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88章 一封密档

张世泽感激的看了李若琏一眼,上前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老臣有错,请陛下治罪!”

朱由哲静静的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起来说话。”

张世泽却不敢起来,带着哭腔道:“定国公徐允祯,成国公朱纯臣,武定候郭培民、阳武侯薛濂等人串联内侍太监王之心,密谋谋害皇上。”

朱由哲脸色微变,有点不敢置信,“你如何知道?”

朱由检更是睁大了眼睛,“他们敢造反?”

张世泽以头叩地,“老臣是密谋者之一。但老臣一家世受国恩,绝不敢行此违逆之事,特来告知陛下。”

朱由哲仍旧不敢相信,“为何?他们为何要这么做?难道就为了朕抄了他们的那点家产?”

这也无怪乎朱由哲吃惊。

他一直觉得自己处理勋贵的办法即使不算完美,但至少算恰当,绝对没有将他们逼上绝路。

让他们捐输,每个都只捐了一两千两。

为此,朱由哲没有治他们罪,也没有进一步追责。

弄出了乱贼在京师作乱的事情,但也只抄了他们六个公侯的家,以免所有勋贵抱团。

最重要的是,朱由哲是给了他们机会的。

即使抄了他们的家,却依旧没有治他们欺君的罪。

这就明里告诉他们,自己不打算继续追罪他们。

自己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他们为何还要做出谋害君王这样的事情?

丢了那些家产,至多肉疼。

但谋害君王,一旦失败,那可是灭九族的罪名。

他们贵为公侯,不应该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呀!

况且,在朱由哲印象中,明末的公侯也没这个胆气,否则也不会被李自成弄死了那么多。

张世泽沉默良久,语气中带着颤音道:“是因为,是因为定国公手中有一道密档,里面写着谋害五皇子的过程和参与的人员。”

朱由哲顿时愣住了,忍不住抬头看了一下朱由检。

后者脸色铁青,身子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朱由哲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李若琏和张世泽,“细细说来。”

从张世泽带着颤音的叙述中,朱由哲逐渐明白了事情的原由。

当年,崇祯皇帝囚禁的李国瑞。想通过重责他,逼迫勋贵捐输。

勋贵们感受到了压力,彼此串联,就抵制捐输达成了一致。

然后,以徐允祯为首,几个主要的勋贵想出了一条毒计。

通过九莲菩萨转梦,吓唬五皇子,以达到逼迫崇祯皇帝的目的。

之后,五皇子被吓死,李国瑞也死在了狱中。

崇祯皇帝最终妥协,免了捐输的事情。至此之后,再也不敢用强力逼迫勋贵们捐输。

后来,徐允祯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清除知情的人,这件事也彻底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这样的事本应该彻底消除痕迹,从此当作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徐允祯这个人心思独特,作为勋贵之首,他竟然想以此作为要挟,控制其他勋贵。

所以,徐允祯秘密记下了他们谋划的过程,以及参与的人员,并一直藏在定国公府自己房内的暗格里面。

但一次抄家,把那个东西给抄走了。

所以,徐允祯彻底慌了,以致做出这样狗急跳墙的事。

朱由哲看向李若琏,眉头紧皱,“有这个东西吗?”

李若琏摇了摇头,“应该在还未清查的那些东西里面。”

朱由哲眉头一挑,“去找,找到它。”

李若琏拱了拱手,走了出去。

朱由哲盯着张世泽,“就为了让朕停止捐输,你们就做出谋害皇子的事情,可真是狗胆包天。”

张世泽浑身颤抖,“陛下,当时只是想吓唬一下五皇子,谁知道……。陛下明鉴,我等绝对不敢生出谋害皇子的心思。”

朱由哲冷哼一声,“你不敢,他们可敢。不但谋害了朕的皇子,现在连朕都想直接害了。”

张世泽不住磕头,“微臣死罪,微臣死罪。”

看着张世泽,朱由哲沉声道:“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你?”

看似对张世泽说,实际上是问朱由检。

朱由检看着张世泽匍匐在地,不断痛哭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不忍。

“张世泽是贪财了点,但要不是他,你便被毒死了。其他不说,但至少他不会做出弑君之事。若情有可原,可暂且饶他一命。但其他人……”

沉默了一会,朱由哲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能迷途知返,朕心甚慰。现在朕问什么,你答什么,不可有任何隐瞒。”

张世泽忙道:“臣知无不言。”

“王之心为什么愿意为你们做这件事?”

“王之心是当时吓五皇子的主要施行者,后来为了封他的嘴,我们还凑出了八万两银子给他。他不得不愿意。”

这倒是说的过去了。

朱由哲问道:“之后呢!毒死朕之后,你们打算如何做?”

张世泽道:“事成之后,王之心会在东安门城楼上悬挂一顶红色灯笼。勋贵们看到后就会立即立即率各自家丁进入皇城,宣告您突然暴病而亡,拥戴太子即刻继位。”

朱由哲皱眉道:“晚上,皇门宵禁,他们如何进的皇城?”

张世泽回道:“禁军副将熊通是我们的人,他今晚会出现在东安门,下令打开城门。”

朱由哲点了点头,问道:“在内,只有熊通,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成事?太子又凭什么会受你们摆布?”

张世泽道:“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大彤也是我们的人,而禁军中也有不少是勋贵子弟。只要事成,他们大部分都会倒向我们。”

朱由哲继续道:“这是在内的,在外的呢!如何控制朝局?”

张世泽说道:“陈演、魏藻德,一个内阁首辅,一个内阁次辅,都和勋贵关系密切。而李国帧在京营中,也有不少亲信。而其他的大臣看到事情已经如此,为了稳固局面,断然不会准许京师大乱。而太子年幼,就只能仰仗我们勋贵。”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朱由哲暗叹了一声。

突然发现这些勋贵不是没本事。

这样周密的谋划,每个点都考虑的这么清楚,把每个人,每一项都算计在内。

这可一点都不像整天无所事事的勋贵们想出来的,但他们这样的本事却没有用在正途上。

“陈演、魏藻德,李国帧都直接参与此事吗?”

张世泽连忙摇头,“不,当年的事,只有少数勋贵参与。他们都没参加,徐允祯更不敢将谋害君王这样的事告诉他们。原先的计划是,事成之后再告诉他们,让他们配合行事。”

朱由哲道:“那参与者有何人?”

张世泽道:“主要有定国公徐允祯,成国公朱纯臣,武定候郭培民,阳武侯薛濂此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