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赌真假。

即使假的可能性很大,但人的命却只有一条。

没有通关文牒,他们不敢冒险放朱由哲他们进去。因为一旦关城有失,他们性命不保。

而通过箩筐放人入城,就是给双方一个保障。

保障进去的人不会闹起事,同样也放了人进去。至于是真是假,交给上面的人去判断就是了。

看着李元胤,朱由哲心想,这小子别看年轻,还真是聪慧。

孟大春生了火,众人围坐在火堆旁烤着肉干说着话。香气四溢,驱散了冬夜的寒冷。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关门大开,一大堆官员拥了出来,对着朱由哲下跪行礼。

朱由检在旁做着介绍。

辽东巡抚黎玉田,蓟辽总督王永吉,监军太监高起潜,太常少卿吴麟征,山海关总兵高第。

都是山海关之战中,大名鼎鼎的人物。

此外,还有两个朱由哲见过的人,一个是锦衣卫指挥前世高文彩和兵部郎中马赫福。

看到两人,朱由哲微愣,“你们运银子到宁远,又赶回来了吗?”

高文彩脸色难看,“陛下,我们未去宁远。”

看朱由哲满脸疑惑,王永吉上前解释道:“陛下,臣们想,辽东军民终究是要迁入山海关的。既然如何,为何不等他们迁入了再分发银子?这会省下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我等已集体上书向陛下禀明此事,可能陛下未曾看到。”

朱由哲一脸郁闷,忍不住出声道:“蠢货。”

“陛下?”

王永吉脸色一愣。

朱由检出声道:“王永吉是朝廷重臣,不该如此斥责,尤其是当着所有将领的面。”

朱由检对王永吉印象很好,因为他曾上书,让吴三桂及早撤回山海关。只是后来陈演、魏藻德反对,才没实施。

经他提醒,朱由哲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过格,温声道:“那五十万两银子是给辽东将士的开拔费,以及辽东百姓的安置费。你不运到,即使吴三桂忠勇,又如何说服普通百姓迁入关内?”

王永吉顿时哑然,“朝廷已下令,让吴总兵?”

朱由哲摆了摆手,制止王永吉往下说。

这王永吉身为蓟辽总督,却完全看不清关宁军的本性啊!这是群大爷,为银子拼命的大爷。

“立即组织人手,今夜就出发,运银去宁远。”

王永吉不再辩解。

现在天子在这里,自然一切都由天子做主。

“陛下,臣这就去。”

朱由哲转向高文彩和马赫福,“你们也跟着去吧!”

接着,朱由哲越过黎玉田、高起潜、吴麟征三人,直接走到高第旁边,“爱卿快快平身。”

高第神色惶恐,“谢陛下!”

“爱卿是榆林人?”

高第点头,“是的,陛下。”

朱由哲脸色哀戚道:“闯贼攻入陕西,其他地方皆望风而降,唯有榆林坚持抗贼,给贼军以重大伤亡。榆林不负朝廷,朝廷却有愧榆林。高爱卿,但凡有任何困难,皆可向朕直言。”

高第跪下,“朝廷之恩,高第誓死难报,不敢有所要求。”

朱由哲转向众人,看到了没,“这就是大明的良将。高爱卿,随朕进关吧!今夜,我们好好谈谈。”

朱由检无语的抚了抚额头,“见一人都说是大明的忠臣,大明的忠臣为何在你这里遍地都是啊!你要不要脸啊!拉拢人拉拢到这种地步?”

朱由哲直其身子,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高第眼角含泪,挥手道:“陛下,请!”

这就是政治,双方都得会演戏。

哪怕没有什么施惠,但言语和动作上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士卒分跪两侧,高喊万岁。

朱由哲走入山海关,看着一个胡子拉碴的,三十岁左右汉子被绑缚在城门口,“这个是?”

其他二十多个汉子也绑缚着跪在他旁边。

方正化上前道:“陛下,这个就是刚刚对您无礼的守城把总胡德。”

朱由哲笑了笑,上前给他解开绑缚,“不知者不罪!都给他们解开吧!“

其他人上前,给他们解开绑缚。

朱由哲面向他们,“今夜,你们小心谨慎,做的很对。这山海关关系重大,绝不能有失。”

说着,朱由哲转向高第,“高爱卿,朕可否对你手下的士卒直接下令?”

高第连忙道:“陛下哪里话?你是大明的皇帝,这些是大明的士卒,哪有不能下令之说。”

朱由哲笑着点了点头,“今夜所有守关士卒,皆赏银五两。至于胡德,赏银五十两,升为千总。”

还是收拢人心。

朱由检又一阵无语。

众人本来闭目待死,没想到不仅没受惩罚,还受了赏赐,顿时欢呼起来。“谢陛下!”

朱由哲拍了拍胡德肩膀,“好好干!”

高第令人烧了热水,朱由哲泡了澡,一路的疲惫顿时消失了。

招来黎玉田、高起潜和高第等人,问了山海关的情况。

关内有关兵一万,乡勇三万。

粮食可供三月之用,但饷银已经欠了四个月。

这也是王永吉他们商量后留下那五十万两银子的原因。

只给关宁军发饷,而不给山海关士卒,这样的分别待遇定会影响军心士气。

朱由哲看到了高第的愤愤然,当即拟了一道诏书,让户部再运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草来山海关。

这次,专门赏赐给山海关将士。

让高第感动的稀里哗啦。

接着,又问了其他的情况。

特别是关宁军的情况,众人都照实已答,让朱由哲对辽东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辽东尚有百姓近五十万口,分布在宁远周边。

吴三桂手下关宁军有士卒四万,其中骑兵在一万之数,步卒在三万之数。

加上山海关的士卒,有近五万人。

因为辽东久历战事,大多数百姓都是弃刀为农,提刀为兵。虽然战力比着正兵差上许多,但比一般乡勇要强上很多。

五十万百姓中,若让其保护家园,可随时可再募数万乡勇。只是武器、兵械却缺很多。

听到这里,朱由哲差不多有点明白了。

为何在松山之战,明军主力损失惨重后,清军依旧不敢直接进攻山海关,而是选择绕道蒙古入侵京畿?

不仅在于关宁军的强悍,更在于这几十万百姓随时可以组织起来。

进攻他们或许不行,但借助各处垒堡守御,足矣!

以满清那点人口和兵力,在宁远和吴三桂死磕。即使最终拿下,他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但现在整个辽西走廊都落入敌手,就凭宁远一座孤城养活不了这么多百姓。而且宁远远离山海关二百里,随时可能被满清截断粮道。

无论从哪点看,宁远的军民都必须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