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发73章 朱瞻基走人

一艘五千吨的轮船,斩破了海面,海鸥围绕着船周嬉闹。

偶尔一只落在船舷,引的几个婆娘欢快的前去投喂。

程芷柔从船头走来,手上还拿着一个手指竹筒。

她神情有点凝重。

郑义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程芷柔将竹筒递给了他,他拿过打开,从竹筒中倒出一卷纸条。

这时候陈芷柔说道:“朱瞻基驾崩了。”

郑义怔了一下,叹了一口,打开了纸卷。

信条上果然是朱瞻基撒手的消息。

郑义幽幽道:“只怕徐皇后难了。”

程芷柔疑惑道:“为什么?”

郑义没急着解释,反而说道:“我们要先回一趟大明,然后再回大同界。”

然后让人吩咐船长调整航线。

随后才解释道:“朱见聪才几岁,曹妃又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现在徐皇后如果要扶持朱见聪上位,那曹妃就是皇太后,徐皇后的权利是交还是不交?”

“不交,曹妃怎么看她?”

“交了她如何自处?”

“这皇权拿起来容易,放下可就难了,朱棣可以随意放下,那是因为交给的是自己的儿子,这算是衣钵传承,而徐皇后和曹妃之间,可没有这样的关系。”

“徐皇后如果放手,就意味着大面积的清洗,就是不出人命,也会有很多人倒霉,而这些人,都是徐皇后的人。”

“如果不立朱见聪,而从其他人那里过继,那孙皇后就会和曹妃联合起来,加上朱见聪的嫡传地位。”

“徐皇后即使赢了也会损失惨重。”

程芷柔经营郑家这么多年,一点就通。

“那我们这是?”

郑义点点头:“去和徐皇后站台。”

“背后还有一个首相府,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一旦首相府做大,他们对付完皇家,就是郑家,这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两个重担。”

“就像东华国一样,他们都不会喜欢我们。”

程芷柔疑惑道:“相公既然早就知道如此,为何让长风,香兰他们脱离地方?”

“如果有他们,加上其他几个走政路的孩子,咱们也不会这么被动。”

郑义摇摇头:“孩子不想,我就不会逼迫他们,我奋斗这一辈子,可不是为了难为几个孩子的。”

“我还在,他们就不需要为了家族牺牲。”

“大明和东华国,即使再闹腾,也只是闹腾,没有人敢动真个,我在,他们就反不了天。”

程芷柔弄不懂郑义的脑回路:“哎,你说你,从大明被人赶出来,建立了东华国又被人赶了出来,你说你图什么?”

郑义嘿嘿笑了:“大明是君主立宪,东华国是共和,大同界是共产,这是三种不同的制度,差异化的世界,将会更加有生命力。”

“这个世界早晚会被华夏人融合掉,到时候整个世界就完成了民族统一。”

“这大统一的时代是好的,也是坏的,盛极而衰的道理大家都懂,统一过后,必然重新陷入分裂。”

“如果到时候没有一个稳定的架构和秩序,我们将会重新陷入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打出一个和平期来。”

“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我现在就是给他们搭了一个框架,组建了一个秩序,把未来的冲突限定在了一个稳定的区间内。”

“全球议事会和大同界,和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共产模式之间的竞争,和互相借鉴。”

“或许这个世界会更加平和一点。”

世界大战没啥好处,死亡那么多人,也让有些人学会了大发战争财,让世界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还好有个华夏国,不然整个世界都在陷在深渊里。

程芷柔翻了一个白眼:“这个世界自有它的运行模式,你费这么大的力气,真的会向你想的方向发展吗?”

“我看啊,你这跑来跑去,不断的培养势力,就是不想郑家坐大。”

“是因为你怕盛极而衰应验到郑家身上吧,你压着郑家,不断的培养别人,为的就是防止郑家太过膨胀,成了孤家寡人。”

郑义笑了,程芷柔说的对也不对,确实有她说的那部分原因,就像二战之后,人们同情了很长时间犹大人的遭遇,但是在犹大人在全世界表现出凌驾于世俗的能力时,全世界的反犹情绪瞬间高涨。

慢慢的小胡子被平反,犹大人又成了全世界厌恶的民族。

郑家如果也这样,早晚被人打死,现在可没有什么反人类罪,战争面前灭族都是平常。

他可不想郑家成为这个位面的犹大人,然后被全世界抛弃。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世界的发展越来越接近那个世界的二战了。

不出百年,最多两百年,机枪大炮飞机,都将成为战争武器。

郑义不知可否的样子,并没有惹的程芷柔不快,她反而有种发现了郑义秘密的快乐。

“那就去大明,徐皇后确实需要我们的支援。”

“皇家确实不能倒下。”

现在皇家已经成了为郑家的挡箭牌,当然要帮。

轮船很快到了夏威夷,这里已经发展了很多种植园,大量的制糖企业,选择在这里落户。

因为东华国入驻早,这里并没有出现统一的势力,也没有什么王国,女王,在大明人的引领下,这里的人,正在被加速融合进大明这个集体里。

大明官话,现在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主要语言。

稍事休息,轮船重新开动,一路上郑义看望了大部分的海岛据点。

说是东华国的地盘,其实大部分还是郑家在管理。

郑家在海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郑义也没有放手的意思,没有足够的利益,郑义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郑家在大海上的力量越强,地位越稳固,等到大同界正式崛起的时候,这些岛屿就是牵制各国的主要手段。

郑义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心里的小揪揪也不少。

大明,搬进东宫的徐皇后最终还是选择让朱见深登基,这是她答应朱瞻基的,他也不想引起其他两个老儿子的野心,再生出什么祸端。

但是和曹妃、孙皇后的关系却是陷入到了尴尬的境地。

朱瞻基走的太早了,徐皇后还没有完成权利过渡。

权交不交?

这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