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53章 郑义说服朱棣为自己立金身

郑义差点笑了。

朱棣这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别说还有点可爱。

忍住笑意,郑义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陛下,地宫连绵又如何?”

“无人知了。”

“总敌不过时间的伟力,慢慢的消磨在时间里。”

“纵是被后人挖出来,也不过是被后人看一个乐呵。”

“素闻陛下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愿。”

“臣愿献一策。”

郑义的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下子盖特到郑义的点上了。

他一直有迁都的想法,甚至理由都想好了。

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迁都到北方后,可以就近对抗蒙古人,稳定大明。

出征也可以省下很多事情。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郑义一个异类,一举灭了北方的蒙古人。

更是一直打到了河中,重现了大唐荣光。

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让他的迁都计划,有点无从下手了。

现在他也没有停了这样的心思,因为北五府的特殊情况,迁都可以方便吸收掉北五府。

所以他听到这里来了兴趣。

“什么办法?”

郑义站了起来,抬头看向远方。

郑重的说道。

“为陛下立像。”

“立于上海,高八十一米(北五府统一度量衡了,所以有米,古时候的尺,丈太大了,一步又不准确,无法定量,米差不多就是一步。),陛下之功,当被世代敬仰。”

“而立于上海,巡视海疆,也可成全陛下天子守国门的理想。”

“此举,陛下之像,如佛道金身,立于世间,也立于黎民百姓心间。”

“以铁石筑像,可保千年万年不朽。”

“陛下觉得如何?”

朱棣随着郑义的诉说,眼睛已经开始冒光了。

九九八十一,表示圆满的意思。

铁石铸就,更是能够流传百世。

自己这不是万世流芳了吗?

而且还可以持续的收集愿力。

那些佛道为什么要立像,还不是为了让人礼拜?还不是为了收集信仰。

佛道两家,得道高人还会立金身。

道士佛陀都能筑金身,自己又为什么不能立像?

干了,郑义的这个办法,简直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瞬间他心中的怨念,消失一空。

“好,好,好。”

“只是如此,又怎么阻挡别人的盗窃?”

这不是更加明显方便了吗?

郑义呵呵一笑。

“陛下,财富来于世间,那就让他留在世间吧。”

“这巨像,才是陛下最大的财富,又何必纠结那些俗物。”

“如果难以割舍的,就在立像旁建造一殿,放于其中,咱们开在明处,即使有为财的人,伸手拿走就好,也不会破坏陛下的立像。”

朱棣还有点不舍得,都是自己的东西啊。

但是到了现在,他也知道这些都是引祸之物,放一边就放一边吧。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一些身外之物,换一个安宁,也算不错。

“但是我的那些妃嫔该怎么办?”

这点事情还要问自己?

郑义无奈的道。

“陛下,这样的事情,礼部和工部比微臣更加专业,陛下还是问礼部吧,臣实在是不敢篡越。”

朱棣闻言,翻了一个白眼,你还不敢,你就差直接一刀子捅死我了。

不过郑义说的也有道理,这事儿还是交给礼部工部,自己才能放心。

交给郑义,自己怕死都死不安宁。

最后朱棣看向了郑义。

“你那,你那…………”

朱棣开始吞吞吐吐起来。

郑义疑惑的看向朱棣。

朱棣最终还是说出了口。

“你那国运能不能像皇后那样………”

郑义做出郑重的样子,悲伤的说道。

“陛下,当初我就给你说了,国运只能转嫁一次。”

“当初我们已经救了皇后娘娘的命。”

“就再也没有办法了。”

朱棣不信,他认为这是郑义忽悠他。

凭啥只能一次啊。

而且这国运,自己也是出了好大的力的。

“你在骗我是不是,朕是皇帝,为什么不能?”

他抓扶手的手,青筋都出来了,可见多么的用力。

能活着,谁愿意死?

郑义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陛下,如果一切我说了算,臣又何必和陛下纠缠不清。”

“如果臣有那能力,臣直接自己坐上皇位推动国运不好吗?”

“臣又何必受朝廷如此不信任和掣肘?”

“臣只是尽人力听天命。”

“命运之道,又怎么可能听臣一个微不足道的卒子指调。”

“在这宇宙万法中,给予一点恩赐已经是莫大缘法,又怎么可以再奢求太多。”

“如果没有奇缘,臣早就死了,陛下也还在为鞑靼和瓦剌而烦恼,皇后娘娘也在悲愤中过世。”

“大明更是会一步步走向堕落,朱家也会在天怒人怨中,被屠戮。”

“我们已经得到的够多了。”

“臣已经不敢再奢求什么了?”

“只望尽我所能,让大明脱离樊笼,矗立世间,不被异族欺压,不被后人唾骂。”

朱棣沉默了,他知道自己从郑义手里拿不到自己想要的。

他是时候结束这次的北方之行了。

两人结束了这次的会见。

第二天。

朱棣走了,郑义一直把他送到码头。

他将坐船通过运河到达燕京。

船只无人划桨,无有风帆,只有一个烟囱。

以及在船两边的爬轮。

朱棣好奇的看着这个蒸汽船,还参观了锅炉。

船速不快,还没有马车方便。

朱棣开始还嘲弄了一句。

“如此龟速,又有何用?”

如果不是慢慢走可以浏览四处的风景,朱棣都想上岸了。

但是一天后,朱棣改变了注意。

船速虽慢,但是他可以不停歇的前进啊,如果算上晚上休息的时间,这船的效力,都比得上三倍马车了。

而且船上用的夜航设备也很高级,是装有玻璃镜的酒精灯。

郑义没有直接拿出菲涅尔透镜,光学在北五府已经有很多成果了,很多事情都是临门一脚的事情,相信随着灯塔越造越多,总会有人想出办法的。

朱棣震惊于灯光可以投射的那么远。

这和他一直以来看到的灰黄的灯光大相径庭。

蒸汽船加上夜航,已经不是一加一这么简单了。

这是一种全时段的通航,直接让蒸汽船有了马车五六倍的效率。

“未来是水路的天下了。”

如果蒸汽船继续发展下去,应用到海船上。

那到时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

再想到自己的立像,如果加上这个灯,打到身上。

从远处望去,自己岂不是就是黑夜中最亮的仔。