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官场之谁与争锋>第167章 大项目,要长远

“董镇长,欢迎你到我们公司参观考察,公司相对比较简陋,招待不周,还请董镇长海涵。”杨振武看着这么年轻的副镇长,还有点担心。

“杨总,你真是客气了。办公司不需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关键是怎么让公司赚钱,能赚钱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我听王所说杨总在这方面可是能家里手。”董先超笑着说道。

“惭愧,惭愧,干了半辈子也就这么大的家底。”

“杨总,你要说惭愧,咱们西原要有多少惭愧。这次我和王所来拜访杨总主要是想了解了解你的投资意向,我们也好围绕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寒暄了一会,董先超就直奔主题。

“董镇长,早些年我也从事过养殖工作,后来才办了贸易公司,这些年主要从事食品类贸易。其中就包括鸡蛋等产品的贩卖。”杨振武简单介绍了公司经营情况。

“好啊,看来杨总还是一个懂行的,那这干起来就更加顺手了。不瞒杨总你说,我们黄湾镇大大小小拥有三十多家养殖户,规模不大,生产落后,且污染较大。这次我们想引进现代化的养殖生产线,利用黄湾养殖优势,将黄湾的养殖户纳入进来,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董镇长,你的意思是让这些传统养殖户参与到养殖过程中?这可和我们的规划不一致呀,我们打算建立养殖线,由我们自己养殖。”

“哦,杨总打算在黄湾建立多大规模的养殖基地?”

“我们打算建立十万只养鸡生产线。”

杨振武的计划和规划说实话不能令董先超满意,他希望将黄湾建成养殖基地,既要解决传统养殖污染问题,还要发展大规模养殖,提高黄湾的品牌效应。“杨总,单纯从十万只来说,已经是很大规模了,这也算是大手笔。我们热烈欢迎杨总到黄湾投资建厂。不过我也有个计划,想和杨总探讨探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肉制品、蛋类的消费日趋上升,近两年来,消费需求量翻了几番,我们黄湾镇打算借助这巨大的消费市场,建立全省最大的养鸡生产基地,打造绿色养殖、生态养殖,打响我们黄湾鸡、黄湾蛋的名号。”

杨振武听董先超这么说也是心潮澎湃,这个董镇长看着年轻,但是肚子里还是有货的,能把握住时代发展,尤其对消费市场有着透彻的了解。如果真能实现董先超所说的,那这绝对是一项好投资。“董镇长,你说的很好,看来你很懂市场,我们就喜欢和你这样懂经济的人打交道。”

“杨总,懂经济谈不上,只是对市场变化有所了解。现在是大发展阶段,谁抢占了市场,谁就占据了有利位置。就如养鸡市场一样,谁拔得了头筹,未来就能占据整个市场。在的计划中,长远规划,黄湾的养鸡规模要达到百万只,短期也要实现三十万只。养鸡最重要的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潜在的客户就越多,就越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杨振武被董先超宏大的规划再次震惊住了,养一百万只鸡,这他可没有想象。以他现在的实力也远远达不到。“董镇长,你的胸怀很大呀,你说这些我都不敢想象。”

“杨总,我说一百万是长远规划。不过我将话放在这里,未来一百万只,也不会满足市场需求。既让养鸡有规模效应,我就希望杨总能够扩大投资规模,可以通过以租代养,统包统销的形式,建立现代化养殖场。将生产线租给养殖户,不仅可以解决你们资金占压的问题,也可是实现风险共担,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董先超这一番话算是给杨振武上了一堂课,也让旁边的王景文很吃惊。搞畜牧业他是专业的,抓经济他就外行了。董先超临走的时候,杨振武拉着他的手一定要让他留下吃饭,不过董先超确实有事,就拒绝了。

“董镇长,你刚才说的可将我镇住了,没有想到你对经济、对市场了解这么多。你这年纪不大,懂的可不少呀。”王景文感慨道。

“王所,你给我牵了这么好一条线,我要是不提前准备点东西,那不是耽误了你一番好意。”董先超笑着说道。

“董镇,我看这件事悬了。杨总的计划和你的规划差距很大,我担心他会打退堂鼓。”

“生意人都是奔着利来的,我给他提供的建议,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相信他会认真考虑的。你加强和他沟通,有什么想法及时告诉我。当然他还执意建设十万只养鸡生产线,我们黄湾也是欢迎的。”

为了迎接凌先维的调研和召开好食用菌产业交流大会,郑光明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了班子会议,听取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好了,大家都到了,咱们现在就开会吧。大家都知道最近咱们黄湾的大事比较多,任务比较繁重,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白天大家都忙着工作,咱们就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大家开个会。今天两项议题,第一项是做好迎接凌部长调研工作,第二项是做好食用菌产业交流大会筹备工作。咱们先来说第一项,凌部长的接待工作,这有县委来安排,咱们就安排好调研的路线。大家都清楚,这次凌部长主要是来看扶贫工作的,这项工作,段主任、杨镇长、先超镇长目前个负责一个村正在搞试点,你们都各自说说自己准备的情况,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按照班子排位名词,段国轩先发言,“郑书记,我分包的是东沟村,我们加班加点现在已经摸清了底数,建立了档案,现在正在针对贫困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由于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亮点和特色暂时还没有。”

杨国显也说了同样的话。大家就将目光转移到了董先超身上,毕竟大家都清楚,他是这项工作的倡导者,而且听说他干的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