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433章 科教兴国

“我不同意杨大人的观点。”

“大明的那些人,也不是好惹的,还是和气生财的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才有利企业发展嘛!”

“要知道大明比我们强太多了,无缘无故的树敌,对谁都不好。”

反对的人有理有据,沈炼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和稀泥。

“我觉得杨大人说的很好,李大人说的也很有道道理。”

“我在这里汇总一下。”

“首先呢,我们可以利用大明郑家商会这条现成的路,来进行贸易,这是已经有的,所以不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再次呢,我们可以进行差异化贸易,大明商人的贸易商品我们尽量不和他们产生冲突。”

李大人对于沈炼的话表示接受,不过最后还是嘟囔道。

“差异化,哪里有那么多的差异化?!”

杨浦对于这个结果是满意的,不过他对李大人的阴阳怪气,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李大人说的也是道理,因为东华国是从大明分出来的,所以大明和东华国的商业行为,那是非常类同的。

那就要寻找其他出路了。

什么出路?新商品。

而新商品则要依赖于东华国的科技发展了。

想到这里杨浦站了起来。

“大人,说到差异化,我想到一个重要的事情。”

沈炼闻言,惊喜的问道。

“啊,什么事情?”

杨浦说道。

“科技创新。”

“龙城需要一个新大学,东华国也需要制定新的激励计划,和教科文计划。”

“鼓励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放心发展。完善教育体系营造新的创新环境。”

瞬间下面就议论了起来。

鼓励创新,那就是要减税,这对负债累累的宰相府来说,必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还有教育改革,这又是一大笔钱,自古以来,教育事业,都是富贵家玩的事情。

宰相府虽然说收入不错,但是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沈炼面露难色,想要否决掉杨浦的这个提议。

杨浦见状,直接插嘴道。

“我知道各位都觉得东华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我告诉你,你们这样的认识是错的。”

“根据我得来的消息,教育事业的产出比,是最大的。”

“比如蒸汽轮船?比如火车,比如农业机械,这些,在我们东华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其中产生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只说蒸汽轮船,每年都可以创造上亿两的订单。”

“这还是一年的,未来还可以挣十几年。”

“还有专利,每年我们东华国的公司,都可以从大明收取大量的专利费。”

“不说其他,只说农业机械,我们每年都可以收入上千万两的授权费。”

“这就是教育带来的好处,所以我认为,在教育上,我们无论投入多少,都是值得的。”

“在未来,他们也将给我们带来巨量的财富。”

“我个人认为,教育我们不但要加大投入,而且还要鼓励百姓接受成人教育。”

“关于创新,我认为我们可以组织科学家,一起制定一个新的发展计划。”

“然后我们宰相府根据这个计划,投入资金,鼓励探索。”

杨浦说到这里,沈炼在心中也明白了杨浦的意思。

杨浦这是要走科技兴国的道路。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但是这都是花钱大户啊,都花到这里面了?用什么还郑家的钱?

这挺难的啊。

“杨大人说得对。”

“以前我们对这些方面不注意,那是因为郑家把应该我们做的事情,都揽过去了。”

“现在东华王,已经从我们宰相府脱离了,那以后这些事情,也需要我们来办了。”

有人同意。

也有人反对。

“我反对,鼓励创新,已经有大道之章和万物启华奖了。”

“我们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而关于教育,我们现在也已经非常完善了,”

“完全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都是怕花钱的主。

杨浦也急了。

“那不一样,教育是教育,奖是奖,创新是创新。”

“大家都知道火药是一硫二硝三木炭,但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

“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还有铁为什么会生锈,铜为什么会生锈?”

“有谁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果我们鼓励大家投入研究,寻找,世界的组成元素,等我们知道世界的组成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生成更多的未知物质。”

“比如木头火烧后变成了木炭,这其中是什么原因那?”

“我们是否可以得到其他的东西?”

“比如从火油里,蒸馏出来的煤油,又是怎么转化的。”

“这里面潜藏着无比巨大的利益。”

“就像从前用树脂橡胶制作的轮胎。”

经过杨浦的解释,大家才明白,杨浦想鼓励的是什么!

这尼玛就是摇钱树啊。

“这个要鼓励,而且要大大的鼓励。”

“是啊,我们即使再难,也要鼓励,穷谁不能穷教育。”

看到众人达成了一致,沈炼这才出来,打圆场。

“好,我觉得杨大人提出的教育和创新,非常重要。”

“其重要程度,完全不弱于我们开拓欧罗巴市场。”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定下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基调。”

“其他事情,你们汇总一下,明天我们继续讨论。”

事情尘埃落定,沈炼也松了一口气。

因为郑义的离开,心里一直空落落的沈炼,现在也感觉充实多了。

对于未来五年的迷茫,在这一刻,也清晰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在傍晚,来到了郑府。

孩子们见到是沈炼后,立马把他迎了进来。

郑义见到沈炼后,就把他迎到了书房。

“有事儿?”

这就是郑义的第一句话。

沈炼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然后把今天讨论出来的章程,给郑义说了一遍。

郑义听完,自己都惊讶了,杨浦这货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能够看这么清楚?

科教兴国,这可不是说说完了,那可是真的可以带领一国腾飞的。

这样的事情,郑义一直压在心底。

因为这是强国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着强大的科教能力。

鹰酱最为特殊,常青藤半数学校都在鹰酱。

这也促成了它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