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独自回来的姜瑄,姜镶脸色顿变,“瑄弟,怎么只有你一个回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瑄摇了摇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了一遍。

听完,姜镶眉头紧皱,沉默了半晌后问道:“瑄弟,你说这骆养性会不会出卖我们?”

姜瑄再次摇头,“这谁知道呢!都说临死还拖一个垫背的呢!我看陛下神色,恐怕不会轻易饶了骆养性,但也不至于立即弄死他。”

“本来犯的就是谋逆之罪,若再说了我们的事,那死的肯定渣都不剩了。我看骆养性应该不会那么笨。”

姜镶脸色沉重,对姜瑄的话不置可否。

“大哥,现在我们怎么办?”

姜瑄看姜镶什么都没说,忍不住问道。

姜镶抬起头,再次问道:“你确定陛下这次来不是为了我们?”

姜瑄深深点头,“肯定。陛下都说了,他来这里只是为了敦促我们尽快出兵增援太原。”

“你刚才没听我说吗?”

“陛下从宣府调来了三千精兵,又让王继谟尽起阳高之兵。我感觉,陛下的意思是让王继谟统御大同、宣府和阳高的兵马,一起去救太原。”

姜镶点了点头,这倒是合理。

姜瑄又道:“大哥,还是赶紧打开城门吧!我观陛下等的都有点烦了。”

姜镶摇头道:“这城门好打开,但问题是打开之后怎么办?难道真随王继谟前去增援太原?”

“出了大同,我们就是没壳的乌龟,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捏死我们。而且,骆养性或许现在不会出卖我们,但为了活命,他肯定会将所有事告诉陛下。到时候我们一样死。”

“最重要的,我假装摔断腿的事,城内很多人都知道。以前通过上的奏疏还能糊弄糊弄,现在陛下亲自来了,还能怎么糊弄?陛下即使不杀我,恐怕也得脱一层皮。”

姜瑄脸色微变,“但现在怎么办?陛下可一直在外面等着呢!一直不开门,也说不过去啊!”

姜镶沉默良久,最后脸上闪现出狠绝之色,沉声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软禁陛下。”

“什么?”

姜瑄不可置信的看着姜镶。

姜镶安抚他道:“瑄弟,你听我说。陛下进城,身边只带少量护卫,很好控制。陛下亲自带来了三千骑兵,再加上王继谟和宣府来的兵卒,这都快三万了。加上大同的,将不下五万精卒。”

“五万士卒,干什么不行?”

姜瑄摇了摇头,“大哥,大同城内的两万多士卒,你都还没完全控制呢!你又如何控制新来的那些兵卒。王继谟、王承胤他们会听你的吗?”

“所以,我们才要控制住陛下啊!”

姜镶耐心解释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你知道吧!我们控制住陛下,再让陛下下令让王继谟他们入城前来参拜,而将士卒暂时留在城外。等控制住了这些将领,还怕那些士卒不听话吗?”

姜瑄脸上苦哈哈,“大哥,这行吗?”

姜镶深深点头,“听大哥的,没错!”

“但大哥,你到底要干什么呀!”

姜镶深吸一口气,“瑄弟,我观闯军势大,朝廷必不能挡。我们早日投降,还能换得一个封侯拜爵。我本不欲做囚禁天子之事,但陛下来此,我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如此。”

姜瑄脸色难看,“大哥,我们若真的软禁了天子,那朝廷的兵马不都来打我们来了吗?”

姜镶摇了摇道:“天子在手,他们不敢打。就算他们敢,现在朝廷还有那样的实力吗?况且……”

姜镶想了想,“大同乃坚城,城高墙厚,粮草充足,还有抄来的百万两白银,岂是能短时间内攻下的?我们只需等着,等李自成大军杀到大同城下,我们趁机投降即可。”

“有大明天子在手,李自成至少得封你我兄弟一个侯爵。”

姜瑄仍旧有些担心,“若李自成打不到大同呢!若朝廷平叛了李自成呢!”

姜镶怒视了姜瑄一眼,摇了摇头道:“瑄弟,做人不能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

“身在乱世,如果不敢赌,就只能当别人案板上的肉。即使李自成打不到大同,有天子在手,有兵在手,我们同样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姜瑄被姜镶说服,深深的点了点头道:“大哥,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姜镶拍了拍姜瑄的肩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瑄弟,你亲自带人去迎陛下入城。”

姜瑄愣道:“大哥,要在城门口动手吗?”

姜镶摇了摇头道:“不,等进了城,到了住处再说,伤到天子就不好了。”

吊桥被缓缓放下,姜瑄带着十几个士卒走出城外,躬身施礼。

方正化骑马上前,问道:“姜副将,怎么只有你一人?代王,卫巡抚,还有你那兄长姜镶呢!”

姜瑄抱拳道:“禀公公,家兄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们了,立即就来。请陛下先行入城。”

方正化皱了皱眉头,“这不合朝廷的规矩。天子出行,本地官员应出城三十里相迎。现在陛下都到城门口了,他们却还不前来拜见,何其失礼!”

姜瑄连忙致歉,“公公说的是。但陛下来的急,现在又是晚上,实在有点难办。要不,让陛下先入城,之后再补上这些礼数。”

方正化眉头紧皱,沉思了片刻,“等着!”

方正化扭转马头,向后骑去,过了一会,回来说道:“陛下同意了。”

姜瑄大喜,“多谢公公。”

方正化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退至两旁,跪迎!”

姜瑄脸色一怔,但很快说道:“是,是,是。”

方正化大声喊道:“天子出行,闲人避让。起,行!”

姜瑄连忙退到一边,跪倒在地,偷偷看着。

三十二匹白色骏马开道,接着是十六名持旗官,近百名锦衣卫和相同数量的黑甲护卫。

十多名锦衣卫分列两旁,一个内侍牵着一匹身形高大的白色骏马,马上坐的正是大明天子。

呵!

还真气派。

姜瑄在心中说道。

这时,白马停到了他身边,“姜瑄,和朕一起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