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60章 朱棣回京

永乐十六年。

清平计划圆满完成,大明境内所有都司和宣慰司,全部废除。

朱棣也回到了应天府。

大一统计划要开始执行了。

朱高炽重新退到了朱棣的旁边,让出了龙坐。

“父皇,你真的要全面推行北五府政策?”

朱棣点点头,看向了朱瞻基。

“孙儿,你来为你父亲说说。”

朱瞻基已经成年,愈发的俊朗,他已经很久没有玩蛐蛐了。

对于自己皇爷爷的话,他有点兴奋。

给老爹上课,他太激动了。

“父王,第一,北五府已经非常好的完成了大一统的基础改革。”

“第二,由于这些年北五府的经济生活愈发的超越其他地方,民心已经转向北五府,如果我们另起炉灶,会直接造成社会割裂。”

“第三,北五府的永明思想符合我们大明利益,他们旨在建立一个永不分裂的大明社会。”

“第四,这次和爷爷去底层观察,我们这里的底层庸官、贪官太多,很多政策根本是换了一张皮,很多还是原先老一套,长老会里都是些士绅乡老,他们把持地方,搞的乌烟瘴气。”

“很多地方的人口流失相当严重,继续下去,只怕大明会空心化。”

“而北五府现在执行的乡镇新政,可以打破地方顽固势力。”

“皇爷爷的意思是,拆分重组,正好南方和西藏来了大量的顺民,利用这个机会,把地方百姓和这些顺民打乱重组,形成新村,在新村中执行北五府新政。”

这时候朱棣开口了。

“我这样做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抢夺北五府人才。”

“这几年,北五府从其他地方吸引了太多的人才过去。”

“朝廷这里的除了一些酸腐秀才,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人才了。”

“而北五府的升迁制度,可以直接破除以前科举的弊端。”

“让人才自己筛选,北五府经历过村镇淘汰的人,比我们这里的知府都强很多。”

“你也看到了,朝廷现在青黄不接,夏原吉等人,都已经老了,还能坚守几年?”

“如果不把人抢过来,朝廷就是是一个笑话。”

朱高炽知道朱棣说得对。

夏原吉都在户部当了十几年尚书了,他还能做多久?

而且人才流失的事情,他也知道,毕竟现在的锦衣卫还不是一个废物。

不只是人才的流失,产业的流失更加严重。

因为新技术开始在北五府爆发,很多企业,为了竞争力,不得不把产业迁到北五府。

整个大明南方,只有上海一个航海学院可堪一用。

而这还是郑义组建的。

“这方面我是同意的,就是不知道郑义同意吗?”

“整个大明的人才需求实在是太大了。”

郑义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北五府州学毕业生也开始大爆发。

完全用不完,不寻找出路的话,就只能进厂打螺丝了。

朱棣问了一句。

“北五府现在有多少人?”

朱高炽脸色更差了。

“根据北五府的报纸报道,今年北五府的人口可能会达到两千三百万人。”

“而西藏,青海,昌都三府,还有超过三百万藏民,想要移居北五府。”

这是一个啥数字,要不是乌司藏,朵甘,三宣六慰被纳入大明,北五府就有大明两成五的人口了,四分之一啊。

现在加上刚刚融合的地方人口,北五府人口也占到大明两成之多。

如果再发展下去,一个北五府,会很快拥有一半大明的人口。

这多吓人,如果真的这样,他们朱家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所以这个抢夺人才的计划,必须执行。

“那这个事情首先执行。”

“乖孙,你继续说。”

朱瞻基看自己的父王和皇爷爷商量完毕了,于是继续说道。

“第五,就是,大明现在太大了,以前的朝廷管理办法,很容易滋生土皇帝,而且官员素质太差,升官发财的思想浓厚。”

“这样的管理机构,对地方的破坏非常严重。”

“所以现在大明,急需新政策,可以既让地方归于朝廷的治下,又让地方有充足的自主权,可以自我推陈出新,良性发展。”

“减少中央治理负担的同时,还要可以凝聚人心。”

“北五府的模式,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来说,北五府的架构,是最好的架构。”

朱高炽闻言看向朱棣,朱棣也看向了他。

两个人齐齐叹了一口气。

“看来,我们这个镇国公,早就为大明规划好了方向。”

朱棣也同意道。

“是啊,朕也不想向郑义低头,但是想来想去,都走不出他画的道道。”

“如果我没有下去看过,可能就稀里糊涂的就这样算了。”

“但是我和乖孙下去看过以后,才知道底层到底是一个什么现象,触目惊心。”

“郑义曾经说过,下面,卖儿鬻女很普遍,九出十三归是土地兼并的主要手段。”

“那时候我还不信,但是现在在大明钱庄已经开到县里的情况下,下面的这种情况,还是屡见不鲜。”

“他们啊,是一群抢夺百姓财富的高手。”

“总有各种办法,把你家的钱财土地,搂到手里。”

“以前我还愤怒那些贱民不知好歹,不要命的往北五府跑。”

“现在我才明白,活着和活着的差别。”

“在北五府可以像个人活着,在我们这里他们努力想让自己活的像个人,却不得。”

“炽儿,郑义说我们朱家会断子绝孙,我现在信了。”

“换成我,我也想把朱家人杀个干净。”

沉默了,他们努力改革了这么多,现在的百姓还是活的如此艰难,那以前那?

朝堂上的那些人,或许会鼓吹盛世吧,但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狗屁盛世?

朱棣和朱瞻基深刻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也苦的话来了。

“那就施行吧,希望大明会更好。”

朱棣微微一笑。

“炽儿,你还不明白吗,咱们皇家,不能再做这个冤大头了。”

“我们不能再替那些人背锅了,我准备退位了。”

“再杀这一批人后,我就退,你也该正式登基了。”

“最后这得罪人的事儿,为父来做,你来做咱们朱家隐退的事情。”

“这样咱们两父子,也算是闻名天下了。”

“主动出让权利的,天下只此一家。”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