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417章 联合国雏形

大家确实都明白,人荒呗。

随着大明经济的复苏,喜欢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少了。

他们可没有郑义这样拥有道主光环的加持,每年过来朝圣的人,都有无数。

还有东华国正在崛起的学院。

要知道当初郑义可是把北五府的各大学院的主要师资力量都给拐骗到东洲了。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东洲的学术氛围开始浓厚起来。

成果也是斐然的,热气球,第三代火车,蒸汽轮船,石油化工,矿产业,农业机械,医药产业等等,都已经超越大明,独树一帜。

再加上这里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机会,东华国依然在吸引着大明人的移民。

东华国成为了当前东洲移民困局里的一抹不一样的烟火。

不能和东华国比,朱家人必须自救。

“向宗蕃院提告吧,让东华国让出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另外向宗蕃院挑明,东华国侵占了太平洋上的岛屿,垄断了整个太平洋航线,这威胁了大明的宗主国利益。”

“让他们把利益让出来,交给大明。”

“最后,尝试一下,看看皇家能不能免除我们的债务,朱家在东洲的劣势明显,我们需要皇家援援助。”

室内顿时安静了。

“这样会不会得罪东华国,毕竟县官不如县管。”

“东华国不但控制着我们,还控制着东洲议事会,控制着我们的经济命脉。”

“我们都在依靠东华国而生存。”

“一旦翻脸,造成的伤害,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

“把事情交给陛下吧,我们确实不适合出头。”

“东洲现在已经不是原先的东洲了。”

“一场瘟疫,让东华国彻底站稳了脚跟。”

“而我们却损失巨大。”

“此消彼长一下,攻守之势早就变了。”

虽然他在和东华国合作,推进改革,期望摆脱世家控制。

但是东华国的威胁,却是让他寝食难安。

人家的国都搬到他的家门口了,他还能睡的着觉?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东华国必须受到限制,朱家在东华国必须崛起。

要不然他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在一个巨无霸旁边生存,受到的压力太大了。

所以他成了针对东华国的急先锋。

“人口问题,我们要向宁王学习。”

“引入奴隶,确实是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法。”

“就是这名声不好,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以王国名义来进行。”

“我们可以扶植国内的一些傀儡,让他们去进行奴隶贸易。”

“我们以保护商船的名义来辅助奴隶贸易的展开。”

宁王闻言,一怔。

他竟然忘了名声问题,自己可是皇家的一员,这样做确实很不妥,非常容易引起别人的诟病。

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直接肯定道。

“我支持建文侄儿的提议,我们朱家确实不适合直接加入这样的事件中。”

“最少不能明目张胆的进行。”

“我回去之后就去安排,把事情转给我手下的人。”

“不如这样我们组成军事联盟,尽快组建一支舰队,形成战斗力。”

“打通欧罗巴航线。”

“共同来推动奴隶贸易。”

其他人闻言纷纷表示同意。

一边打压郑义,一边开拓新的人力计划。

1432年夏,大明皇宫。

朱棣的身子更加的不堪了,只能窝在室内,苟延残喘。

朱权传过来的信息,让朱高炽不知如何做。

就表露在了脸上,朱棣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脑子却还清晰。

“炽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朱高炽就把郑义霸占东洲北陆和太平洋岛屿的事情说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

“东华国大势已成。”

“太平洋上的岛屿,他们经营多年,早就根深蒂固,我们很难短时间内夺回来。”

“至于东洲北陆,只怕我们也无能为力。”

“郑义当初特意询问了荒漠,冰原沼泽等不毛之地的情况。”

“我们也给了他特权。”

“而且即使不说这些,现在的东华国,也早就脱离了我们掌掌控。”

“别忘了,郑义是捐土立国。”

“东华国的土地,早就和我们大明没有关系了。”

“我们现在管不到一个民主国家头上。”

“就像我们主宰不了首相府一样,东华国的政府,早就不受宗蕃院的控制了。”

“啊………”

朱高炽震惊的看向朱棣。

“父皇,这事你早就知道了?怎么不阻止?”

“一个不受约束的国家,早晚有一天会反噬我们自身。”

朱棣苦笑一下。

组止?你怎么阻止?谁能够想到,郑义还在这里等着他。

“陆丰还在宗蕃院,就表示他们还愿意在大明这个框架里玩。”

“当然前提是,我们不能损害东华国的利益。”

“这是一种默契。”

朱高炽额头上都出冷汗了。

他可是知道郑义的厉害的。

如果彻底脱离了大明,那对大明来说,影响就太大了。

要知道现在东华国的军事武器是比大明强的。

他们想要新式装备,都要去郑家兵工厂去花钱买。

更不要说,东华国表现出来的越来越强的工业能力。

不好惹啊。

“父皇怎么办?这是一个大隐患。”

“谁能保证,两国一直不会出现利益冲突?”

“一旦出现,代价是惊人的。”

和郑义打,他没有什么底气。

朱棣躺着想了一会儿说道。

“也许东洲议事会,可以给你一些思路。”

“宗蕃院是管理各诸侯国的。”

“现在其中一个国家,放弃自己诸侯国王的身份,把国家打造成了一个民主国家。”

“是把这个民主国家赶出去?还是改变目前的框架容纳继续他?这需要你来判断。”

“这………”

朱高炽为难了,宗蕃院当然更好,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这是典型的长老会模式,是封建大家长的遗留,一言堂。

而东洲议事会,和宗蕃院非常不同,这里是协商解决,摆事实讲道理的。

这就很尴尬了,让他一个堂堂皇帝听别人的?叔叔可以忍,婶子也不可忍。

他是皇帝,听一群普通人的话,这些像话吗?

两难境地。

朱棣也看出了朱高炽的倔强,说道。

“时移境迁,不要让自己的身份成为了自己的拖累。”

“如果宗蕃院改革了,就可以吸收更多的国家过来加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

“宗蕃院内的国家多了,你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