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420章 京师开战

夏夜深沉,偶尔有虫鸣声响起。

县衙里的衙役都被派去守城,县衙里没剩几个人。一路无人,行至后院,才看到一中年汉子。

秦高峰认识他,是周祚鼎的亲随刘静和。

看到秦高峰,刘静和明显愣了一下,之后才上前行礼,“小人拜见周大人,秦将军。”

周祚鼎点了点头,“领路,让秦将军看看我们的准备。”

刘静和看了秦高峰一眼,这才点了点头,摆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在后院最为偏僻的角落,十几个衙役正撅着屁股卖力的将一口大箱子推进旁边挖的深坑之中。

在其旁边,还有十几口大箱子。

看到周祚鼎,他们都停了下来,躬身行礼。

周祚鼎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令人将一口箱子打开,里面全是用油皮纸包裹的崭新长刀。

看着脸色惊愕的秦高峰,周祚鼎笑着解释道:“二十口箱子,每个里面有二十把长刀,总共四百柄。此外,还有一百副铠甲,一百套弓箭,五百石粮食,都分散藏于城中各处。”

秦高峰脸色大变,“周守城使,你这是?”

周祚鼎叹了一口气道:“密云非大城,周边州县全部沦陷,就算将士们用命,也守不了多久。目前之计,只有暂时降虏,积攒实力。等将来,看形势变化再做应对。”

秦高峰脸色难看,“但我们守了五天,死了那么多兄弟。”

周祚鼎微微蹙眉,“秦将军,三日前,怀柔被屠城了。”

秦高峰顿时像被人扯住了嗓子,再也说不出半句话。

周祚鼎挥手让其他人继续做事,领秦高峰走出另一侧,“秦将军,我有一个计划,需要你配合。”

当夜,周祚鼎派人出城,以不屠一人为条件向清将富喀禅乞降。

富喀禅接受了,约定第二日入城。

但密云后卫指挥使秦高峰拒不纳降,率近千部众突围出城,逃进了附近的云蒙山中。

周祚鼎剃发易服,双手捧印,跪迎富喀禅。

富喀禅对这个识趣的大明官吏十分满意,没有为难他,也没有追责他之前抵抗清军的罪过,反而让他担任密云县令。

周祚鼎感恩戴德,许诺将为清军提供粮草军需,满足其一切要求。

富喀禅对此十分开心,留下根特为将,携一千兵卒,率领密云已经归降的明军,围剿秦高峰。

而大军在富喀禅的率领下,出古北口,出塞向西而去。他们会与多铎会合,然后向大同进军。

在多尔衮答应李自成不再进攻昌平之后,两部清军便被分割开来。大军屯于京畿无所作为,还不如先攻下大同。

大同,这个军事重镇一直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是京师的重要屏障。拿下它,将来攻破京师会更加容易。

而且数日之前,周遇吉趁清军主力南下,突然出兵,斩杀清军两千余,收复和高山和阳和二卫。

有周遇吉这个不安分的明将在,在宣府和居庸关的清军随时面临着后路被劫的风险。

拿下大同,为目前的最优选择。

除此之外,多尔衮又向天津增兵一万,让阿济格及早南下。

京师,广宁门下。

战鼓如雷,闯军部伍齐整,任继荣高举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冲啊!破城就在今日。”

隆隆炮声响起,无数闯军呐喊着向前冲去。

崇祯十七年八月二日,在城下待了大半个月之久的闯军对京城发起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

八月三日,阿济格抵达天津,从各处征调船只。五日,阿济格从北面对天津发起了进攻。

三日后,张家玉和王燮在城内放了一把火,放弃天津,乘船南撤。

清军前锋一路追击,直至沧州。

杨御藩、马进忠与之大战一番,这才挡住了其进势。会和张家玉,王燮一起撤回德州。

而这时,朱由哲已在济宁见过张皇后及自己的两子两女。本想问问李岩的想法,但红娘子直接拒绝,并让朱由哲很难堪。

朱由哲最后一想,那暂时就算了。反正李岩在自己这里,等形势有所变化再慢慢说服他们归顺。

定王朱慈炯被红娘子强迫留下,朱由哲便让李岩顺便教导他。

至于永王朱慈炤,朱由哲也不让他去南京了,而是让他跟着李元胤一起先行前往登州。

坤兴、昭仁两个和张皇后一起前往淮扬,去路振飞那里。

说到底,南京是东林党的基地,而朱由哲对于那群所谓的“道德君子”并不完全信任。把自己的这些子女送过去,朱由哲还真担心会出现五皇子被活活吓死那样的事情。

暂时就这样吧!

另外,朱由哲抽调张名振和郑鸿逵两部人马北上。张名振手下的两万新卒,而郑鸿逵也有一支五千人的水师。

另外,抚宁侯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也被朱由哲调来山东。他们二人,会同襄城伯李国帧,诚意伯刘孔昭两人,是崇祯皇帝在崇祯十六年提拔的四个勋贵,都掌握实权,手中有一定兵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人,怀远侯常延岭,是常遇春的十二世孙。

在崇祯十六年,全楚沦陷,常延岭在南京上书请求赴九江协守。并说在扬州有地名常家沙,族丁数千都是其始祖远裔,请求鼓以忠义,将他们练为亲兵。但这触动了崇祯皇帝敏感的神经,最后没有成行。

在听闻崇祯皇帝离京之后,常延岭再次上书,请求前去护送崇祯皇帝。

这次,朱由哲同意了。

常延岭在明末勋贵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以敢言着称,豪爽有大志,尽忠职守。在隆武皇帝被灭之后,常延岭回到金陵乡下,至此不问世事,以种菜为生,最终得以善终。

朱由哲倒不奢望他有常遇春的本事,但勋贵之中,确实需要一两个能扛起责任的人。

毕竟,榜样还是要竖的。

朱由哲选定了张世泽、李国帧,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李尊祖。但始终缺一个足够分量的开国勋贵的后代。

常延岭是一个好的选择。

至于他说的那些常氏后裔,先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