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408章 明湖运河

1430年夏。

瘟疫开始逐渐的消退。

大明文化圈开始不限量供应特效药。

新大陆上,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帝国,英格兰帝国三大领地,在东华国的支持下,用特效药收拢了大量的欧罗巴人。

让欧罗巴人在新大陆的人口,突破到了三百万人。

更是为东华国提供了超过了二十万人的年轻漂亮女奴(欧罗巴中世纪女奴是非常平常的。)。

而东华国的人口在多子多孙的buff下,也已经突破一千五百万。

成为了整个东洲第一人口大国。

而其他诸侯国总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万。

明湖城。

郑义带着自己的一群崽子,没办法他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将近两百的子嗣了,最早的那几茬,现在慢慢开始独立了。

所以他也要开始带娃出头了。

(古代需要学习的基础性东西并不多,所以很多人都是十几不到二十岁就开始独立和出成果了,而现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都是半老头子,这是知识深度的问题。)

他来到明湖城,受到了府衙的热情招待。

郑和定居在了这里,中通地区也设立了樊阳府,建造了樊阳城,所以他也从俗物之中抽身了。

见到郑和时,一群儿女齐声喊道。

“爷爷!”

郑成功老怀大慰,知府羡慕的不行。

“老爷子,实在是羡慕啊,子孙满堂,人人如龙。”

郑成功也哈哈大笑。

“得天之幸,得天之幸,廖府尹借你吉言了。”

廖府尹随后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老爷子,今天明湖运河开通,我能共襄盛景,实在是荣幸至极。”

“你先来。”

郑和也不谦让,首先站在台前。

府尹又请。

“王爷,你也请。”

郑义哈哈一笑,跟着郑和上了台。

随后廖府尹才上台,后面跟着工部官员和修建运河过程中功绩卓着的人。

台下,则站着无数的人,有各界代表,商人和明湖城百姓。

郑和首先发言,老调重弹不做赘述。

随后郑义发言。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在后年,我们东华国还有一条运河要开通。”

“那就是联通通天河(密苏里河)和华山湖的通华运河也将开通。”

“再过几年后,衡山运河也将开通。”

“而樊阳运河,郑家也有计划开通。”

“不过是在明湖运河无法满足通航条件的时候,才会立项。”

哗哗哗…………

一阵鼓掌声。

不过很多人脸色不怎么好看。

明明今天是明湖运河剪彩的日子,你却说起了其他运河的事情。

尤其是提樊阳运河,这不是给他们难看吗?

郑义没有在乎这些人的脸色,而是继续说道。

“不只是如此,我还要告诉你们,东华国已经取得了通天河的控制权。”

“在明湖运河开通之后,东华国准备开展通天河流域大开发。”

“欢迎各位参与到东华国的建设当中。”

“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通天河流域的本土人,大部分加入到了我们东华国的大家庭当中,剩下的少部分,也和东华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于东华国的开发,他们可以提供支持。”

“大家不必担心,通天河流域的开发,是一场非常安全的开发。”

“还有我们不但解决了各位的安全问题,我们还会帮助各位解决经济问题。”

“开发收获,东华国政府和郑家商行,将会全力配合收购。”

“东华国银行,不但会向各位提供开拓贷款。”

“我们可以保证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变现开发所得。”

“东华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共同发财。”

哗哗哗…………

这些消息一出,现场爆发了。

这是什么,这是钱啊。

其他不说,只是开荒,都能发发财,开荒后把地卖给政府,收入不错。

更不要说各种资源了,像皮毛生意,木材生意,还有各种猎物,听说那边野牛非常大,而且好杀。

这简直是捡钱。

这还是短期的,还有长期的那,比如组建农场,现在东华国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去开个几百亩地,种植棉花,都能发大财。

原材料生产出来以后,也不用担心运输,明湖运河一开通,就盘活了整个水路运输。

环境好,土地肥沃,紧靠水路,面积巨大还有比这里更好的农场建设地吗?

“王爷,限不限制国籍?”

郑义闻言一喜,目的达到了,在别人的发布会上打广告,这广告效应多好。

而且明湖运河的开通,只是一个形式,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搞船运的,早就知道明湖运河了,不知道的,也会很快知道。

这剪彩,纯粹是一个彩头。

那为什么不用来打一个广告呢?

拿下通天河,开通明湖运河,再放出大开发计划。

那些闻到腥味的船商,很快就会闻着味,快速建立起通天河的航运线。

这将直接提振通天河流域的开发速度。

“当然,我们欢迎任何人。”

“只要接受东华国的领导,那你们就是东华国人。”

随着郑义的话音落下,现场又是一阵喧嚣。

而其他国家的人,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坏了,郑王爷这是准备抢人了。”

“他放出这么大的利好,又开放了国籍,早就对东华国向往已久的人,还不蜂拥而来。”

“我们的国王要惨了,费心费力这些年,才恢复了一下,郑王爷就挥舞这镰刀来收割了。”

“哎,不知道我们的国王知道这个消息后,还能不能睡着觉。”

“只怕难了。”

随后他们看向一个人,这是建文帝国的人。

建文帝国的人是目前过的最惨的,当然这不包括那些上层人。

朱允炆这些日子,在郑家的帮助下,一直在妄想推行改革。

这就造成了时局的动荡,底层人的外逃现象很严重。

现在被郑义这一弄,只怕会更加多。

尤其是在朱允炆的帮助下,只怕根本控制不住。

朱允炆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了权利。为了活命。

农奴是这些人的根本,一旦农奴大量流失,那些封建余孽,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这算是釜底抽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