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78章 防疫

【叮,宿主初步找到抵抗瘟疫的方法,东华国国运大增。】

【叮,华夏血脉生育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国运大增?”

“怎么就国运大增了?”

“现在的东华国虽然找到了初步治疗瘟疫的方法,但是高效药还没有研究出来,病理也没有研究明白,只能说勉强保住东华国国本了。”

“怎么会国运大增呢?”

要知道回来的这一千人,现在已经死亡了五百多人。

郑长风是特例,因为他身体足够壮,长春功也非常深厚,犯病时间短所以才能保住一命的。

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好命了,犯病时间长,加上长途跋涉造成的身体虚弱,五成多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普通人,即使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一两成的死亡率,也是有可能的。

这明明是大灾,国运不减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大涨?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如果瘟疫蔓延到全球呢?

此消彼长之下?

只要他们受到的损失最小,那么,东华国的相对实力,就会大涨,也就是国运大涨。

完了,这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快,通知宰相府,医馆药材进入国家管控,疫病防疫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把生活物资发下去,确保每人有一年的粮食储备。”

“想办法采购五苓散和理中丸中包含的相关药物。”

“同时加大相关药材的种植。”

“我们有一场艰巨的战斗要打。”

………

(中药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严重依赖草药。

平常没有问题,一旦出现大规模疫情,相关药材,会迅速耗空,而且无法得到补充,只能等来年的收获。

药材只有那么多,是供应平常消耗的,瘟疫属于额外消耗,而且需求量巨大,根本无处补充,耽误防疫。

到时候,势必药价暴涨,假药横行,死伤无数。

而且是无法遏制的。

只有进行国家管控,才能让药得到合理分配。

而西药对这方面的限制就很小,因为是合成药,只要有原材料,就可以无限合成。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主推西医的原因。

不是国家不爱中医,也不是中医不行。

而是因为,全国全部用中药,那么药价必然高企,普通人根本看不起病。

古代看病差不多都是有钱人的权利,普通人一病就是倾家荡产。

这也是乡村偏方横行的原因,因为穷,不能得到正规治疗,所以只能自己谋生,这种情况很普遍。

西药是进步的,绝对不是对立的,小时候平常的感冒发烧,大部分都是一两块钱的药片就可以治好的,这是西药的优势,用中药,没有十几二十下不来。

中药并没有传的那么便宜,而且严重依赖医生水平,普适性不行。

大家都应该有吃中药无用的经历,这是水平不行造成的,没有执行标准,忽悠成分太大,而西医水平不行照样治病。)

………

在东华国进入紧急状态以后,石灰开始大面积铺撒,口罩开始大面积流行,大型集会被彻底取消,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也开始变成了。

“你洗了没?”

“热水够吗?”

“要记得勤洗手,通风,喝热水。”

同时大规模的灭蚊,灭蟑螂,灭鼠运动展开。

到处都在填坑,撒石灰,燃蚊香,丢樟脑丸,灭蟑螂,放狗猫………

“喝热水”成为了最美好的祝福。

一级防疫的效果是明显的,虽然瘟疫还是蔓延了开来,但是中标的不多,而且因为药材管控和专业治疗,死亡率也变的很低。

东华国受到的损失很小,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和这里一样的。

全民防疫需要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需要成熟的团队。

女儿国即使得到了东华国的全面支援,也依然死亡了一成的人口,本土奴役更是几乎损失五成。

这还是好的,其他地方死亡率更是直线飙升,即使有东华国传过来的治疗药方,大明人依然造成了两三成的死亡,本地人更是三成到七成间徘徊(寒冷的地方霍乱传播受限,干旱少雨的地方也受限,瘟疫不是万能的。)。

损失最大的是朱允炆的帝国。

因为残酷的奴隶制度,本地奴隶几乎死绝,普通人更是因为贵人的药材垄断,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亡率超过了三成。

大量的人开始向东华国转移,只有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他们才明白,哪里好。

至于什么人上人的权利,有命重要吗?

这就是封建的弊端,资源过于集中,一旦遇到大灾,底层人只能等死。

朱允炆这段时间都快急疯了,这是他努力经营了十几年的成果,现在却在一夜之间倒退了十年。

那些投奔他的王公贵族,此时却是一毛不拔,还大发国难财。

让郑和建文帝国岌岌可危。

“混蛋,混蛋,这群蛀虫。”

他已经有重拾太祖重刑的心思了。

但是他几乎要被这群人架空了,屠刀不是那么容易举起来的。

“蠢啊,朕太蠢了,别人不要的垃圾自己当成宝。”

“朱棣为什么对这些人赶尽杀绝,难道真的只是想迫害他们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根,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因为这群人是亡国之祸害啊。”

“糊涂了。”

看看东华国,再看看自己,他到来的时间并不比郑义短多少。

现在人家已经是人口千万左右的强国,而自己勉强到达百万。

即使这百万人,在死亡一批,逃跑一批后,只怕也剩不下多少。

“还能有五十万吗?”

朱允炆想哭。

另一边。

朱瞻基已经乘船走到了吕宋。

瘟疫还没有传过来,但是关于瘟疫的消息已经传的满天飞了。

这多亏了郑义组建的信鸽通道。

他提前一个月把瘟疫的消息传到了大明的郑家商行里。

随后郑家就开始大规模收购药材。

同时开始在大明各地联络医馆,组成郑家医药联盟。

在朱瞻基到达吕宋的时候,医药联盟已经完成了防疫和治疗瘟疫的培训。

郑家商行除了向东华国运送了三成药材外,其他药材都囤积在了各地的医馆中。

刚开始朱高炽还莫名其妙,害怕郑家垄断医药行业,准备对郑家展开打击。

郑家反应很快,在朱高炽刚把想法透露给首相府的时候,就把瘟疫的消息传播了开来。

短短几天,药材的价格就翻了十倍。

五苓散和理中丸的相关药,更是翻了二三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