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逆光之城>第3章 流年似水柔情风

“浮生曳小余,诸象如光影。

停盼催骤走,直策入长里。

半生熟灶火,妆镜雾花颜。

腹有梁华情,时有滕王命。

——《浮生若梦》”

众神纪元.末法时代.宇历5000万星云宙

1202宇宙纪11混沌元34银河年66年4月26日

3000界“凡星大界”银河大千界.尚颛域.尚庄大陆.十万大山.东域森林

外围区.岩羚峰.凌晨

十万大山有数不清的山峰,就像大海上的波浪,幅员辽阔,广袤无垠。至于是否真的有十万之数,还是远超十万座,还待另说,尚庄人族这方面的历史文献极其残缺,现有的资料也不充分,十万大山是一片横亘在人族进程前的天堑,种种谜团待后人解谜。

这片地域由来已久,古老到沧海桑田、光阴流转,它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十万大山见证着尚庄大陆上一个又一个文明的迭起兴衰,却从来不在人前掀开神秘的面纱。

尚庄大陆的人族自落户这座大陆,便开始探足东域森林,不过自古远以来,仅仅开拓到外围森林的部分区域,种种阻力限制,人族只能望着这片无尽的宝藏叹惋。这座森林的瑰秘还没有被发掘现世,它是一座富裕的秘藏,是无尽岁月中汇聚的精华。

龙冉与师父所住的这座山峰海拔万仞,高耸入云,“岩羚峰”正是由他命名。高峭陡崖的走势,让无数寻找居地的族群望而止步,敢于攀爬这座山峰的只有一种十万大山独有的三阶灵兽,岩羚。

后天之境的灵兽以阶命名境界,分别对应修行者各个境界。三阶便对应人族修士的如域境,那是继原武境、万象境之后的一个境界。

同境界灵兽一般是比人族修行者强大许多的,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天赋血脉的缘由,有大道修行的特点,有机缘命运的影响等等。

可惜自从看上这座山峰后,师徒二位不加节制地猎杀,已经很少在山上看到岩羚踪迹了。想来剩余族群的岩羚见势不妙,应是往别处迁移了罢。龙冉内心倍感遗憾,倒是可惜了一身上好的岩羚肉,稍微料理烹饪一下,就是鲜嫩弹滑的美食,想想都是美味。

哧溜~

眼中现过遗憾,却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长一米七的实心铁枪,足有百来斤重,被少年紧握着,挑,撩、扫,点、刺,扎……一招一式尽是标准的基础长枪招式,耍得是虎虎生风。

一旁蹲站在树枝上,不久前才踏入万象境的小蓝,则困得一个劲儿地点头,这一个月来为了适应万象境的力量,小蓝可是开发了不少金羽琰隼的潜力,祂的进步可不比龙冉慢多少。灵兽的悟性大多是低于人族修行者的,这使得祂们要用漫长的寿命去积累,小蓝得到机遇早开灵慧,又打牢根基,祂的进步是一日千里,不可以常理计的。

踏入万象境后,灵兽本来就会迎来灵智的爆发期。为了好好利用大幅增长的灵智,试图掌握与人交流的能力,小蓝没少做一些益智锻炼,讲述道经佛本给祂听,甚至包括学习识字,做加减题等等。

一系列让人头皮发麻的练习,折腾得小蓝这一个月里精神状态萎靡,甚至连吃饭都提不起兴趣。好在小蓝颇有天赋,已经能理解龙冉一些简单的命令,但这惫懒的小蓝,在见到一点进步后便生出了退缩之意,总是忙里偷闲,假装努力。

一天的时间,有半天都在动脑筋怎么偷懒,龙冉可不惯着祂,小蓝被折腾的可是不得安稳,所以现在才一副困乏的模样。

初入万象境,踏入修行路。

龙冉该挑选他修行的兵器了,此事马虎不得,找到自己心仪的武器,是修行路上陪伴一生的重要事情。所以这段时间,在原来的锻身淬体基础上,又加了每日熟悉百般兵器的任务,师父随手拿了一些制式兵器,大概也有二十来样,一个个试过去,可得好一段时间。

十八般兵刃,是最初的叫法,随着修行道的繁荣,兵器细节处修改的逐渐繁多,世间早已不止十八般兵器了。以前有八九武艺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多再厉害的功法,都是从一些简单基础的东西演变过去的,作为才踏入修行路的新人,龙冉都是要一个个使练过的,不说样样精通,至少要培养对兵器的感觉。

修行者追求大道,那是穷极一生也未必可以到达的彼岸,选择一柄从头陪伴的趁手兵刃,借此培养自己的道心,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原武境打熬筋骨,蕴养身魂,自万象境才算是踏入修行之路,叩开后天之门,与凡人有别。

