疯疯癫癫地提着手铳冲向他,他连忙一个飞身跃下马冲至亲兵雷东山的坐骑旁,并以马鞭压住雷东山的右手大喝‘东山住手!’

得亏唐世勋眼疾手快,雷东山的动作不禁一顿,他忙松开右手握着的臂弩扳机,而左手那支已放在嘴边的淬毒吹箭亦赶紧收入袖中。

于青青则命肃卫警备司的人皆收起武器,旋即她毫不客气地用马鞭抽了赵载一鞭子,面若寒霜地指着他骂道:“赵载!你莫不是疯了?找死吗?”

夏进财和宋宜琛等人忙不迭小跑过去拉住赵载,夏进财一个劲地给大帅唐世勋和肃卫统领于青青拱手致歉。

这事闹的,好端端的揭牌仪式全让这疯子给搅和了!夏进财气恼地瞪了这让他又爱又恨的疯徒弟赵载一眼。

不可否认在专研火器这一块,赵载已是青出于蓝,就连陈建志由东安城调来的老工匠们亦是对他赞不绝口,当然这只是说他的专业水平,但他那神神叨叨的疯癫性子可就让人一言难尽了。

齐雨菲和左氏皆饶有兴趣地看着赵载这突兀的一幕,她俩早就耳闻过这疯疯癫癫的赵载,但亲眼所见还是感到很不可思议,以前齐雨菲当仙婆子时虽也看似疯癫,但她也没疯到像赵载这般冲撞大帅险些被杀的程度不是?

唐世勋无奈地白了赵载一眼,他不禁笑骂道:“赵载,你个疯子这又唱的是哪出?”

胡子拉碴的赵载仿似不晓得他已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他献宝似的将燧发手铳交给唐世勋,手舞足蹈地嚷嚷道:“大帅快些拨银子,这燧发手铳虽还有所欠缺,但燧发枪还是能量产的!”

“胡闹!”夏进财吹胡子瞪眼地将赵载拉到身后,随即对唐世勋拱手致歉,都怪他对弟子赵载管束无方云云。

唐世勋自是不会去跟赵载计较,但赵载又要银子也让他甚是犯愁。

前几日唐世勋就已仔细审阅过夏进财呈上的新式火绳枪之评估与量产申请报告,该报告对于唐世勋在今年正月成立唐家军之后就提出的,在火铳的铳管之内拉削刻制‘阴膛线’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四个月的样品制作与试验,直到四月底,严谨的夏进财方才呈交了这份报告。

唐世勋自然不清楚如何制作火绳枪,但他很清楚膛线对于火绳枪的威力与稳定性是一个质的提升,再有便是普及定装火药。

而他在今年正月时就将这两个有关火绳枪的更新意见告诉了赵载,由赵载领衔的后勤部火器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善了定装火药的标准。

但刻制阴膛线的项目却面临不少问题,因唐世勋提出的是他在前世所见的日趋完善的近代步枪,单是如何在枪管内刻膛线这个步骤,就让赵载和诸多老工匠们思索了一个多月。

直到赵载亲自去找他的师傅夏进财研究,师徒俩才又花了个把月捣鼓出了手动木质拉床来进行‘钩刀拉削法’。

说实在的,得亏唐世勋一直吩咐主管后勤部的弟弟唐世绩,只要赵载需要经费尽管给,若是没有这个吩咐,唐世绩哪舍得由后勤部划拨数万两银子给赵载去搞试验?

当然,无论赵载还是夏进财,他们刻制出阴膛线以后也不确定这一小小的改变真能提升火绳枪的威力?直到不知多少次的试验以后,师徒俩才惊讶地发现真有如此效果。

但夏进财所呈交的量产申请也只是建议先生产一千杆新式火绳枪,因他们还要进行另一个攻关,即前装火绳枪的填装问题。

至于唐世勋还提出的后装式火绳枪,夏进财和赵载等人则表示只能先完善前装火绳枪,后装则只能延后进行研究试验。

其实唐世勋还挺庆幸柳大钧舍得把稳重的夏进财送给他,早在大明统治下的零陵城之时夏进财就是府属火器局的大使,无论是火绳枪、火铳、火炮、火药与各类火器等,夏进财皆是门清。

虽然夏进财在创造力上不及他的得意门生赵载,但夏进财懂得行政管理与沟通,因此唐世勋委任夏进财为研究院的军工科科长,而痴迷于钻营火器的赵载自是任副科长且只管研究。

可研究院的成立及需要投入的大量银子,这对于唐世勋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

莫要看如今衡州府军债和宝庆府军债皆已售罄,除去赠予桂王爷的价值两百万两银子的两百张宝庆府军债,军债事务所已得到八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且长沙府军债也已售出一百余张。

