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37章 捐土为国

朱权的野心,还是很大的,同时他又非常理智,能够直接抓住事情的根本。

虽然以前朱盘炻虽然因为避嫌的原因,没有敢在军政权谋上下太大力气。

但是他有着成熟的思维,在宁王这个经历丰富,擅长谋略的家伙熏陶下,也慢慢开始有了一点样子。

还有一个事情,朱权没有说。

女儿国的出现打乱了他的一些谋划。

交通要道的商业利益和军事价值,自古以来,都是无比巨大的,很多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而中通地区,就是他能谋划的一处重地。

但是女儿国直接杵在了他的前路上,现在更是开始图谋山那边的一片沃土。

而那片地方,也是他想要但是暂时无力占领的地盘。

他手里的几十万人,根本管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而且那地方的人也很凶,有些部落很多还在吃人。

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持,才能在那边立足。

而女儿国的头领却是郑义当初的手下,或者说女人。

这样一来,他就不能直接出手了。

只能假手于人,达成目标。

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郑和。

这才是真的麻烦。

中通地区的事情,很快也传到了朱允炆的手里。

因为矛的身后有他的影子。

相对于朱权,朱允文,现在更加阴险。

这和他常年躲躲藏藏分不开关系。

也让他的眼神里多了很多阴郁。

而且至今他的子嗣也没有被朱棣封到东洲,听说是封到古里地区。

说是为了照顾他们,实际上,谁都知道,那里有汉王,而身毒是汉王的囊中之物。

把他的孩子封到那里,目的不言而喻。

他们敢扩张吗?

一扩张就触碰了汉王的利益,所以,他们是空有名头,而没有实地。

其实他是最没有朱家包袱的人。

而他给郑义添乱,纯粹是为了利益。

他的地盘环境太不好了,都是山地,西海岸的平原的也只适合种点玉米。

想吃点馒头都不行,更不要说大米了。

可以说,他对郑义抢占的地盘,可以说是羡慕嫉妒恨。

他夹在郑义的领地中间,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也想破坏郑义这种夹击他的形式。

而且现在他即使想更改封地也更改不了。

因为已经受到朱棣定封了,改不了。

他把手里的情报一丢,颓丧的坐在龙椅上。

到现在他已经发现问题了。

这群老顽固们过来投奔他,虽然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

但是大量的利益也被他们分割出去了。

而且依靠的还是老一套。

不过现在圈养不了汉人了,他们改圈养本地人了。

一个个都是老爷,站在这群本地人头上疯狂吸血。

这些年本地人的暴动,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

这些老爷们依然过得很好,他这个皇帝得到的利益却没有增加。

而且现在这群人大有一副逼迫他不再增加皇庄和商税的意思。

这也就是从本地人抢夺来的黄金白银够多,不然现在他都要仰这群人鼻息了。

和郑义的领地一比较,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但是这群人现在是他的中流砥柱,可以说,他已经被这些人架起来了。

如果他敢说要学习郑义,只怕第二天他就会横尸街头。

他也就是占了封地是他的光。

才让这群人不敢太过分了。

“必须增加皇庄和移民。”

“在皇庄里要学习郑义。”

“培养新势力,不然以后只怕真的会被这群人架空。”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郑义和朱棣对他们那么狠了。

简直是死不足惜。

他现在都想砍死他们。

“洪一,再派人回去,联系暗卫,告诉朱棣,我需要移民。 ”

“而且是拥有新式治政经验的官吏。”

“郑家最新式的火器,也要来一万。”

没错,朱允炆这里也有一个洪一。

暗卫是朱元璋留下来的,投靠朱棣的有一群人,跟随朱允炆的也还剩一些。

不管是谁的,都是以洪一,洪二这样的方式命名。

洪一站了出来,领旨。

“遵命。”

看着洪一出去后,朱允炆才继续整理这段时间的情报。

明湖城偷鸡不成蚀把米,中通地区能用的工具人,几乎要被郑和杀完了。

领地往东北,有很多欧罗巴人,自己船不多,无力出手。

没办法这群老顽固并不热衷海洋贸易。

西海岸因为要和郑家做生意,才有一些船。

东海岸,几乎啥都没有。

要想把船运过去,就要买大船,是那种可以抵抗惊涛骇浪的船。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饶到东边的海洋。

但是欧罗巴人听说不好对付,自己花费巨资,把船送过去,能干什么?去和欧罗巴人拼?

或者是去为欧罗巴人送船的?

所以不合算。

目前来说,还是移民,移民,再移民,没有人,啥都做不成。

而他能够争取的对象,就是大明朝廷筛选出来的那些能力不行的酸儒。

屮!

又是这群垃圾。

不行,不能要这样的人,不然真的就完了。

要人,最好是北五府的人,宁可出高价,也不能要这群狗东西了。

朱允炆正在头疼的时候。

郑义终于回到哈城明华城。

关于建立东华国的提议,开始在明华城流传。

然后向其他城市蔓延。

沈炼,杨浦听说郑义要建国了。

立马投了赞成票。

俗话说师出有名,以镇国封地名义行事,和以东华国封地名义行事,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立国后,他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推行自己的制度。

再也不需要担心对大明的影响了。

他们就成了独立的个体。

“王,我的王,你总算要立国了。”

杨浦也很激动,自己这踏马不是又要升官发财了吧。

再捞一个一国重臣当当?

“这太好了,郑国公变成了东华国王。”

“我们这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郑义闻言不得不打断两个人的意淫。

“咳咳……!”

“我不准备做国王!”

“什么?”

两个人瞪大了眼睛。

“你不做谁做?”

“啊……我明白了,是郑大人。”

“这样也可以。”

“就是……郑国公,还是你来做更好。”

郑义无奈的摇摇头。

“我是说,这个国家不设立国王,只设立最高执政官。”

“从官员升迁制度中而来,再经过推举,五年一届,最多两届,也就是十年。”

“这………”

沈炼和杨浦真的被惊到了。

要知道,这可是郑义的封地,是属于私人的。

如果郑义不做国王,那郑家就相当于直接把封地捐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