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421章 历史锚点,千古立像

郑义到来后,朝堂上针对东华国的算计也停了下来。

他们都被巨大的蒸汽轮船震惊到了。

五千吨级的巨无霸,而且身披铁甲。

大明的舰船到现在,做出的最大的也不过才三千吨级。

差了快一半了。

更不要说人家根本不用风帆了,这带来的机动性,他们拍马难及。

东胜号蒸汽轮船,首次出场,就震惊了整个世界,也震慑了整个世界。

作为东华王郑义在这里,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

郑义见到了朱高炽,只见他身材肥胖,脸色灰白。

郑义叹了一口气,只怕这位时间也不久了。

不过朱高炽不值得他远隔万里的跑回来。

到时候,郑长安过来就行了。

朱高炽和朱棣比较起来,实在是毫无可比性。

当然如果和历史上那些皇帝比较起来,人家也是前十的存在。

如果说现在的大明有朱棣一多半的功劳,朱棣的功劳里,最少有朱高炽一半的功劳。

差不多就是两成的功绩。

但是就是这两成的功绩足以让他吊打所有不服。

大明的事业实在是太大了。

不管是领土还是政治,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如果说秦始皇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基础。

那朱棣和朱高炽就是奠定了整个华夏文明走入无敌道路的基础。

道之所存,永生无灭。

大明首府这样的政治组织会溃败,但是华夏的文明之火,不会蒙尘。

没有办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这样牛逼。

没有了一个大明,还有无数的东华国。

诸侯国的作用这时候也就凸显出来了,船小好调头。

有了诸侯国的示范,不管是东华国还是大明都可以吸取教训,主动进行政治改革。

没过多久,郑和也回来了。

他脸色沉痛,刚到港口就哭的泣不成声,晕倒了很多次。

要不是有太医院在旁,只怕郑和都要凶多吉少。

弄不好,他直接进立像了。

1432年秋。

朱棣从京城通过长江缓缓的来到了上海。

东胜号,被抓壮丁,成为了朱棣的坐船。

徐皇后和一众嫔妃皇子公主,一身素禞,簇拥着朱棣的棺椁,上了岸。

岸上无数的百姓,早已哭声震天。

朱棣的声名可见一斑。

最终朱棣的棺椁被缓缓的放进了朱棣立像。

在封门石落下的瞬间,朱棣的立像开始执行他的使命。

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陵墓。

没有陪葬,没有殉葬,一切显的单薄,但是又无比的隆重。

朱棣注定是无法被超越的存在。

朱棣的立像也注定要被供奉千百年。

郑义突然就理解郑和为什么同意在朱棣身边立像了。

这是一种无上的殊荣,是朱棣带给他的唯一的殊荣。

郑和的名字也将伴随着君臣佳话,永世留存。

葬礼过后。

郑义没有走,被朱高炽留下,参加了朱瞻基的登基大典。

看来朱高炽也明白自己的身体状态。

朱高炽和朱棣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那就是禅让。

这又是一段历史佳话。

如果夸张一点,或者有拍马屁的文人鼓吹一下。

这三父子只怕要抬到三皇五帝的位阶程度。

这是皇位交替最平和的时代。

朱高煦,朱高燧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在朱瞻基上位后,三兄弟,喝了一个酩酊大醉。

郑义再一次被带来了皇宫,朱瞻基亲自来到宫门迎接。

郑义都服了。

朱棣的这三代,只怕要出无数的成语和案例。

成为贤明的代表。

“陛下,太客气了。”

郑义行礼。

朱瞻基拉着郑义的手,上了马车。

“东华王,其实我更想称你为镇国公。”

“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大明。”

郑义连连告饶,太客气了。

“陛下有什么事情,就说吧,何必惊吓本王。”

“我胆小,实在是受不住。”

朱瞻基被一语道破,尴尬了一下然后说道。

“蒸汽轮船。”

郑义早就明白,这才是朱瞻基的目的。

不过郑义既然拿出来了,就没有藏着的道理。

“陛下,怎么看待东华国?”

朱瞻基想了一下说道。

“兄弟之国!”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表明立场,没有拿宗主国的架子。

郑义笑了一下,不过随后又严肃的说道。

“对于兄弟阋墙陛下怎么看?”

“这………”

朱瞻基不知该怎么说了,这明显是一个考验,答案不对,只怕郑义不会轻易松口蒸汽轮船的技术。

他绞尽脑汁的想了很多,终于想到了曹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郑义闻言露出了笑容,他没有让朱瞻基再为难,而是直接说道。

“希望陛下记住这句话。”

“历史已经表明了,一言九鼎的家天下是走不长远的,独尊儒术的唯我独尊也是走不长远的。”

“良性竞争才是这个世界的发展真谛。”

“谁有本事就给谁更多的权利,大明和东华是一体的。”

“就像我们发明了蒸汽轮船,因为我们是一体的所以我们愿意拿出来和带您分享。”

“但是不管是大明还是东华,都有一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鼓动大明和东华离心离德,这样的事情我们要严厉打击,并写入宪法,陛下认为怎么样?”

朱瞻基点点头。

“说实话,我很难下这样的决定,皇家的尊严,不允许我低头。”

“但是,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

“我们双方和则两利,对抗就是一个灾难,尤其是以后,我们双方如果发生战争,绝对是惨烈无比的。”

“你的顾虑是对的,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后人,会不会遵循这个规则了。”

“毕竟反目成仇的例子太多了。”

郑义点点头,表示同意。

“尽人事,听天命吧。”

“欧罗巴有一个民族,最好发战争财。”

“而且他们对于经商天赋异禀。”

“未来,他们绝对会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

“但是他们内部很团结,不会融合进其他民族。”

“这就让他们成为了独立于各国之外的一股强大势力。”

“这种没有根的人,陛下应该明白,他们的底线是很低的。”

“因为不是他们的家,也不是他们的国,所以他们就不会爱护,他们可以拿国家之间的战争来发财。”

“我觉得陛下应该小心这样的民族。”

“要强力融合这些人。”

“绝对不能让他们独立于我们华夏民族之外。”

“不然一律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