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85章 各方反应

“这样说的话,那我们岂不是更不用急了?”

沈炼问答。

郑义摇摇头。

“财帛动人心,蚁多咬死象。”

“各国损失巨大,当然也想找补,现在的东洲,还有比抢欧罗巴人更值得他们行动的吗?”

“人,现成的,欧罗巴人搞来了大量的黑奴和本地奴隶。”

“地,欧罗巴人开发了这么多年,一切都是现成的。”

“财富,瘟疫药必然可以引来大量的有钱人。”

“可以说,欧罗巴人可以满足我们这些兄弟国的一切想象和需求。”

“换成你,你不心动?”

“心动就会行动,相信已经有人勾连了,就等着疫情已结束,展开行动了。”

沈炼看向郑义。

“那我们现在就重新开启五岳湖据点?”

郑义点点头。

“特效药优先供给先锋队,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在五岳湖站住脚了。”

“同时继续修炼铁路,等月河平原的铁路修通之后,就往通天城修,然后一路推向五岳湖。”

“蓝海城的矿产业和冶炼业,也要加快推进。”

“为东进的铁路计划,提供支持。”

看到沈炼欲言又止郑义知道宰相府也没有什么钱了。

“放心,只要我们的铁路计划放出去,会有很多人奔赴蓝海城。”

“也不用担心他们的铁轨生产出来后,宰相府没有钱购买。”

“特效药的利润,会向铁路倾斜。”

“老办法,宰相府写欠条,郑家不要利息,借给国家。”

如此沈炼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国家已经欠郑家很多钱了,又不缺这一回。

而且东洲的经济发展强劲,只要继续下去,就不怕还不起账。

这是这个世界首次用债券的办法,推进国家发展的例子。

到了后世,有一句话这样说:不欠钱的国家不是好国家。

因为国债是最好的投资对象。

国家借钱是去发展民生经济了,经济好了,民生自然就好了,民生好了经济自然活跃,借钱给国家,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而国家利用借来的钱,做大了蛋糕,国库收入自然更多,国库收入多了,欠账自然没有问题。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多赢的。

当然也有处理不当的,但是那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一个月后。

郑义封王的消息开始在整个东洲传播,圣旨说的很明白,是为了奖励郑义在疫情中做出的贡献。

面对为这个理由其他人没有办法反驳,因为他们现在还要指望东华国。

“听说东华国已经研究出来特效药了。”

“是啊,不过还没有对外销售。”

“也许要等他们自己封王以后再卖吧,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揪出几个敌对国。”

“不会吧,郑义不像这样的人。”

“切,现在郑义都退了。”

“现在当家的是沈炼和杨浦。”

“沈炼不好说,但是杨浦可不是啥好玩意。”

“是啊,为药材,我可没少被他勒索。”

“勒索你?”

“不会吧,我怎么没有遇到?”

“咳咳,杨浦对于那些签署了通商协约,但是不执行的国家,确实有所针对。”

“这个情有可原,当初签约的时候,不放屁,过后用下作手段,确实不当人。”

就在他们猜测的时候,封王的圣旨到达东洲了。

杨浦主持的封王大典邀请函也送了过来。

“特效药已经准备好,欢迎各位前来,共商大事。”

各地藩王一看。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不去就不给特效药呗,还共商大事。”

“手段太下作,我要去宗蕃院告他!”

“那到底去不去?”

一群人口嫌体正,最终决定还是去。

朱允炆现在也在犹豫。

“朕乃堂堂大明皇帝,去参加你的小小封王大典,朕不要面子的吗,狗东西。”

“气死我了,乱臣贼子,朕恨不得取而代之。”

他周围的好地方都被人占了,自己还尼玛很穷,根本支撑不起扩张。

一切还要依靠底下的那群狗东西。

一看到东华发展的轰轰烈烈的,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凭什么?朕是天子!

但是没有人搭理他。

朱允炆无奈只能同意前往。

特效药太重要了,他手下的这群人,没有一个人不需要的,他们不允许朱允炆放肆。

朱权也收到了邀请函。

“共商大事,怕不是有什么阴谋吧。”

“去还是不去?”

不去?想想那些突飞猛进的女人,她们已经攻到了他的地盘上,再这样下去,山那边的好地方,就要被人占完了。

自己总不能去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里扩展地盘吧。

现在女儿国发展的很好,谁让人家后面有一个好男人的。

而且还给郑义生了一个儿子,这群女人现在他惹不起。

“还是去吧,也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这群疯女人划定界限。”

一场瘟疫弄的他损失惨重,说话都不敢大声了。

他挡不住武装到牙齿,在瘟疫中损失很小的女子军了。

“顺便看看郑义在玩什么花样?”

东洲的另一边。

欧罗巴人此时损失更加惨重,死亡率达到了五成。

没办法,谁让这群人不讲卫生的,屎尿满地,到处都有脱裤子拉屎的,如此不讲卫生,死了都是活该。

华盛顿此时就比较惨,他都快瘦成一道闪电了。

拉脱相了。

还好他花重金买到了药,要不然他就去见上帝了。

经此一役,他深刻感觉到了大明的可怕。

如此严重的瘟疫他们还能挺过来。

还敢收拢本地人,简直不可想象。

“呵呵呵………”

他笑了,笑的比哭都难看,眼泪哗哗的。

“何处是家啊,老天不给活路。”

曾经和他一起来的人死了很多。

有死在本地人的攻击下的,也有死在这场瘟疫中的。

“也许要感谢这场瘟疫,如果没有这场瘟疫,我可能早就死在了本地人的屠刀之下。”

本地人对他们的仇恨太大了,进攻起来不要命。

一场战斗下来,他们总能收获大量浑身起泡的尸体。

这是一群怀着必死之心前来进攻的人。

他能挡的住初一,挡不住十五。

本来他都准备再向北去了,这时候瘟疫过来了。

敌人进攻过几次后,就消失了。

然后他们就感染了瘟疫。

苍天饶过谁?

以前他们用给本地人传染天花,现在人家送毒过来,只能说天道好轮回,死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