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56章 视察双龙城

和弓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刀,牛头………总共七个部落。

他们早就被东华人的生活腐蚀了,让他们重新回到茹毛茹血的生活,他们无法接受。

所以他们直接向东华人投降了。

对于这些人,杨浦欣然接受。

正好东华国非常缺人。

消失了很久的奴役制度,再一次在东洲出现。

至于斧头等人,在拿到东华人给的物资和武器后,就快速迁移走了。

具体去了哪里,郑义没有管。

没有了他们,还有其他的部落加入东华国的阵营。

新的附庸部落,都是一群穷鬼,就连现在手里的武器,都是从东华国借来的。

郑义来到了月河和明河交叉口的双龙城。

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正在劳作的奴役。

“还是老办法好用啊。”

“你看,这建设速度不就上来了。”

“在我们保证种族优势的时候,适当融合一些本地人,是行得通的。”

沈炼面对东华国打开的新局面,也很高兴。

有了七个部落的加入,直接让东华国,多了十几万的免费劳动力。

让急缺的人力,得到了缓解。

“杨大人的方法确实不错,以前为我们开疆扩土的部落,这样也有了出路,可以直接转化为奴役。”

“有了成为东华国人的希望,他们也不至于和我们拼命,为了东华国的身份,他们工作起来非常卖力。”

“而那些新加入的部落,又非常贫穷,还欠了我们那么多的钱,只能为我们开疆扩土。”

“等到他们生活好起来之后,没有了奋斗动力,我们可以继续把他们吸纳进奴役营,再招一批新的仆从部落。”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美的循环。”

“为东华国征战,为东华国劳作,最后成为东华国的一份子,继续为东华国奉献力量。”

“这样一来,最艰苦的工作,有这些人做了,我们的移民,可以过的更轻松。”

“也更能吸引新的移民。”

“最重要的是,这样还可以解放非常多的工人。”

“东华国的崛起指日可待。”

沈炼脸上的笑意已经止不住了。

郑义也笑了起来。

“我也没有想到,当初角斗场的一些想法,会被杨浦完善到这种程度。”

“原本我还想,最后需要东洲军出面镇压叛乱,把这些部落全都打进罪役。”

“没想到杨浦变通了一下,直接解决了仆从部落叛变的问题。”

“和平为东华吸收了大量的奴役,更是完善了这套系统。”

“上兵伐谋,不过如此。”

沈炼也点点头。

“你一直说要重视外交,现在我才深有体会,有时候,一场外交的胜利,不下于一场战争的胜利。”

“战争需要牺牲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但是外交却不需要,他们只需要一张嘴,就可以解决几十万大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他们两个人说话的时候。

新任的双龙城城主,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见过宰相,副相大人。”

郑义跳下马车。

“双龙城你建的不错啊,不到一年已经颇有规模。”

林峰谦虚道。

“都是按照哈城模板来修建的,府衙里,不需要做太多事情。”

“只需要规划出商业,工业,住宅区,然后把地分出去就行了。”

“然后,他们自己就建成了。”

林峰说的很有理。

因为现在东华国就是这种套路,地标插满,确定城市中心。

然后套用旧有模板,规划道路,分地。

剩下的只需要工厂主,商业主,普通百姓们自己建造了。

建设需要的木材,除了名贵的,其他几乎是免费送。

这也是双龙城到处都是木房子的原因。

等到以后有钱了,他们可以升级成石头房子。

这就是郑义现在看到的场景。

整个城市热热闹闹的,甚至大部分地方还是土路。

道路的两旁,甚至有人的土地上,只是搭了一个窝棚。

但是秩序井然,即使是一片空地,也没有人随便闯入。

而即使是住在窝棚里,窝棚的主也非常高兴,见人就笑。

“哎,做工去了?”

“好啊,好!”

“吃了没?”

道路上更是有很多人赶着马车,售卖农产品。

“土豆,黄瓜新鲜的很,来点吗?……”

郑义连忙摆手。

“大姐,我路过。”

应付过热情的大姐后,郑义才回头说道。

“这种烟火气,最能激发经济发展。”

“像这种民间的经济活动要多支持,尤其是我们现在创业的初期。”

“要给予民众,最大的宽容。”

“如果这种移动摊贩,影响到了交通,那就设定好移动摊贩的售卖地,和售卖时间。”

“不要一刀切,野蛮的禁止。”

“施政要细,不可野蛮粗俗。”

林峰点点头。

“这些我记下了。”

“这段时间摊贩问题确实比较多,府衙也在讨论,是否禁止民间贸易,来为商店铺路。”

“宰相大人的话,我们会加以参考。”

郑义点点头,他并不是一定要让别人按照自己的说的做。

只是让他们有个参考。

资本最能裹挟人,他们可以通过影响力,打击民间自由经济。

像禁止摆摊,禁止养猪,禁止这个,禁止那个等等……

本身就是为了赶人进入门店,不然都摆摊了,店铺就发展不起来。

但是这样也提高了创业门槛。

直接阻断了阶级通道。

会加剧贫富差距。

为什么另一个时空的淘宝,直播卖货会那么繁荣。

根本原因还是创业成本低。

沈炼这时候问道。

“林大人,现在双龙城有多少人了?”

林峰也感觉刚才的话,有点得罪了郑宰相。

但是每一地,都有本地自己的施政方法,对于别人的指手画脚,自然的就会有抵触。

参考是他们最大的让步了。

毕竟他们要为百姓负责,这直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继续干下去,还有赏功钱的多少。

“城内大概有十五左右。”

“双龙城下面的村镇中有十七万。”

“明年,双龙府,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再需要中央的输血。”

沈炼闻言双手一拍。

“好。”

“明年我们的主要移民方向是月河平原,双龙府中央会减少投入。”

“当然,中央会有其他辅助政策。”

“比如粮食采买,牲口采买,商品采买等等,优先会选择双龙府。”

“这是借鉴了以工代赈的法子。”

“以商代助,可以让你们快速投入生产,让企业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