师父多年的教育培养了龙冉长远的见识,对于自己的未来方面,他有着莫大的愿望。他的目标不局限于目前所见到的世界,他想要走的更远,为此势必要充分运用每一份力量,谨而慎行,厚积求道。

一个月来,龙冉每天换一件兵器,寻找与兵器之间的契合感。

时至今日,龙冉过手的兵器早已不知多少件了,长柄、短刃、带棱、尖刺……世间大半流通的兵器,龙冉可以做到上手即是熟练精通。今日正是使的长枪,其实他之前练过长枪,当时就觉得不一样,一杆铁枪拿在手上,怎么看怎么合适,怎么耍怎么舒畅,心中有所倾重,不过是否选择长枪,还得更加谨慎一些。

几套枪法练了下来,太阳仍未升起,天色有些暗蒙蒙的。

在一块平整如刀斧凿砌的青石台上,少年的身姿转辗腾挪。旺盛的气血在经脉里澎湃奔走,虽不强盛,但气血纯净,绕体一周充盈全身后,驱散开了高山上凌晨彻骨的寒意。一月的时间,龙冉可没有一刻是用来荒废的,他完全夯实了境界,彻底在万象境站稳脚跟。

十三岁的少年,还未长开的身体里满是朝气,在修行者的世界里,这个年纪不过是刚刚跨过门槛。他还很年轻,年轻意味着潜力无限,年轻意味着要用夜以继日的汗水堆叠成功。

幸好自小时候起,他师父就用严苛到近乎无情的要求,教导着他的修炼。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强的,长年累月下来,就像是在白纸上用素笔勾勒蓝图,这已经是不用刻意保持的习惯了。

像这样的凌晨,他总要赶在太阳升起前起床,磨炼筋骨打熬身体。在三四岁的时候,龙冉身体颇有些羸弱,难以承受修行的重压,哪怕是最开始的一些简单的训练。

那个时候,每当结束一天的修炼,都是师父用大量药浴来释放龙冉身体深处的疲惫,用种类杂多,不知都是从哪里采摘的上百种药材,混合七八桶冒着热气的鲜血。从星辰在天幕高高挂起,一直泡到繁星寥寥,天光微亮,然后自己从桶里钻出来,洗尽药渣和污垢,再出去跟随师父开始修行,如此周而复始。

这十三年来他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每次都是累到失去意识,醒来就已经躺在药浴桶里。可能是师父照顾得细心,哪怕是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修行,龙冉身体上也没有留下什么严重的创伤,同时还打熬下了夯实的基础。

当然几年下来,龙冉的身体总算是打下了一些基础,在五年前就不再会因为修行累到昏厥了。但是他师父仍然不会放过他,哪怕身体太过疲惫,也要泡在药桶里进行冥想,但凡有一丝困意,想要睡觉了,细长的竹条就会抽下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将冥想入定替代睡觉的习惯。

现在踏入万象境,虽然没有多久,但是与之前对比,他越来越感到基础扎实的好处,跬步至千里,小流成江河。挽出一个标准的枪花,眼见天地间的光亮越来越多,将长枪放入兵器架,长舒一口气,白气遇冷凝成水汽,飞出一条尺长的白练,手指放入口中,吹出悠扬的哨音。

“咻——!”

昏昏欲睡的小蓝闻声,一个激灵陡然醒转,再一看青石台上,少年已不见身影。一旁山壁上,龙冉几个跳跃就往山顶跃去,小蓝也发出高昂的声音回应,旋即振翅起飞,紧跟少年步伐。

“唳——!”

呼吸间已至山顶,这里植被稀疏,像一个中年男人难以启齿的自卑。少年和金隼的呼吸心跳都无甚明显的变化,这点运动量对他们来说,就是喝水般的易事。

找到一块形状圆扁的大石头,少年盘膝坐下,面朝东方,静待曦和初升的时刻。漫天的云海在眼前翻涌,柔软洁白如棉花,淡薄缥缈如雾泽,这十三年来,没有例外的,龙冉日日观望这片云海。

刚开始只是依着他师父的吩咐,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后来慢慢地,他开始觉得每一天的曦和初升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是独特的变化,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个习惯。

他好像从中学到了一些难以言明的东西,那是一种很玄奥的感觉,不能去形容,但当你去看它,就浮现在了你心头。在这之外,曦和出云海的奇观,教会了他一种宁静的心态,这个年纪的少年哪个不轻浮骜躁?龙冉不同,甚至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

他喜深思,善观万物,生性纯良平和,与人为善。

夜色消散,远处的山和近处的云,都由模糊渐渐变得清晰。霎时间,云涨风卷,金乌破晓,羲和驱车刺破云海而出,一轮硕大的橘黄骄阳从地平线蹦出,兀一出现,就给这片天地带来了无尽的光与热。龙冉只觉得一晃神的工夫,自己就被光淹没了,凌晨的寒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暖烘烘的阳光明媚灿烂,洒在身上尤其惬意。

