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隐形富豪炼成记>第34章 有钱任性

阳阳签证的事情搞定后,凡三没事时,就去万达广场8号楼的办公室坐一会。

6月最后一天下午3点,凡三刚到办公室不久,就听到一个消息,万千商业准备在上交所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或借壳上市。

公司老板汪林表示,批准Ipo可能需要两到三年,而借壳上市需要一年多。

与此同时,这家已在香江上市多年的公司,就在前面不远的索菲特酒店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向香江联交所撤回h股上市的特别决议案,该议案也已获股东大会批准。按照计划,万千商业将于9月20日正式自联交所摘牌。

对于回A的原因,汪林认为,香江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无法真正衡量万千的价值。换句话说,汪老板认为,自己公司被低估了,远远不止h股眼下这不到30港元一股的价格。

当时的汪老板,踌躇满志,似乎登陆A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从港股摘牌,也不算什么事。那语气,颇有些有钱就是任性的样子。

其实,汪老板的心底打算,与大恒集团的徐老板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想回A股上市后,靠着A股高溢价发行,圈到更多的钱,以此降低万千商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

万千商业地产与资本市场的纠葛由来已久。

2005年,香港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大门开启,万千通过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将9家商业广场打包到境外发行REIts,预计募集资金在10亿美元以上。

当年年底,万千REIts招股文件在香港获通过。

但在2006年7月,有关部委发布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的“171号文件”,万达REIts计划被迫搁浅。随后,万千地产又计划去香江红筹上市,但这一渠道随后也无疾而终。

汪林在公开演讲中曾提及此事:“2006年本有机会在香江红筹上市,并找了Jp摩根、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但被麦格理忽悠后,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随后,万千地产就转而寻求在A股上市。

具体时间表为,2009年12月-2010年2月,完成上市辅导及辅导验收;2010年1月-3月,完成招股说明书等上市申报材料;2010年3月-5月,申报上市材料,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2010年6月,在A股挂牌上市。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虽然2010年受理了申请,但随之而来的楼市调控,使得万千A股上市化为泡影。不得已之下,这家公司只得再度将目光转向香江市场。

2014年12月,万千地产登陆港交所,但上市首日股票就遭遇破发。这让一向讲究颜面的汪老板,心里很不爽。之后,万茜商业地产的股价有半数时间低于发行价。

汪林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万千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于是,他再度动了回A股上市的心思,

不过,从香江退市也不是说着玩的,需要拿出真金白银,高溢价回购,否则,香江那些小股民是不答应的,不像内地股市,基本上都是大股东说了算。

这点事,还难不倒汪老板。在这些顶级大咖眼里,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浸淫商界多年的汪林,早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朋友圈”。与大恒集团的徐老板相比,汪老板的朋友圈也很广,路数也很野。

万千商业在港上市时,就有一众商业大佬曾前来捧场,其中,不少人是圈内闻名的泰山会会员。

不过,香江投资者,似乎不太买这家国内商业地产巨头的账,万千商业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让汪老板很没面子,不少Ipo捧场的大咖还被套。

当老汪决定从港股退市时,其中的一个考量就是对朋友的回报。

“我做了很多的行业,很多朋友跟着我一起投资,每一单赚着很开心,唯一这一单,跟着我的朋友亏钱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所以我们一定要私有化。”

在私有化中,汪林颇为慷慨。

万千商业的要约收购价为每股h股现金52.80港元,比Ipo定价上浮10%,比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44.5%。

为此,汪老板的路数与徐老板如出一辙,那就是成立回购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承诺今后把数年利润,如不能在A股如期上市,则要每年分红之外,按当时认购价溢价回购。

因此,说去说来,这都是一些顶级商人的资本游戏。

万千商业地产的回购基金,受到很多人别的追捧。与徐老板相比,汪林的段位与万千的名头在圈内更牛逼,因此,万千商业地产在大资金护航中顺利退市。

但h股退市,不过是第一步吗,下一步。回A股上市才是关键。

当时,基于汪老板头顶的光环以及万千商业的影响力,多数人都认为,在A股上市不过是小菜一碟,包括汪老板估计也是这样认为。不然,不会这么轻而易举就从香江市场摘牌。

这时候,汪老板对回A上市充满信心。

根据2016年万千商业私有化项目书,万千商业计划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如果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万千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投资者支付12%和10%不等的利息。

与徐老板企图把借壳深深房上市一样,汪老板也大张嘴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不过,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香江退市,成为汪老板商业生涯的一次大败笔,而且,回A之路后来也被彻底堵死,又回过头来,哭着喊着要在h股上市,这时候,方方面面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汪老板的地产生意当时可谓如日中天,1个亿对于他只是个小目标。他最为牛逼的一句话是:“什么菁华燕大,都不如胆子大。”

这句话,还是阳阳回来告诉爸爸的,当时,她也慕名参加了汪老板在菁华大学的一场公开演讲,现场听到了汪老板这么露骨的一句狂言。

听到这番话,让凡三对汪老板的印象分直线下降:“这种话,在菁华大学演讲时,居然就敢当着那么多师生说出来,汪老板有点飘了!”

不过,总体而言,汪老板没有徐老板那么高调,起码他不会把爱马仕皮带,在聚光灯下明晃晃地展示给全世界看。

事实上,在物质享受上,汪老板有时候还可以低调,比如,他随爱人你曾是全国首富,但座驾只买了奥迪的q7,而不是别的什么名声在外的豪车。

这或许与抱起出生于高干家庭,父亲是老红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