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150章 办学院

三百人奉命出关送信,最终活下来者只有几十名,其他的不是被清军所杀,就是被俘虏。

韦二他们三十人,人数虽少,但因为是精锐,活下来的比例倒是很高,有十四人成功返回。

他们的家属加起来有千余人,被李邦华安置在原先的定国府中,其他的也一应满足。

朱由哲已经传旨给吴三桂,让他送活下来的士卒前来京师。

名义是让他们和家人团聚,但实际上,是朱由哲想让他们在京营为自己培养一批精锐斥候。

吴三桂没有异议。

一个平辽侯,一个山海关,一个永平府、再加上一个太子妃,这样的恩赐,吴三桂何惜几十个人。

而且,吴三桂也想派一些人到京营里面。

朱由哲将辽东的锦衣卫交给吴三桂,但谁都知道,那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还不知道藏了多少人呢!

朝廷派锦衣卫监视吴三桂,吴三桂也想通过派这些人前去,好时时知晓朝廷的动向。

这是双方达成的默契和共识。

这次回来,朱由哲本打算亲自去看看他们的家属,好慢慢的将他们从吴三桂那边拉过来。

但朱由哲着急赶往大同,明天还得上一次早朝,实际没有时间。因而想让周皇后和坤兴公主代自己前去,毕竟她们也是自己的家属。

朱由哲道:“娖儿,抄定国公他们几人的家时,在京畿得良田近百万亩。虽然大部分被分或被卖,但在京城附近还有几万亩良田。你们去看他们时,带上户部的官员,把地契交给他们,每家二十亩。”

朱媺娖点了点头,“父皇,孩儿知道了。”

朱由哲继续道:“娖儿,还有一事,朕想问你,你想不想当个小夫子?”

周皇后看着朱由哲,双眸带着不解。“皇上,哪有女子当夫子的?”

朱由哲笑了笑,说道:“那就从我家娖儿起吧!”

“娖儿,定国公府用来安置那些殉难士卒的亲属,阳武侯府送给了吴三桂,还剩下成国公府和武定候府。朕准备命人将这两个府改造成学院。”

“一个留给京营,充当讲武堂。另一个,朕打算建个小学堂,供城内那些流民的孩子读书识字。”

朱媺娖双目流转,“但父皇,这和孩儿有什么关系?难道您让孩儿去当他们的小夫子?”

朱由哲摇头笑道:“当然不是。在这个学院内,朕还打算建个女子学堂,你去教那些女孩子如何?”

朱媺娖面露惊讶,“父皇,您说真的?”

朱由哲点了点头,“如果一般女子做这个,肯定会招致朝臣的抨击。但你不同,你是朕的女儿,是公主。虽然还是会有一点压力的,但不会太大。”

周皇后从朱由哲眼里看出了凝重,知道他不是在说笑,“皇上,娖儿才十几岁,她又能教那些孩子什么啊!”

朱由哲给小昭仁夹了一块肉,说道:“娖儿什么都不用做,朕只是想让她开一个风气之先。大明程朱理学气太重了,限制了百姓的视野。在朕看来,大明应该是开放的。”

朱由哲笑了笑,“慢慢改吧!或许几十年之后,大明女子亦可为官。”

小布丁这时睁大了眼睛,举起自己的小手,“父皇,我也要当官。”

朱由哲哈哈大笑,“好!到时候封你个大将军。”

周皇后眉头紧蹙,有些不解。

崇祯皇帝以往极重规矩,以儒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现在看起来似乎怎么越来越越矩了,变的有点肆无忌惮了。

周皇后心中满是担忧,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忧还是喜?

这时,朱由哲突然想起一事,抬头四处张望,疑惑的问道:“皇后,皇嫂她怎么没来?”

穿越来大明这么久了,竟然还没见过张皇后这个传说中的一大艳后,朱由哲心里痒痒的。

朱由检猛的睁开眼睛,满是警惕的看着朱由哲。

周皇后道:“皇嫂她修佛多年,早已不吃荤腥了,也不喜欢这样的场面,因而便没来。”

“哦!”

朱由哲脸上露出了一些失望。

周皇后以为他是在担心张皇后,“皇上放心,臣妾已令人送了些吃食过去。”

朱由哲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宴席结束。

周皇后携带众嫔妃、众皇子先行离开,场内只剩下吴襄、张世泽、李国帧、王先通、巩永固等几人。

宫女捧来淡盐水,朱由哲漱了口,吐在铜盆之中。

坐下,太监又上了茶。

朱由哲轻呷了一口,笑着向其他人道:“冬日的宴席就这样,做好的再端到这里,热的也变成冷的了。确实不太好吃,朕看你们也没多吃。以后若想吃现时的,就去那个御厨坊吧!都是宫内御厨出去的。”

几人听着,微微弯身行礼,“谢陛下提醒。”

他们都听说过这个御厨坊,初时还以为是某些出宫的御厨办的,只是借用了皇家的名号。

刑部的人去了,吏部的人也去了,但最终却发现真是皇家的。

然后,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人猎奇前往。

最开始,人满为患,排队的人直接排到了大街上。现在虽人气虽然稍微降低了一些,但每天都能做到满堂客。

朱由哲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转向吴襄,“吴爱卿,明日朕便令礼部送去六礼之纳彩,上禀天地,以尽早确定太子之婚期。”

吴襄满脸喜色,立起身子,“臣遵旨!”

张世泽、李国帧、王先通也向吴襄恭喜,“恭喜吴大人啊!这可是好事,皇家多久都没有婚亲之事了。”

吴襄忙抱拳回礼,“同喜,同喜!”

看着他们,朱由哲笑道:“以后便是自家人,不必这样多礼。另外,平辽候府新赐给平辽候,缺什么,也可上禀于朕。”

吴襄忙摇头道:“禀陛下,并不缺什么。但臣谢过陛下。”

朱由哲点了点头,说道:“朕已令礼部尚书倪元璐在文华殿等候,你现在就过去见他吧!和他一起对一下流程,看看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过程莫要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