没有沉迷于红日初升的壮阔美景,龙冉运转天元升仙诀,双眼直视朝阳,急忙捕捉那天边随着曦和破晓而出,转瞬即逝的一缕紫气。功法牵引紫气分出一缕纳入己身,紫气由眼纳入,冰冰凉凉的感觉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然后便再无变化,紫气进入了体内一个未知的部分,龙冉现在还不清楚。

万象境不可以内视身体,所以功法里的很多描述目前只是想象,什么穴窍、什么经脉、什么灵力……都是模糊的感受,只有到如域境后,才能做到内视己身。在此之前的修炼,都需要万分谨慎,戒骄戒躁,因为相当于要蒙住眼睛过河,其中凶险可知一斑。

如吸收紫气这般的习惯,也是自小养成,日积月累下来,应该是很可观的积量了。但很奇怪的是,龙冉根本感觉不到紫气给自己带来的效果,只是师父一直很重视,宁可牺牲掉一部分修行的时间也要吸收紫气,所以龙冉才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自认为,这里面一定有他不知道,但对修行很重要的影响。不然师父不会再三叮嘱,还肯拿出宝贵的修行时间来,每天进行这项看不到增益的练习。只不过师父不愿赘言,他也不能直赖赖地去问,显得太不懂事了。

龙冉看过很多书籍,书里有记载,自古便有“紫气东升,鱼肚浮白”的说法。不过龙冉读的书还是太少,对于朝升紫气奇观,只有最基本的认识。

他不懂,为什么只有曦和初升之时,才有一道紫气?

从师父叙述的故事中,他知道所谓的曦和,就是宇宙中一颗硕大的火球星辰,向每个方向辐射无穷无尽的光与热。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他看到曦和初生时,才会有紫气出现呢?换句话说,每个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不同时间看见初升的曦和,紫气是每次都会出现吗?

对这个世界,他还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神秘的故事诱惑着他去解答。

师父可能知道——师父一定知道!不过师父不愿意解释,龙冉心里清楚。师父常常向他隐瞒很多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但龙冉隐隐约约感知到了。师父养育他长大至今,十三年的相伴,他很清楚师父的脾性,从生活中一些小的习惯,他发现了很多被藏起来的解释。

很多事情,包括龙冉的身世和他的家人,包括他们的来历,师父常常蹙眉叹息、藏着的心事……都是两人之间不提起的默契。

龙冉相信,到了该他知道的时候,师父一定会告诉他的。自己是师父拉扯大的,而且自己还小,很多事情哪怕知道也完全拿不了主见,想来等自己长大了,成长到可以被师父承认的程度,就可以接过师父背负的重担,分担他的心事了。

想及此,龙冉蹭得蹿起,拍了拍武服上沾着的泥土,像岩羚般灵活地攀援岩壁,返回了住处。岩羚峰上少有植物,倒是有几丛绿竹,都是扎根峭壁,历经风雨的好竹子,三座就地取材的竹屋依靠山壁走势搭建。虽然不精巧,却是十三年来,为他遮风挡雨,有一个歇脚安息,他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在门前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清冽的冷水,牛饮一大口润醒了心肺,剩下的小半瓢清水,用来清洗面容。彻夜放置的冷水中,夜晚的凉意还未散尽,冰冷的水拍打在脸上,顿时间凉意直达大脑,精神百倍,浇在身体上,晨练后贲起的肌肉蒸腾起热气,霎是舒畅,立马就不困了。

龙冉如法炮制,把小蓝叫了过来,也给小蓝进行了简单的梳洗,只是简单的梳洗仪容,惫懒的小蓝从一早就在那边打盹儿,别说流汗了,连眼都没睁开几次。看向一旁的石壁,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十三道划痕,这是他记录下的岁月,是他已经走过的年岁。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今日,是他的整十三岁生辰。

龙冉内心突然有点怅然若失,他一直有这种空落落的不真实感。自记事起,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三年了,他兢兢业业修行打熬身体,有师父教导,有小蓝陪伴,他已经很知足了。

只是每当深夜,每当周围环境寂静到可以一个人聆听内心声音的时候,孤独总是爬上他的心头。就像是明月爬上天窗,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情绪,强势地霸占了他的心灵,这种不知名的情绪,让他内心常常怅惘。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情绪,他也不知道这种情绪,其实名为成长。

成长的烦恼,其中错综复杂,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轻易能想懂的。师父将他保护的很好,十三年的时光里得以健全的长大,师父可以替他挡住外界的恶意伤害,甚至在十万大山如此凶险的地方,都活得有滋有味,但这个年纪该有的思绪,到底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