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隐形富豪炼成记>第83章 最后晚餐

凡三回到家里,已是夜里9点半。全家人都在等着他,连小鱼儿都还没睡。

凡三伸手接过小家伙,有些好奇地问:“怎么都还没睡?”

“大少爷不回来,谁敢睡?”钱咏琳笑着调侃。

“江涛怎么说,签字了没有?”凡文车紧接着问。

凡三这才明白,凡学兰与江涛去见孟大妈,事先跟父母通过气。

看来,这个妹妹还对他这个哥哥心存隔阂,有什么事只跟爹妈说,甚至嫂子说,就是不告诉他。

“签了!这只是个形式,以后怎么样,还得看小兰自己。她那个分红卡,我建议先放在您老两口这里,先强制憋江家一段时间,断了他们伸手要钱的习惯,以后在还给她。”

凡三建议,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这张卡,凡学兰前天拿过来后,就没有拿回去,放在母亲这里。

这时,刘月英问道:“艳红她们买房子,南策云也想跟着买一套。张强家两个孩子,也想再买一套。他们都还差一些钱,想跟公司借一点,行不行?”

“可以呀!以后这种事,直接问艳红即可,不用都来问我。”凡三顺口答道。

“嫂子最后不还是要问你,她敢随便放款?”钱咏琳娇嗔地瞪了老公一眼。

这一说,还真的引起凡三的注意。

最早一批参与文月酒行创业的员工,也一年多了,这些人,大半还是与凡家有些关系。

随着6家新酒行的开创,员工人数势必要成倍,到时候,那些新员工,恐怕凡三也认识不了几个。

目前,房价虽然一直在涨,但涨得不快,多数员工只要有些积蓄,稍微借点钱,还能交得起首付。

以京都北四环外房子为例,每平6000元出头,就算6500,如果不买大户型,只买90平左右的房子,20%的首付,不到12万,再加上其他税费,不超过15万。

按30年期限,每月按揭2600,目前文月酒行最低工资也在4000以上,而且年底还有6个月奖金,只要手头稍微紧一点,这个钱能扛下来。

一年过后,估计手头就宽松了。

因此,他让钱咏琳下去,把马艳红叫上来,兄妹二人好好合计一下。

马艳红刚把金凤哄睡,与钱咏祥说了一声,就随钱咏琳上楼。

两人称呼更乱,在婆家,钱咏琳是马艳红小姑子;在妈家,马艳红应该叫钱咏琳嫂子。

还是凡三一锤定音,以前咋叫就咋叫,别改来改去弄乱了,因此,马艳红一直叫钱咏琳小琳,钱咏琳一直叫她嫂子。

凡三问了文月酒行现有员工人数,如果公司出一半首付,大致需要多少钱。

马艳红大致算了一下,总计不超过25人,每人以8万计,总共不超200万。

“那行!把上次资助员工买房的规定拿出来,数字、日期修改一下,明天就发下去。”

通知的核心意思就是:所有现职员工,公司均可以无息贷款形式,资助一套商品房半数首付买房款,资助款从每年年终奖里,分批酌情扣除。

“咱们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福利,不强求,完全看自愿。报名时间就截止到这月底,过期不候!”

凡三吩咐马艳红,把这些说都在通知中说明白。

“有人想多买咋办?”马艳红笑着问。

“凉拌!”凡三顺口答道,“只要不要公司掏钱,他爱买多少就买多少!”

马艳红对钱咏琳做了个鬼脸,咧咧嘴下楼去了。

“三子,一下子花出去这么多钱,公司受得了吗?”刘月英有些担心地问,“要不,我把那100万存折拿出来给你吧!”

那还是凡三刚下海,从银海地产浪潮中赚的钱,他南下鹏城,想把买房子剩余的钱,全都用来炒股,结果,被刘月英强行扣下100万,作为思念思想未来上学成家的费用。

这么多年,老两口始终舍不得花这笔钱,把它变成了每3年转存一次的3年期存单,已经转存4期了,连本带利已经接近160万。

这些年,凡三手头的财富滚雪球般增长,从来没打过父母那笔钱的主意。

凡文车老两口,平时不过问公司经营,看到儿子自己买房花了4000多万,又借出200万给员工买房,生怕坐吃山空。

如果搞的公司正常运作没有钱,到时候,工人工资发不掉,那才真成了麻烦!

“那笔钱,您自己存着吧!公司这边没事,我自己心里有数!”

凡三安慰母亲,然后,抱着已睡眼朦胧的小鱼儿,与钱咏琳一起回南边屋。

“我看你是操无谓的心,三子都敢花4000多万现款去买房,还拿不出200万给员工垫首付吗?”

凡文车老神在在地数落老伴,刘月英瞪了他一眼,懒得搭理,然后,赶紧去收藏那刚拿出来的存折。

第二天上午,刚上班,杨琴、肖慧与凡雪这3个分公司老大,几乎同时收到一份公函。

这是马艳红以京信投资总公司名义发过来的,关于资助公司现有正式员工按揭买房的通知。

凡雪心里早就有数,杨琴也不算太惊讶,只有肖慧大吃一惊。

这小妞就是公司首批受资助买房的员工,现在早已还清房款。她没想到,这个政策公司还能再来一波。

她意识到,这是因为公司目前还小,人不多,所以才会再次普降甘霖。等六个新店开张,公司人数扩大到现在的3倍,这样的好事,恐怕就不要再想了。

因此,这一回,或许是公司帮助基层员工买房最后的晚餐。

不过,3人几乎都没有犹豫,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所有员工,包括九江投资的方颖及另一个小伙子。

这一下,就像一把盐撒进油锅里,顿时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激起一阵骚动与热烈议论。

京都这边,南策云、张强这类有强烈买房冲动的员工,自然是欢欣鼓舞。

就连一向对买房无动于衷的京都小妞张伟,也开始动心。

毕竟,房价这两年一直在涨,她老家在远郊区,城里最好有套房子才方便。

鹏城这边,阿云以及鄂省那个前台小姑娘,都想在当地落地生根,因此跃跃欲试。

何菊子家人口多,随着两个女儿长大,自己工作也稳定,她也动了买第二套房心思。

只是,她觉得,第一套房是三哥资助的,自己再找公司借钱买第二套房,是不是有点人心不足蛇吞象。

何菊子把自己的顾虑告诉杨琴,杨琴笑着宽慰:“你还是不了解你的老师,他才不会计较你这点小心思呢!”

这么一说,何菊子便大着胆子报了名。

鹏城公司几乎全员报名,比较另类的是周一龙。

这哥们的工资,在公司里与杨琴一样高,算是标标准准的高管。

每月工资到手后,周一龙雷打不动寄回老家2000,剩下的都被他出去吃喝玩乐花掉了。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进城买了商品房,一个在回龙镇建了小洋楼,地皮还是他当初提前买好的。

一个女儿,出嫁后也在易桥街上有房子。除了老伴的生活费,这家伙是无事一身轻,也没有在外地大城市买房的欲望。

“有那钱,还不如到歌厅找小姐唱歌,高兴了过夜打一炮!”

这家伙的脾性,公司老人都知道,谁也不敢说他,谁也不去劝他。就这样,他成了鹏城公司唯一没有申报买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