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98章 朱棣来访

镇海港。

郑义在得知朝廷要组建大明长老院的时候,也惊讶了一下。

对于这种自断双臂的事情,是很难发生的。

但是他真的成了。

“奇怪,太奇怪了。”

郑和这时候走了进来。

“什么奇怪?”

郑义把朝廷的最新情报递给了他。

郑和是十天之前回来的,也是太过担心郑义了,放心不下。

东洲现在有了姚广孝沈炼等人,一切已经进入到了正途,所以他就赶回来了。

看完手中的情报之后,郑和也有一点诧异。

“皇帝竟然有这种魄力?”

郑义也很疑惑,根据他的了解,朱高炽是有一点软弱的,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出乎意料。

这时候,郑和说道。

“杨浦干不了多久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郑义闻言沉默了。

对于这种高管,其实用起来并没有那么顺手。

因为一直以来两方根本不是一个系统的。

贸然空降,必然对已经形成系统规范的自己这方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情况,他们宁可自己培养,也不要这种不合拍的高管的。

但是杨浦和郑义的关系又很好,他对郑义的推崇更是人尽皆知。

怎么用这个人是一个大问题。

郑和看出了郑义的为难,说道。

“他也可能是朝廷故意赶过来的情报人员。”

郑义无奈的笑了。

这个借口可不好。

“只要他来,咱们就收。”

“不管是不是间谍,我们都不能往外推,尤其是现在在我们大力吸收移民的时候。”

“而且是间谍又怎么样,就是间谍也要为东洲的建设做出贡献。”

他是真的不怕间谍,大势,远远比间谍更有用。

而郑义是最善于经营大势的。

郑和哈哈一笑。

“你心里有谱就行。”

“说实话,现在的东洲不缺他一个人才。”

“可有可无。”

郑和说的很对。

因为这些年郑义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北五府推行的教育策略,让北五府的识字率,大大增高,尤其是新一代,识字率高大八成以上。

而这群被郑义忽悠的不要不要的年轻人,很多都迁移到了东洲。

还有很多沈炼带出来的治政能手,也去了东洲,让东洲现在的治理更加高效。

那里是真的不差一个杨浦。

这时候有人走来了过来。

“报,国公爷,有人前来拜访。”

郑义疑惑的看向郑和,郑和表示自己也很迷茫。

“是谁?”

卫士说道。

“说是姓朱。”

郑和闻言一怔。

“难道是?”

郑义却是抬脚向外走去。

“去看看就知道了。”

来到厅堂,果然朱棣带着朱瞻基已经坐在那里喝茶了。

郑和见状,赶紧施礼。

“奴婢,见过陛下。”

郑义一听郑和自报奴婢,心中就一阵不痛快。

现在他们郑家可不欠朱家什么了。

这家奴的身份,实在让他膈应。

所以他连招呼都不愿意打了。

只是抱拳一礼,算是打过招呼了。

朱棣闻言,却是笑了起来。

你郑义再牛逼又怎么样,还是我们老朱家的家奴。

连你辛辛苦苦打拼的一切,最后还是为他们老朱家做了嫁衣。

“郑和免礼吧。”

“我也是听闻你回来了,所以过来看看。”

“要不然我们两个再见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朱棣的话音充满了感情。

让郑和的眼睛都有点湿润。

主仆那么多年,还是很有感情的。

而且朱棣对他的信任是非常重的。

要不然历史上,朱棣也不会把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交给他。

但是这份信任早就断了。

在他自主建设旧港贸易城,勾结商人,组建欧罗巴探险舰队的时候,这份信任就没了。

而等他探明欧罗巴航线,回来后,这种信任彻底终结了。

如果不是有郑义这个妖孽。

只怕郑和的下场会非常凄惨。

两个人面对现在的境况,也非常唏嘘。

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太监会有这样一个妖孽的儿子。

更不会想到,太监之子,最后能够成为镇国公。

更不会想到还能封国。

现在的郑和已经不是太监了,如果郑义愿意,他可以成为第一代国王。

更不要说,郑和自己也是侯爵,也是可以封国的。

“是啊,世事转变,竟然如此无常,当初臣还觉得能够策马南洋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谁能想到,臣最终竟然踏遍了这个世界。”

踏遍了这个世界?

朱棣瞬间抓住其中有信息。

“你完成环球航行了?”

郑和摇摇头。

“没有,不过也算完成了。”

“臣从东洲航行到了欧罗巴,又从欧罗巴回到了东洲,算上臣以前的航线,也算是完成了环球航行。”

“这还要多谢那些欧罗巴人。”

“他们找到了东洲,而臣利用他们找到了欧罗巴。”

朱棣眉头一皱。

“欧罗巴人竟然已经踏上东洲了?”

郑和点点头。

“已经有将近两万人到了东洲。”

“欧罗巴距离东洲只有大明距离东洲距离的三成。”

“所以,他们的移民速度很快。”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遇到了对手。”

“分封完后,大量的大明勋贵到达了东洲,都在抢地盘。”

“双方早晚会遇上,面对大明勋贵,区区两万人,不足挂齿。”

“不过,好像欧罗巴人,很重视东洲,向东洲赶来的海船越来越多了。”

朱棣是一个军事家,很快就明白了东洲的现状。

四战之地。

不过原来他是准备让那些勋贵去和郑义杠的,现在突然出现的欧罗巴人,打乱的他的这个谋划。

尤其是这距离上的差距,就让东西方的战争短时间内结束不。

大明现在处于强势,但是人家补给比大明方便。

双方互有优劣。

有了共同敌人的大明勋贵,又怎么内讧?

不内讧?那郑义?

嘶…………

依靠郑义的能力,怕不是过不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北五府啊。

再加上郑义的战力,那未来东洲是谁的就一目了然了啊。

还好有一个巨大的海洋阻隔,不然,只怕东洲在未来会成为大明的死对头。

朱棣此时是既庆幸施行了分封,又害怕将来和郑义明刀执杖的干上。

不过这一切都轮不到他担忧了,因为自己已经是太上皇了。

去求吧,让后代头疼去吧,儿孙自有儿孙福。

只要自己够强大,就不怕他们跨海来战。

不过这样的话,海上的那些岛屿就不能任凭他们自由了,这些岛屿都要成为大明的一块块盾牌。

用来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