但如此多的现银岂能全部搬离零陵城?为了平抑物价避免通货膨胀,王秀荷将发行军债所得的绝大多数银子又陆陆续续投入了市场当中,如收购粮油盐糖木料铁矿等等,亦即是说,军债事务所运离零陵城送往衡阳城的只有一百万两银子而已。

这一百万两银子用于楚军各路联军与行政机构的日常开销自然够用,况且楚军辖区内各州县的治理也在逐渐向好,大多数地方的行政机构多少也能自给自足一部分。

包括夏进财呈交的新式火绳枪之量产报告,楚军后勤部亦同意划拨专款进行一千把火绳枪的制作。

不过赵载呈交的燧发手铳与燧发枪的研究经费申请报告却被驳回,因燧发枪的技术难关更多,且制造一把燧发枪所需的成本要比火绳枪高数倍,单单是研究就极为费银子,要量产岂非更烧钱?故而后勤部的高层经合议后决定暂不给赵载这个‘无底洞’填银子。

没有经费怎么研究?因此赵载才会在一看到唐世勋之时便火急火燎地冲了上来。

而唐世勋极为重视研究院的建立,从于青青在半个月前进行选址筹建至今,唐世勋已先后命秘书局的内务科划拨了二万余两银子过来。

若非银子及时到位,研究院也不可能如此之快地就把外围木墙和院内的基础设施等全部竣工。

唐世勋知道科研是个无底洞,这些硬件设施只是研究院的最小一部分开支而已,接下去各科进行研究工作那才叫烧银子不是?

走一步看一步吧!唐世勋撇开心头的思绪,他对夏进财摆了摆手示意无妨,遂缓步走至研究院的西门口。

只听唐世勋朗声勉励了这第一批科研人员一番,随后在众人的掌声当中揭开了‘楚军科学技术研究院’牌匾的红布。

没有喜庆的乐队,没有盛大的仪式,也没有不计其数的围观者,研究院的揭牌仪式就如此低调而略显寒酸的结束了,而后唐世勋在夏进财和宋宜琛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了研究院的西门之内。

只见这方圆一里的研究院已被整齐地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其中东区为军工科、南区为农业科、西区为医学科、北区为数理化三科,中区则是公共区域。

当于青青进行选址以后,唐世勋只来看过一次施工现场,起初他是想建成一个方圆数里且构筑土墙如同要塞般的小城,但由于资金有限工期又紧,这第一期工程自然达不到那等规模。

唐世勋视察了各区域以后,在中区的大型会议室召开了研究院的第一次集体会议,此次会议最大的议题就是关于各科的经费问题。

无论是夏进财和赵载兼理的军工科、宋宜琛和衡阳县衙工房司吏兼理的农业科、齐雨菲和吴敬祖负责的医学科、还是左氏负责的数理化三科,各科皆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

如招纳堪用的人才与学徒、购入相关的试验设备、搜罗相关的典籍等等,这还不包括尚未拟定的研究院各级人员的具体薪俸与奖金呢?

于青青面若寒霜地拿着纸笔在记录着,心里边则气恼地暗骂,银子银子,就晓得伸手向世勋公子要银子!

看着唐世勋那深陷的眼窝与疲惫的神情,于青青委实心疼不已。

外人都以为唐世勋和楚军有用不完的银子,但深知内情的于青青又如何不清楚唐世勋手中委实没有多少余银?

其实楚军内部的军政各界之高层并不是太理解唐世勋的诸多决策,就比如在衡阳城的北郊三板桥成立这个研究院,在大多数高层眼中这研究院就是个‘混吃混喝’的闲散组织。

在他们的观念当中,这等研究有甚意义?这不过就是个以研究为名捞些好处的鸡肋机构而已。

而于青青却很清楚,唐世勋建立研究院不是为了敛财,反倒是个需要不断砸银子的特殊机构。

虽然于青青也不是很明白这研究院对于楚军的将来有多大的意义,但她相信世勋公子的眼光与决定,只要是公子认定的事她必然会无条件执行。

但楚军的后勤部不愿给研究院划拨银子,而魏落桐的秘书局已经给研究院垫付了二万余两银子,因此于青青知道唐世勋也甚是为难。

而此时,于青青见唐世勋在听取了研究院各科的意见以后,居然同意一次性拨付给研究院十万两银子的经费!

于青青惊得目瞪口呆,公子啊!您哪来如此多的余银哩?

研究院的众人包括吴敬祖在内皆是喜笑颜开,赵载更是乐呵呵地摩挲着手中的燧发手铳,有了银子他可不就能继续他的火器研究了?

唐世勋则提出他的要求,这十万两银子的经费由肃卫拨付,并由肃卫统领于青青派人来管理研究院的财务,各科的经费多少也由于青青来定,至于薪俸和奖金等则参照各路总管府的模式云云。

于青青贝齿轻咬,那张可人的俏脸已阴沉似水,由我的肃卫拨付十万两银子?肃卫哪来如此多的银子哩?公子您这不是强人所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