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51章 拉大明入地中海

“你………”

朱棣差点被气疯。

明明是通过大明的资源开发的,你说是东华国的。

你这不是吃里扒外吗?

但是又没有办法,郑家是他们皇家逼到海外的。

即使是这样,他还不善罢甘休。

还想着抢夺郑家的海外利益。

自己做了初一,也怨不得别人做十五了。

郑家的产业重心,开始向东华国转移了。

郑家海外据点所有权的转移就是明证。

这是报复。

陆丰面色淡然。

所谓确权,其实就是告知。

没有和其他藩国有利益冲突,也没有利益纠葛,那这份确权书,就是真实有效的。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巴士拉。

但是陆丰并没有太过纠缠。

果断弃了。

独霸波斯湾并不是一个好事情,大明过来可以吸引火力,对郑家来说,再好不过。

可以直接震慑波斯湾的各个势力。

简直好处多多。

朱棣却不愿意咽下这口气。

他冷冷的说道。

“既然要确权,那拜占庭划给大明的那些地方和岛屿,郑家是不是要交还给大明?”

据他所知,郑家的生意可是严重依赖那些地方的。

陆丰既然做出了决定,当然早就有打算。

“陛下,虽然很多地方确是划给了大明,但是还是有很多岛屿是拜占庭国王赠送给索菲亚公主的。”

“而且即使是在大明划定区,郑家也有很多土地,那是属于私人的。”

“既然陛下说起来了。”

陆丰又掏出了一份文件。

“陛下,这是索菲亚公主把自己的领土捐献给东华国的文件。”

“地中海的那些岛屿,有一部分,是属于东华国的。”

“麻烦陛下确定一下,然后通晓于诸国。”

朱棣在听到拜占庭国王移交给郑义的那些海岛和陆地的时候,就知道这次又输了。

当初设定大明划定区的时候,拜占庭的一些岛屿并没有划给大明。

还有土耳其海峡处的一部分领土,也没有划给大明。

拜占庭不想完全放手海峡的利益,这是他作为后手留下的一部分土地。

结果最后这货跑路了,这些地方也转给了郑义。

朱棣原先对大明划定区,是一点都不在乎的,距离太远了,北线丝路的控制权也不在朝廷手里。

所以对于大明划定区朱棣根本就没有想过派遣军队和官吏入驻。

而且索菲亚公主嫁给了郑义,保护拜占庭的义务理所当然的要郑义来履行。

郑义要给大明白白打工。

结果后来他把这地方都给忘了。

那里也完全成了郑家的天下。

成为了郑家北线贸易的重要节点。

现在想起来想要以此来恶心陆丰,却落入了陆丰的圈套。

被他抓住机会提出了确权。

那这大明划定区,应该怎么办?

正式收下?那就要派人过去,还要派军舰过去。

这明显是直接分散了郑家在欧罗巴的压力。

如果不派人过去,那郑家会不会趁机吞并,明明是你不想要的,东华国是捡了一个破烂,你也无话可说。

到时候,东华国说那里是自己的地盘,形成既定事实,那就有的扯皮了。

没有办法,大明也需要在地中海插入一个钉子。

到手的土地,是不可能放弃的。

“瞻基去拿当初确定的大明划定区,我们确定一下归属。”

“然后你拿给夏原吉,让他派人治理这块地方。”

“就叫西海府吧。”

陆丰闻言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随着战争的深入化,说实话,郑家在地中海的领地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尤其是奥斯曼人,看大明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所以就有点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害怕大明。

但是郑家还没有到让他们害怕到不敢触碰的地步。

而且拜占庭的那些海岛,就像是扎在他们咽喉里的钉子。

不除不快。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引入大明。

郑家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大明到达后,他们也能抽出人力来处理东华国到欧罗巴的航线问题。

现在这条航线已经被欧罗巴人把持了。

尤其是英国和西班牙人,都在疯狂建造海船,就像的下饺子一样。

新大陆的利润,开始爆发起来。

这极大的鼓舞了他们殖民新大陆的信心。

郑义要想从英国和西班牙人的眼皮子底下,打开这条航线。

那么在地中海组建一支舰队,威慑西班牙和英国,就变的势在必行了。

很快大明决定派人治理拜占庭故地的消息,传到奥斯曼人耳朵里,也传到了蒙古人耳朵里。

奥斯曼人,立马收起了他们的小心思,蒙古人也有了继续和欧罗巴人打下去的信心。

大明就像一个定海神针。

浇灭了奥斯曼人的野心,也威慑了蒙古人。

同时也给了他们信心。

尤其是赵王朱高燧的胃口已经喂饱了,再也没有了领土上的索求。

打下的地方,都是他们自己的。

让他们感觉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在和欧罗巴人的战争中,也更加积极了。

一时间打的欧罗巴联军苦不堪言。

这时候的欧罗巴人,说实话,除了条顿骑士团这样类似十字军的军队,其他都是小贵族的私军,战斗力实在是一般。

也就和东欧仆从军打个有来有回,属于菜鸡互啄。

一旦遇到奥斯曼人和蒙古人,都是溃逃的命。

这时候就要依靠人数优势和各国主力军上了。

蒙古人和奥斯曼人就被这群正规军,遏制在了神圣罗巴的东部。

立陶宛,波兰,奥匈帝国等等,都已经完全沦陷,成为了奥斯曼和金帐汗国的一部分。

另一边。

郑义也接到了陆丰的回信明白了事情已经办妥了。

他并没有太过乐观。

朱棣这人,从来没有认输过,算计他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过,虽然次次吃亏。

但是每一次也让大明得到了好处。

“只怕东华国要被针对了。”

“郑家的产业转移速度要加快了。”

对抗已经开始,那后方绝对不能放在别人的地盘。

北五府不能放弃,核心产业必须转移。

这是一场持久战。

果然没有过去多久,大明国家安全管制条例,就颁布了。

蒸汽机和钢铁成了限制产品。

不允许大肆外售,诸侯国的需求,需要得到朝廷的审批。

这不就是针对东华国的吗?

这些都是东华国的主要进口商品。

郑义在得到消息后,说道。

“看来东华国,要先一步展开矿产开采业了。”

“可以交给本地人来开采,正好这段期间,他们的男女比例有点不平衡。”

“精力无处可发,正好用来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