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128章 陈潜夫

陈潜夫,出身贫寒,二十五岁娶绍兴孟氏长女为妻。但又见其三女貌美,固求为妾。

他老丈人还真看得起他,最后竟然答应了。

不久后,陈潜夫便高中举人。他为人狂放不羁,行为不检点,颇受明末那些道德君子的轻视。

故而,陈潜夫发出“当今乱世,君子但求大节,不论小过”这句话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陈潜夫能力不能说强,也不能说差,但他有两个很明显的优点。

一是有辩才,能说会道,而且行事从不在乎什么规则。

在其还是开封理刑,一个不知名小官的时候就上书崇祯皇帝,请求接见,陈河南战守得失。

当然,没人理他。

二是很会给自己揽名声,而且颇具胆色。

在水淹开封之后,周王和明朝官员纷纷撤到黄河之北。

陈潜夫大骂其他官员胆怯,自己留在黄河之南,招募乡勇、以极高规格祭祀朱元璋,起兵抵抗李自成。

但之后大部分时间,陈潜夫都待在杞县,朝不保夕,根本没有任何令人称道的举动。

后来,又经历南逃,依附福王,再次随高杰北上,睢阳之变,高杰被杀后等一系列变故。

陈潜夫最后回到绍兴,招募三百乡勇抗清。

但清军一到,陈潜夫却感觉事不可为,携妻妾自尽殉国,一点抵抗都没做。

当朱由哲从《明史》中读到陈潜夫经历的时候,他立即就想起“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两句诗。

当然,这样形容陈潜夫也不太恰当。毕竟比着明末那些道德君子,他稍微强点,至少他还是做了一些事的。

就在前些日子,得知马士英率部北上。他立即跑去找了刘洪起,并说服其投靠朝廷。

李自成崛起于河南,先破洛阳,再攻开封,在朱仙镇大破官军主力。

之后,因为黄河水淹开封,河南灾民遍地,没有粮食供应几十万闯军。

因而,李自成却没有在河南做长久停留,而是引兵南下,接连攻下了襄阳和荆州等地。

从李自成在湖广扩充实力到北上与孙传庭决战的这段时间内,本地匪寇趁着闯军和官军都无暇顾及,都积极扩充实力。

逐渐形成了以刘洪起、沈万登和李际遇为首的三大土寇。

沈万登占岳城,有兵万余人。

刘洪起占据汝宁,有兵卒近五万人。

最强的是李际遇,接受大明朝廷任命,担任总兵,驻守洛阳。

据清军在崇祯十七年招抚时的记载,李际遇投降满清时有一府、两州、十三县、大小山寨千余、兵卒二十七万。

显然已成了一方诸侯。

这三大土寇都是墙头草。

他们不在乎谁夺取天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们有时和官军合作,有时又和闯军合作。

陈潜夫去拜会了刘洪起,给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刘洪起也颇为识趣的选择这次与官军合作。

但马士英却不认同陈潜夫的所作所为,他北上之后,先是攻灭了实力最弱的沈万登,然后又想诱杀刘洪起。

只是刘洪起对官军戒备很严,一看形势不对,就直接率部逃了,逃进了汝宁之西的大孤山之中。

陈潜夫和马士英大吵了一架,一气之下,北上去了归德府,向已经是监军的朱聿键告状。

从朱聿键这里得知大明皇帝在曹州,他这个显眼包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便求着朱聿键将他也一起带来了。

此刻听大明天子竟然听过他说的话,陈潜夫激动的浑身颤抖,“陛下,是臣昔日说的。”

“臣认为乱世用人,应放开限制,以功过和气节论之。功大于过,则用之。功小于过,则弃之。而气节,更是重中之重。若每个臣子都能谨守气节,大明何愁不兴?”

朱由检在这时忍不住笑道:“这人倒是有趣,只差直说,自己就是可用的那种人了。”

听了他的话,朱由哲也笑着看向陈潜夫,“那你现在算是功大于过,还是算气节堪比文天祥的那种?”

陈潜夫脸色微红,但理直气壮,“臣不敢自比文丞相,但气节,臣还是有的。臣听闻朝廷兵马北上,便立即去联系了刘洪起。他手下有数万兵卒,一旦其投靠朝廷。到时候以其手下兵卒为前驱,旦夕之间就能平定河南。但马士英他…”

陈潜夫脸色狰狞,“但马士英他阉党余孽,阴狠歹毒。唯恐臣立下大功,竟然表面上答应臣,私底下却想谋害刘洪起。最终逼得刘洪起逃入山中,继续作乱。臣要状告马士英。”

朱聿键微微皱眉。

这陈潜夫真不晓事,崇祯皇帝招两王来此,定是有十分重要之事。而他却一直在说那点屁大的事,这怎么看来都是私仇,甚至还提起阉党。

难道他不知道无论哪朝天子最恨的就是党争吗?

关键,马士英是崇祯皇帝新任命的凤阳总督,怎么可能因为这丁点小事而惩治他呢!

朱聿键有点听不下去了,提醒道:“陈大人,这些小事,你还是私下里向陛下禀告吧!”

陈潜夫却不领情,一挥手,“殿下,这些事可不是小事,这昭显朝廷对刘洪起这样的土贼的态度。一旦他们不投朝廷,那就只能投靠闯贼了。”

“目前闯贼正在大张旗鼓的向山西进军。陛下让马士英北上,不就是为了牵制闯贼吗?马士英却将兵力耗在对抗这些土贼上,不是因小失大,置朝廷安危于不顾吗?”

朱聿键看陈潜夫不但不领情,反而越说越激动。狠狠的瞥了他一眼,低着头不再言语。

朱由哲看着陈潜夫,发现自己似乎之前有点小瞧他了,他对局势看的还是挺清楚的。

陈潜夫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臣……”

朱由检摇了摇头,“现在又不有趣了。”

朱由哲摆手止住了他,“陈爱卿,你状告马士英。朕也收到了马士英的一封奏疏,说你暗通贼寇。你说,朕该信谁啊!”

陈潜夫先是一愣,接着大骂道:“马贼无耻。陛下,臣忠君爱国之心,可昭日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