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第60章 绕道蒙古

朱由检脸色难看,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才向一直看着地图的朱由哲道:“要朕说,最好的办法还是南迁?”

朱由哲没有抬头,“冯元彪已经在天津开始造船了。若是形势不利,不用你说,我也会南下。但现在还没到达那种地步,所以你就不必再提了。但崇祯老哥,有些事我却可以提前替你做些安排,就如让周皇后和坤兴、昭仁两个公主先行前往南方。”

“她们?”朱由检面露疑惑。

“嗯!”

朱由哲点了点头,“在大明,不能出现两个皇帝,或者可能被那些大臣、将军视为大明皇帝的人。否则,这京师一定守不住,我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除此之外,我在其他方面还是挺善良的,尤其乐意帮你。”

朱由检听后不但没有丝毫高兴,反而显的十分担忧,语气也变的急切起来。

“你既然觉得你能守住京师,为何要提前送她们南下?既然你之前答应过南下之时一定会带上朕的家人,为何又单独送她们南下?莫非你本就没打算带上朕的三个皇子,或者你存心害死他们?”

朱由哲听完一脸黑线,怒声道:“滚!你个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要不是你一直说南下、南下,我会这样提吗?本来是好心安慰你,却不曾想你这么看我。我是那样的小人吗?这样精心欺负三个弱子,我还真没那兴趣,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然你这么想,那就不送,一个都不送去南方,要死死一块。”

朱由检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面对朱由哲的叫骂,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前所未有的轻松。

“若大明亡了,皇家之人定不能受辱,她们又岂能偷生? 若大明还在,你会携她们一起,那又何必此刻送她们南下?毕竟在朝臣看来,这样做是因为没有信心守住京师。到时候他们有样学样,送自己的家人南下?军心离散,又有谁会尽心做事?”

朱由哲蹙起眉头,想了片刻,轻轻的点了点头。朱由检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他的有些观点朱由哲却不认同。

“崇祯老哥,好死不如赖活着。若大明真没了,若周皇后她们能以平民的身份活着,难道不算是一件好事吗?”

京师失陷后,朱由检令周皇后、袁贵妃自杀,又亲自砍死了昭仁小公主,砍掉了坤兴公主的一条手臂。

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的朱由哲看来不是一般的残忍。

朱由检看了朱由哲一眼,语气里满是悲凉道:“你见过哪个覆灭王朝的皇室女,在新朝能够过的好好的?即使她们流落民间,靠她们三个女人,如何过活?死,对她们才是一种解脱。活着,才是受罪的开始。”

朱由哲摇了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朱由检更加奇怪,“小友,你那个时代,人们都那么看重生死吗?”

朱由哲一撇嘴,“废话,除了死亡,这世上哪有什么大事?”

朱由检摇了摇头,同样表示难以理解。在他的观念中,很多事比生死重要。例如祖宗江山,大明社稷。

“那你会不会为了活命,直接投降李自成或者满清?”

呵!

朱由哲轻笑两声,“关键是即使投降了,我也活不了啊!你见过哪个亡国之君能在新朝活的好好的?尤其是满清,你那个隐姓埋名过了几十年的朱三太子,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被康熙找出来满门抄斩。投降他们,我呸!”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小子,倒能看得清形势。“刚刚你说要朕帮忙,帮什么忙?”

朱由哲这时才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忙说道:“李自成,多尔衮,他们都是大明的敌人,而实力都强于目前的大明。若是面对他们其中一个,大明勉强有三分的胜算。若同时面对两个,那大明肯定死的不要不要的。所以我想,能不能一次面对一个,拖住另一个?”

朱由检点了点头,对朱由哲的想法表示认同。但他又摇了摇头,“这岂是你能决定的?”

朱由哲一撇嘴,“所以得想办法啊!我这边摇人,重整京营,重塑朝政,招勤王兵马都需要时间。他们出兵越慢,在路上拖的时间越长,对大明就越有利。得想方设法拖住他们。”

朱由检摇头,“朕明白你的意思,但你如何做到?”

朱由哲沉默了片刻道:“目前我倒是想到几个对付李自成的办法,但你得帮我选定几个合适的人选。”

朱由检提起了兴趣,“你说。”

朱由哲指向地图道:“李自成进军京师,让高夫人、田见秀留守西安,同时令手下大将贺锦向甘肃、青海进军。但李自成攻陷京师的第二年,贺锦死了,而且是西宁附近被当地土司袭击而死的。”

朱由检看着陕西后面横斜着大片领土,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李自成后方并不稳固。”

朱由哲点了点头,“据我所知,甘州肃王目光短浅,应该很快就会被贺锦抓住后处死。但甘肃巡抚林日瑞、总兵马爌、青海土司祁廷谏、鲁胤昌等将都始终忠于大明。若派一大员携朝廷诏令前往甘州,整合所有人马,骚扰其后方,不说取胜,至少可以给陕西闯军以压力。”

朱由检看着,心中微动,但不一会,他又摇头道:“道路阻绝,如何前往?”

朱由哲指了指北边的广阔草原,“出张家口,接着向西,绕道蒙古,从嘉峪关入肃州。”

看朱由检满脸惊愕,朱由哲道:“满清可以绕道蒙古突入京畿,劫掠大明,我们为何不能同样绕道蒙古,实现京师和西北的联系?只需派出数十精骑,疾行二十日,便可到达嘉峪关。我想知道的是,在京师之内,谁可担当此任?”

朱由检看着地图良久,最后深深的点了点头,“余应桂。他本就是刚任命的三边总督,只是被你拦下没有前往陕西。由其前往,适如其分,而且其担任湖广巡按多年,有领兵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