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424章 道主在欧罗巴

当天夜里,东洲诸侯国的人带着蒙古人和奥斯曼人,闯进了欧罗巴人的客栈内,一群人连打带揍,再威胁。

“你们要敢打东洲的主意,老子不介意带着兄弟们,围攻你们。”

“看到江口的那艘巨大的蒸汽轮船没有,老子买两艘,天天去你们家门口转悠。”

蒙古人和奥斯曼人这时候也出来了。

“哼哼,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欧罗巴的使臣们,被揍的莫名其妙。

我们只是来朝贡的啊,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天朝上国啊?

等到第二天杨士奇带人过来商讨组建全球议事会的时候。

他们才明白,昨天那些人过来的原因。

“这个,这个,那个………”

“不瞒大人,我们过来是朝贡的,遇到太上皇的葬礼也是恰逢其会,这议事会的事情,我们就更加不知所措了。”

“不如后年我们再来,再说?”

杨士奇摇摇头。

“不需要,我们这里有信件投递通道。”

“一个月足够一个来回,我们用的是金雕传信,速度足够快,你不用担心。”

就这样使臣们没有办法,只能留下,安静的待在大明。

欧罗巴的国王在收到大明商会送过来的信件后,对于加入议事会,他们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就是这东洲利益,让他们难舍难分。

“这这个办法还是新大陆为我们出的主意。”

“现在办法奏效了,只要加入议事会,我们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

“奥斯曼人和蒙古人也不能肆无忌惮了。”

“如果我们放弃了他们,这不是过河拆桥吗,我们还算是人吗?”

“而且当初瘟疫盛行的时候,还是他们送过来的特效药。”

“这么做,上帝是不会原谅我们的。”

谈话停顿了一下,有个几秒钟。

“但是,如果不答应他们,我相信我们的子民是不会原谅我们的。”

“蒙古人和奥斯曼人有大明的帮助,他们在瘟疫中受到的伤害,要比我们小很多。”

“再加上,我们这里移民新大陆的两百万人,下一次的战争我们还有足够的年轻人来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吗?还有胜算吗?”

“子民会如何看我们?”

………

………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会场安静了许久,最后有人打破了沉默。

“大家好像忘了新大陆方向的大明人。”

“如果他们真的乘坐铁船,从海上进攻,我们怎么办?”

“眼睁睁的看着海军被消灭吗?”

“如果他们再从海上登陆,造成后方不稳,再加上奥斯曼人和蒙古人的围攻,我们能够坚持多久。”

“不要忘记了殖民地传回来的消息,他们对人口非常饥渴。你说他们会不会把我们这里变成农奴场,或者奴隶场?让我们生生世世为他们生产农奴和奴隶,一直奴役着我们。”

说到这里大家都沉默了,结局很悲惨,但是关键是他很可能成为现实。

“不要说什么抵抗,一旦大明和新大陆的国家达成一致,他们将使用全世界的力量来奴役我们。”

“我们逃得掉吗?海上有军舰封锁,陆地上有蒙古人和奥斯曼人堵截,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又用什么来生产武器?难道用木头棒子和骨头棒子吗?无根之萍,难以为继,失败是早晚的。”

这些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迎合。

“对啊,既然注定要失败,难道我们要陪着他们埋葬吗?”

“我同意舍弃殖民地,但是要给他们争取一些条件。”

“他们需要有一些生活的地方,他们可以不建国,但是他们要有自治的权利。”

“大明要保证他们生命财产权的安全,当然农奴和奴隶可以不在此列。”

“是的,这是我们的底线,他们必须保证我们的人的安全和权益。”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非常没有底气,刚才的设想吓坏了他们。

奴隶场?农牧场?难道就像他们在非洲做的那样吗?用微薄的物资,换取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奴隶?

他们生出了同病相怜的感觉,有了共情,因为他们也很有可能迎来那样的结局。

“好了!”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口了。

“一体沦丧是最坏的结局,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入议事会,成为其中一员。”

“只有成为了其中一员,我们才有上台桌的资格,有了资格,我们才能争取我们的利益。”

“这利益即使染满了屈辱,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有也是有。”

“大明有一个成语说的很好,卧薪尝胆,我们记住这屈辱,总有一天我们会站起来的。”

“为了上帝的荣光,为了欧罗巴,为了我们,诸位是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我同意加入议事会,同时尽可能争取新大陆的利益。”

其他国王见状,也没有了勾心斗角,也郑重了起来。

“我也同意加入议事会,即使有很苛刻的条件,陛下说的对,为了我们的前途,我们必须首先取得上台桌的权利。”

“我们不能成为别人谈判的筹码,即使是筹码,我们也要自己做主,争取一个未来。”

“好,我也同意。”

“同意!”

“同意。”

!…

……

不同意是不行了,他们一切的布置,在铁甲舰出现后都变得不一样了。

即使是他们筹谋许久的大海盗计划,前景也变得渺茫。

“最少也要保住一些岛屿啊,不然我们的海岛计划就真的胎死腹中了。”

谁能想到明湖运河这么快就开通了,又有谁能够想到,东华国可以制作出铁甲战舰来。

要知道现在他们欧罗巴的钢铁产量也不到三万多吨,和大明和东华国简直是天壤之别。

目前东华国和大明都在不断的修建铁路,而他们就连制造武器都不够。

连绵的战争,对装备的消耗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久远的豪门家族都承受不住,他们已经困难到了,开始抵抗教廷的剥削,剥夺教廷的十一税,和赎罪卷的征收,更是把手逐渐的伸向了拥有欧罗巴三分之一土地的教会。

这引起了教皇的极大愤怒,但是面对战争,他也没有办法。

尤其是教会在瘟疫上的无能表现,让很多人对教会开始怀疑教会的权威。

尤其是在画有道主标志的瘟疫药涌入欧罗巴的时候,教会的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这一年,教会的火刑柱就没有停过,他们想用死亡的恐怖来压制道主的崛起。

但是整个欧罗巴没有因此而屈服在教会的淫威下,反而郑义的道主形象愈加的光辉起来。

很多瘟疫药包装上的道主标志,被人裁剪下来收藏。

瘟疫药包装纸上的道主标志背后的字,被人发现,被人研究,慢慢的被人串联,成为了一句句话,被欧罗巴人视为神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