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72章 见太子

世界上有公平吗?

有,不过是相对公平,而不是绝对公平。

对于朝廷利用扶桑府,抢夺北五府与东洲之间的经济利益,郑义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

尤其是现在,北五府的经济已经全面超过了南方。

就连朱棣正在修建的身像,都是以北五府为主导。

南方的那些人,根本没有技术建造如此巨大的雕像。

这需要巨型钢架结构为骨骼,以花岗岩为主体,以大理石为表。

整个雕像将重达万吨以上,这还是雕像的上部多为空心的原因。

如果全部做成实心,将会更加重。

支撑这么大的重量,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朱棣不得不把这个伟业,交给北五府的工程院。

这种南北的差距,让朱棣内心不能平静。

因为从来皇家都是掌握着世界上,最强技术的势力。

现在,在他主导的地盘上,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技术,已经全面落后于北五府了。

这对皇家的声望打击是非常大的。

这就是朱棣宁可得罪郑义,也要扶持扶桑府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增强朝廷在东洲的影响力。

谁主导航线,谁就主导了东洲的未来。

许加强怀着忐忑到了上海,码头的不远处,就是正在施工的朱棣雕像。

因为上海是滩涂地形的,没有稳固的地基,所以整个雕像的建造的地基,非常巨大。(可以参考明皇宫的地基。)

应用的是整体联合深层浇筑的技术。(参考现在建筑打打深桩的技术。)

整个地基下面,是无数的水泥岩石柱。

十几万人的施工场面,深深震撼了许加强的神经。

“陛下的雕像建造的如此雄伟,有超越秦陵的架势。”

“真乃千古一帝也!”

现在拍马屁,绝对是有必要的,到了人家的地盘,还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卫盯着他们呢。

原本意气风发的徐大力,现在也忐忑起来。

自己以前,是不是对皇帝有什么误解?

你看看人家为了一个雕像就能招十几万人,给他干活。

听说这底座下的地桩里,有很多人桩,里面埋葬了很多倭奴。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以人为桩,虽然自古有之,但是这里有多少柱子啊,这得有多少人桩啊?

残忍,残忍至极。

而且依照朱棣的性子和朱元璋的前车之鉴,作为手里沾满血腥的皇帝。

他会心平气和的和自己这些人谈判吗?

徐大力看向许加强。

“还好有这个出头鸟,皇帝发怒,总不会把自己这样的陪衬也杀了吧。”

想着,他愈加的谨慎起来。

以至于一路之上,徐大力送出了无数的神仙果,恭维了无数的大小官吏。

许加强都看不下去了。

“大力,我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贿赂地方的,你再这样,可能没见到太子殿下,我们就因行贿,被人咔嚓了。”

徐大力实在是紧张过度了,所以失了分寸。

在北五府,他是个人物,到了这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孙子。

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恐惧,随着越来越接近皇宫,越无法压抑。

这是心理病,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

但是条件一出现,就会一眨眼间犯病。

“许兄,你说陛下会不会咔嚓了我们?”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许加强强自镇定。

“我们代表的是北五府,也代表了镇国公。”

“你先前的行为,让我们陷入了被动。”

“以后不要这样了。”

“咱们国公爷,也不是好惹的,如果你继续帮倒忙,回去后,自己迎接国公爷的怒火吧。”

“咱们国公爷,杀的人并不比咱们陛下少。”

徐大力根本没有听进去,实在是郑义一直以来都太过人畜无害了。

相反朱棣的光辉事迹历历在目。

而且他曾经就是可以被高官权贵,随意欺负的狗,早就有了心理阴影。

“尽量,尽量。”

“如果可以,我就不陪你去见太子了。”

“我感觉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休息。”

许加强心里怒骂徐大力,要不是你丫的捣乱,自己怎么会过来?

尼玛,你这把老子推出来了,然后自己想退缩?

做梦!

“拜贴,早就交给了太子殿下,你如果不去,就是对太子殿下的大不敬,你想死吗?”

许加强恐吓道。

徐大力听到许加强的话,浑身一震,这是逃不了了?

他感觉自己腿软了。

救命啊,谁能帮帮我。

我以后再也不装逼了。

可惜没有人回应他,而且为了防止这货跑路,有两个同伴夹住在了他的左右,根本不给他一点机会。

许加强感觉很满意。

来到皇城,递上了访贴。

很快朱高炽就让人把他们带到了会议室。

“草民等,参加殿下。”

朱高炽一眼就看到了战战兢兢的徐大力。

“都坐吧!”

然后一指瘫在地上起不来的徐大力。

“他是怎么回事儿?”

许加强连忙告罪。

“请殿下赎罪,他是徐大力,现在经营烟草生意。”

“他这是没有见过天颜,所以过度激动,有点脱力。”

然后赶紧指示他的同伴。

“你们赶紧把他扶起来。”

朱高炽一看如同面条一样的徐大力,一下子就知道原因了。

就这心理素质,还来谈判?

郑义这是脑子糊涂了啊。

好事儿,好事儿。

“坐吧,都坐下说话。”

“镇国公可有什么对我想说的吗?”

许加强赶忙拿出一封信,递给朱高炽。

这是他千求万求才得来的。

朱高炽拿到信打开。

只见一张纸上,只有四个字。

天下一家。

下面是郑义的落款。

臣,郑义。

一个一家,一个臣,内里有千万含义。

简单说就是,都是一家人,一碗水要端平,不要太偏心了,不然小心离心离德。

臣,则是表示,北五府是大明的,我没有什么想法,而且我也没有什么二心。

你要好自为之,不要欺人太甚。

朱高炽是非常了解郑义的,所以解读的非常准确。

依照郑义的性子,他会向你示弱?

绝对不可能!

在他心里还是君视臣,臣视君那一套。

自己的父皇都敢怼,会向自己低头?

看过之后,朱高炽随手把信扔进了火盆里。

这种东西,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不是可以让外人看的。

当然,也不能让朱棣看。

不然两个犟种,谁知道能闹出什么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