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81章 再次改变策略

“长春功?”

在明白朱棣的根本问题后,三个人抓住了重点。

御医点点头。

“道主的长春功,功效神奇,从小练习有还春的功效。中年之前练习,可以固本培元,健体增寿。”

“老年就不建议练习了,根骨已败,根本就练不了。”

说着这些御医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充满了落寞。

朱高炽和徐皇后闻言,刚升起的兴奋,又沉了下去。

原来他们练不了。

朱瞻基却是闻言一喜,他年轻啊,现在练习不晚。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御医们齐齐摇头。

“李珍,你来给陛下和皇太后娘娘演示一下。”

一个小伙子闻言,施礼过后,就练习了起来。

只见对方的速度虽慢,但是每一个动作都超越了人体极限。

他们立马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求从小练习,因为只有孩子的柔软的身体,才能经受住这样的摧残。

而成人练习这些,只怕要受非常大的苦。

朱瞻基见状都一身冷汗,乖乖,这不是玩命吗?

那得多疼?

他立马否决了自己想要练习的冲动,还是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吧。

“难道没有其他类似的功夫吗?”

御医想了一下说道。

“五禽戏和太极。”

李珍又演示了一下这两个功夫,朱家三人立马就决定了,以后就练五禽戏和太极了。

问题得到了解决,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朱棣的床前。

“陛下好事情!瞻基的药有用?”

“是啊父皇,这延寿药最少可以延寿五年。”

“皇爷爷,孙儿不负重托!”

朱棣闻言也高兴了起来。

“好好好,乖孙做的好。”

御医待四人高兴过后,把药端了过来。

朱棣喝下后,只觉得一股力量在他体内诞生,精神也好了起来。

他喜极而泣,越是濒临过死亡的人,越害怕死亡。

朱棣即使是千古一帝,也经受不住这种摧残。

“有效,有效………”

朱棣试过药,效果显着,徐皇后,朱高炽,朱瞻基也高兴了起来。

谁不想续命啊。

不过朱瞻基高兴过后说道。

“皇爷爷,现在的药只够一个疗程。”

“既然有效,我们就要赶快向东华国订购。”

“东华国现在正在面临瘟疫,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重新恢复采药。”

“东洲参必然是有限的。”

“趁着延寿药的消息还没有流传出去,我们要赶紧把药拿到手里。”

朱棣一听关系到自己的生死立马附和道。

“对对对,赶紧给郑义传旨,让他把东洲参都给朕送过来。”

朱棣的话音一起,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朱高炽尴尬的说道。

“父皇,我们好像得罪了郑义。”

“得罪了郑义?谁,谁吃饱撑的,去得罪郑义?”

“朕要打断他的腿!”

徐皇后局促的说道。

“好像是我们几个!”

朱棣一听,刚刚升起的怒火,瞬间灭了,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原来他在这里等着朕郑。”

朱瞻基疑惑的看向面前的三个人。

“不好意思,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随后朱高炽就把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给他说了。

听完朱高炽的话,朱瞻基也沉默了。

玛德,这次做的有点太过分了。

而且更加难的是,人家根本就没有反击,完全是一个受气包。

这怎么办?事情做的太下作了,而且直接把把柄递给了人家。

“就晚了一点啊,要是晚几天,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朱棣也叹了一口气。

“唉,咱们完全落在了人家的算计中了。”

朱瞻基刚开始也觉得这是郑家的阴谋,但是有了东洲的经历后,他不这么认为了。

“也许人家根本就没有打算算计我们呢?”

“郑家从来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你们应该也听说了,为了百姓,他们不惜整个东华国停摆。”

“这其中要花费多么巨大的代价?”

“这样的人,会用大明百姓算计咱们朱家?”

“又为什么不能是,他们郑家正好在等着皇家和首相府的加入。”

“毕竟没有首相府和皇家,郑家医药联盟,又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大殿内再次沉默。

这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来皇家和首相府上门相求,就能完美完成交接。

而他们却上演了一场强取豪夺的戏码。

丢人啊,丢到姥姥家了。

郑家的那些人不知道多恨皇家,多瞧不起皇家了。

弄巧成拙,说的就是他们。

“那,这,怎么办?”

许久以后朱高炽问道。

朱瞻基没好气道。

“还能怎么办,给郑义去信吧,态度好一点,圣旨就不要用在这里了。”

“正好这次我回来,还有一件事情。”

“东华国的工业机械………”

朱瞻基说了很久,又把药方和东洲参的事情说了一遍。

“所以,这东华王和镇海公的封赏,我觉得是要给的。”

“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平息郑家的怒火,还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不然真的等到东华国的农业机械普及的时候,我们大明恐怕很快就要在这场竞争中彻底失败。”

朱高炽还想说点什么。

朱瞻基没有给他机会。

“父皇,你不要忘了,经过这次瘟疫后,东华国的威望会到达什么程度?”

“所谓得道多助,有了这一股东风?”

“谁能确定东华国不会直上云端?”

“我们要做的不是远离东华国,而是要借风使力,不至于落后的太多。”

“国事为重。”

朱棣闻言,点点头,无奈的说道。

“形势比人强,就听瞻基的吧,国家从来不是打打杀杀,你死我活,而且对方还是大明的藩国,我们不能做的太过分。”

“既然不能做过分的事情,不如就借风使力。”

“你不要忘了,大明的土地要远远超过东华国。”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大明比东华国更能发挥出威力来。”

“而且这些机械,可能也只有我们大明的百姓才能买得起。”

“同意此事,利大于弊。”

“而且瞻基说的很对。”

“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我们大明必须掌握,我们不但要掌握,还要利用我们市场巨大的优势,消化吸收不断改进,走到郑家的前面。”

“敌无,我有,敌有,我优,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