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303章 郑义的应对

“那我们这段时间的产业?”

陆丰见郑义没有再解释的意思,也没有追问,而是问出了自己迫在眉睫的事情。

郑义想了一会儿,说道。

“朱家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不会对我们全面围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在我去东洲之后。”

“皇家的主力,应该是我们郑家的兵工厂。”

“这次北五府的威胁,让他们明白了,兵工厂在私人手里的危害性。”

“那么以后,对私人兵工厂的限制会非常多。”

“这是你要注意的。”

“另外就是钢铁业和蒸汽机了。”

“虽然这些对朝廷不会形成武力威胁,但是他们却是决定了大明的运输业和工商业基础。”

“他们早晚会控制的。”

“受限制可以,但是我们一定要拿到一定的话语权,不能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方面你可以在这次的大明商会会议上,提议成立大明军事工业商会。”

“来配合朝廷制定政策。”

“这样我们就有了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即使拿不到,最少也可以拿到审查权和建议权。”

陆丰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少爷,朝廷会不会把兵工厂收回国有?”

郑义摇摇头。

“朝廷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兵工厂。”

“但是他们的竞争力你也看到了。”

“而且欧罗巴的新式火器,也已经开始大面积普及。”

“东西方的竞争开始了。”

“大明在这个时机上,不敢乱来。”

“因为一旦火器被欧罗巴人超越,大明的西部将会面临全面溃败。”

“京城距离西部,太远了,也没有人口优势。”

“而且赵王的封地也定在了钦察地区,朱棣不会不在乎他儿子的命的。”

“而再过二、三十年,大明将直面东洲的竞争。”

“到时候朝廷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们可能主动增加朝廷和皇家的军事竞争力,但是绝对不会消灭民间军事工业。”

陆丰吐出了一口气。

“这样我就放心了。”

郑义走后,郑家诺大的产业,就在他手里了。

如果说心里不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有了郑义的分析,他心里安定了不少。

郑家只要能够守住军事工业和钢铁业,蒸汽机业。

那郑家的地位就可以稳住。

郑家和朱家就是再竞争,也不会撕破脸。

这就是军事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性。

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大明军队的战力和大明的经济。

这不是朝廷能够承受的代价。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为什么那么牛逼,想让打仗,就打仗,这就是原因。

郑义把陆丰送走后。

郑和又冒了出来,眼神复杂的看向郑义。

“我怎么感觉你还埋藏着阴谋。”

“你要有分寸,不能太过分了。”

郑义呵呵一笑。

“放心,不会让你难过。”

“都是阳谋,也是必然的。”

“有没有我,大明还是会向那个方向发展。”

“这是政治体制决定的。”

“除非皇家愿意放弃手里的利益。”

“但是这可能吗?”

郑和还是不明白郑义挖的坑在哪里。

利益?

朱家的利益?

这太难了,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不就不想了。

“我不想你们之间发生战争?”

“都是大明人,那样做,对不起大明百姓。”

“也对不起列祖列宗。”

“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郑义叹了一口气。

这个他是真的办不到啊。

这个世界是由利益催动的,而不是文明道德。

为了利益,同族相残的事情太多了。

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武则天又干了些什么?朱棣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李世民杀兄弑弟,武则天屠戮骨肉,朱棣还算是是好的,但是曾经对他那么好的朱标太子,他又是怎么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东洲于大明远隔重洋。”

“我只能说,战争成本,大明承受不起,东洲也承受不起。”

“最少三百年内,我看不到东洲和大明全面战争的可能。”

郑和闻言,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有点害怕自己这个继子。

太妖孽了,自从那一日他躺在床上向他陈述下西洋的利弊之后,大明的发展就像坐上了鲲鹏,一日千里不足以形容这种变化。

短短不到二十年,大明的版图扩大了十多倍,国库收入更是从千万两增涨到了八亿九千万两银币。

海船更是飘荡在整个星球上。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这一切,都是谁带来的?

自己的这个妖孽儿子。

他不认为朱棣有这种能力。

他是了解朱棣的,依据朱棣的能力,他死之前最多拿下漠北。

至于其他地方,就想都不要想了。

他知道朝鲜,倭国和海外对那些朝臣意味着什么。

不毛之地,蛮荒之地,外邦异族,小国寡民………

反正就没有能够让他们看上眼的。

这样的一群人主宰朝堂,你又能够期望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

文人可是连军人的开疆扩土,都看不上眼的,只会认为他们好战必亡。

“哎,为父也算是戎马一生,看过太多的死亡了。”

“也看过了无数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安定的生活太难了。”

郑义再次摇摇头。

大争之世,不争就是倒退。

你不争别人争,别人争到了,会强大起来,最后还是会来打你。

把冲突地选择在别人的地盘上,才是对大明百姓最大的善良。

这些郑和不懂。

郑义明白,郑和这应该是岁数大了,厌倦了战争。

他可以理解。

自己到那份上,也不希望,天天喊打喊杀的。

安享晚年,是每一个老人的愿望。

“爹爹,我一直在努力,让大明变得更好,让后代生活的更好。”

“这可能和你期望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目标绝对是一致的。”

“东洲会是我们大明人的家乡,大明也是我们大明的家乡。”

“未来这个世界,都会以说汉语为荣。”

“会以汉字为主要的交流文字。”

“父亲,儿子的目标是世界大一统,是世界大同。”

“消除分歧才能消除战争。”

“为什么自古以来,战争不断?”

“那是因为习性不同,有分歧,有利益冲突。”

“我就是在消除这种分歧统一各族的利益。”

郑和觉得自己说不过郑义,再说下去自己都可能被郑义说服了。

郑和现在都觉得自己理由站不住脚。

自古以来,文明就伴随着战争。

没有战争?

这是什么样的奢望。

改善朱棣和儿子的关系,再一次失败。

“好吧,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就不掺和了。”

他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