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251章 周奎出塞

出大同,进归化城,嘉定伯周奎一行人一路向北。

对于赚银子的事,周奎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热情。不仅亲自购买了各种货物,更是亲自带人押送。

但诸事不利,他们先是到了浩齐特部,表达了愿与之达成长久贸易的意愿,用蒙古急缺的盐茶置换对方的毛皮。

最开始,浩齐特部表达了极大的意愿,用最好的食物招待他们。

但不久后,浩齐特部便不再对他们热情,天天残羹冷炙招待他们,甚至派人监视他们。

周奎心中奇怪,用一块盐砖贿赂士卒,才知道浩齐特部得到了满清的征召令,邀其共击大明。

而浩齐特的首领正打算用周奎的人头向多尔衮邀功呢!

周奎大吃一惊,连夜逃走。

他们本打算向南返回明境,但一路上遇到游骑无数,都是响应满清征召的蒙古部落。

期间还发生战斗,商队死伤了十几人。

看到有人死伤,周奎再也不敢南去了。

这时,有人提出来,应该派人回去,向大明军队禀告这边的情况。

周奎同意了,并给几人配好了上好的马匹,让他们送信回大同。除了介绍蒙古这边的情况外,还痛哭流涕的乞求大同明军派人去救他们。

他们在浩齐特部和敖汉部的边缘等了十几日,始终没有得到回信,而各路蒙古骑兵却一日多过一日。

好几次,他们都差点被人发现。

这时,有人提出,不能再在这里等了,否则迟早被他们发现后杀了祭旗。应该继续向北走,毕竟,他们身上还有几百块盐砖和茶砖。

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又担惊受怕。周奎已经瘦了一圈,两眼凹陷,如同行尸走肉。

看着众人满是期待的眼神,周奎脸色难看,沉默了好半晌道:“那我们就继续向北走?”

那一日,周奎他们雇佣牧民,向着喀尔喀蒙古的中心地带行走。

各种情报如雪花般飘向京师。

李自成得了保定,令刘芳亮为先锋,率三万人马向京师挺进。

易州、涿州、新城、房山等地接连而降,最近处距离京城不到五十里。

闯军拿下了整个河间府,在雄县与明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战事。最后,明军撤离,闯军占了雄县。

在白沟河一带,闯军和明军隔河对峙。

杨御藩以霸州为中心建立防线,闯军试探下进攻了两次,发现没讨得太大便宜,便主动撤离了。

一支闯军骑兵从河间府向东,欲偷袭沧州,截断明军向南撤离的通路。但被发现后,他们回兵攻陷了献县。

牛金星从陕西赶回了前线,并携带了大量士子。

李自成任命这些士子为新占据地方的州县官吏,并派人协助他们对当地士绅豪强进行追饷。

白沟河以北,运河以西,大量地方都归闯军所有。

周遇吉放弃代州,方正化和唐翰辅返回京师。

李过顺利进驻代州,留下五千人守代州,其他两万士卒沿紫荆关北上,与李自成会合。

而满清那边,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

西起大同,东至卢龙塞,在广阔的长城沿线,都出现了清军的踪影。

他们发起各种试探性进攻,遇到抵抗就撤,稍有抵抗就攻。已经拿下数个防守薄弱的塞堡,直入中原已无障碍。

有斥候深入塞外,死伤无数,但探查到的情报极其有限。只知道满清征召了大量蒙古部落从征。

朱由哲看着这些,紧蹙眉头,“李若琏,既然探查不到什么,就不要再派人出塞了。让他们紧盯各塞堡,若清军有异动,立即上报。”

李若琏抱拳道:“末将遵旨。陛下,还有一事,大同那边传来消息,说嘉定伯被堵在浩齐特那边,希望朝廷能派人救他回来。”

朱由哲摇了摇头道:“不用管他。有你派的锦衣卫在旁,能保他一命。若不能,那也是他的命。”

又看了一会,朱由哲接着道:“令朱大典派遣一部人马从山东北上进入沧州和南皮,确保运河安全。另外,将永定河上的船只全部收缴或摧毁,片舟不能留给闯军。”

李若琏道:“这件事阎总兵已经在做了。”

朱由哲点了点头,“斥候还应多派,时时监视闯军动向。”

李若琏点头道:“陛下放心。”

朱由哲没再多言,过了片刻,又问道:“吴三桂那边呢!可有异动。”

李若琏道:“平辽侯这段时间一直忙于练兵,而且按照陛下吩咐的,他一直在和满清虚与委蛇。他的上疏和诸个锦衣卫送来的密信,臣汇总在了一起,就在左侧那一叠。”

朱由哲拿起来看了看,语气淡淡的说道:“这吴三桂还真是八面玲珑,和满清那边的关系都这么好。李若琏,多派点人去,给朕盯紧吴三桂。”

李若琏脸色有些犹豫,“陛下,若这时派人去山海关,难免让平辽侯生出其他的想法。是不是让高镇抚使就在当地招募人选?毕竟,他们对当地情况熟悉,也便于行事。”

朱由哲点了点头,“你看着办吧!”

李邦华这时走了进来,“陛下,您找臣?”

朱由哲道:“李爱卿,你先坐着歇歇,一会,其他人便到了。”

不一会,蒋德璟、杨鹗、吴麟征、张世泽、王承恩等先后到达。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陈子壮、金声、李国帧、唐通、陈名夏、方以智、张煌言、巩永固、刘文炳、邵宗元等等人。

等所有人进入武英殿,朱由哲向栗宗舟吩咐道:“所有宫女、太监都退出去,紧闭大门。所有人退到百步之外,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

栗宗舟点了点头,指挥众人出去,并带上了武英殿的大门。

朱由哲站起身来,“诸位爱卿,今夜所议之事,事关重大。无论你们听到什么,都不得私传给其他人。”

蒋德璟站起来,“陛下,所为何事?”

朱由哲摆手示意他坐下,“朕有一个谋划,若成功,不仅可以击退闯贼,还可让满虏十年内不能再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